莫迪屡出大动作 中印关系为何突然出现转圜
中印洞朗对峙已经过去将近一年,而近期印度总理莫迪对华态度突然转变,并决定在4月和6月两次访华,其频繁程度在印度外交史上都是空前的。中印之间为何在短时间内出现如此大的关系转变?此次“习莫会”真的会成为中印关系的里程碑吗?
北京时间4月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Sushma Swaraj)会晤,并且共同宣布莫迪(Narendra Modi)将对中国非正式访问,并在武汉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据悉,这次会晤虽然是非正式访问,但是双方将进行“亲密无间”的对话,甚至将只有翻译在场。
另外,莫迪早已确定在6月参加中国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因此,他将在短短几周的时间访华2次。
众所周知,2017年的洞朗对峙令中印关系陷入近年来的最低点。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似乎一直推行对中国的强硬政策,而这种情况在近期发生了非常戏剧化的转变。
莫迪确认即将访华后,释放了一系列对华友好的信号。首先,在3月的“中印关系敏感期”,印度政府要求“高级领导人”和“政府工作人员”避开参加流亡藏人在3月底举行的流亡印度60周年纪念活动。这让达赖喇嘛的“流亡政府”遭到冷遇,却避免了中国的反感。
与此同时,印度驻华大使班浩然(Gautam H. Bambawale)也在3月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是对印度的激励,印度不应该把中国视为对手或者威胁。
在军事合作方面,印度军方宣布,2017年被打断的中印“手拉手”联合演练将在今年恢复。印度陆军中将、西部司令部总指挥官辛格(Lt Gen Surinder Singh)也在学术活动中反驳了军方在2017年叫嚣准备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线战争”的说法,称那“不是一个聪明的主意”。
经贸和科技合作方面,中国发改委官员与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刚刚在4月13至15日举行战略与经济对话,而此前印度团队和中国专家也恢复了共享雅鲁藏布江的水文信息。
此次,印度防长和外长几乎同时访华,可见对习莫会提前铺路的准备工作十分积极。莫迪相隔几周连续访华的行程可谓是前所未有,他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如此主动地、戏剧性的改变对华的态度呢?
莫迪当前面临的国内选举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印度大选将于2019年5月举行,而此时莫迪的反对党已经掀起了对他的挑战。2017年底,莫迪的老家古吉拉特邦的地方选举中,虽然莫迪所在的人民党赢得选举,但其主要对手国大党也在该邦选举中拿到了近20年来最多的席位。
就在上周,莫迪还亲自参加了印度两党交锋的“绝食竞赛”,为了抗议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派在上周议会上的“破坏”而进行绝食。虽然充满嘲讽意味,但是体现出印度两党竞争之激烈。
在国内选举的压力下,莫迪政府正在寻求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和中国的合作,比重演洞朗对峙的闹剧要对他有利的多。
除此以外,中印两国的关系稳定,实际上符合两国的战略预判。诚然,中印在边境存在历史性分歧,同时面临着“东进”战略和“一带一路”的结构性矛盾,作为两个在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实际上两国都认为这些矛盾是可控的,从习近平和莫迪的执政方式来看,他们都是十分务实的政治家,似乎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不顾大局的稳定。
要知道,莫迪上任后每年都访问中国,即使在洞朗对峙发生后。如今的短期内两次访华更显现出他与华交好的急迫。中国方面则把这次非正式会晤推向了历史高度,王毅称习莫二人将讨论国际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且表示这次会晤将成为中印关系发展的“里程碑”。可见对中国来讲,一个稳定的中印关系也是大家普遍乐见的。只要类似洞朗对峙的事件不再重演,保证西线的和平稳定,与印度这个充满潜力的国家加强关系,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