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10日 17.5°C-19.8°C
澳元 : 人民币=4.7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年薪10万 为何难招科学家?网友:只够招间谍(图)

2018-11-01 来源: 德国之声 评论18条

被誉为“天眼”的中国FAST射电天文望远镜,试运行不到两年,已经产生了不少重要科研观测成果。而现在,位处偏远山区的望远镜,却遭遇了招聘困难;其负责人为此大叹苦经,反而招致了官媒以及网民的一边倒抨击。

中国年薪10万 为何难招科学家?网友:只够招间谍(图) - 1
China, Teleskop in Pingtang (Reuters/L. Xu)

本周一,中国科技部背景的《科技日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天眼十万年薪难觅驻地科学人才"的文章,讲述了刚刚建成不久、位于贵州大山深处的全球最大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目前正面临的招聘困难。

文章引述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办公室主任张蜀新的表态指出,此前,望远镜基地的招聘情况"并不理想,10万年薪难觅驻地科研人才"。他表示,FAST即将在2019年上半年迎来正式验收,在此之后,将启动24小时观测,科研人员需三班倒轮流值班,而现有的驻地人员只有20多名,人手上"捉襟见肘"。

根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网站本周一(10月29日)发布的"FAST工程贵州人才招聘启事",此轮招聘人数总共为24名,包括观测、数据处理、软件开发、通信维护等科研、运维、工程岗位,其中不少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根据岗位要求描述,贵州驻地的科研人才应当能够长期在现场工作,英文水平良好,部分岗位还要求能够胜任夜班工作。

启事中还强调,此次招聘的岗位为"人才派遣制","符合条件且表现优秀者,可考虑入事业编制。"而据办公室主任张蜀新对《科技日报》透露,"至于薪酬,工资加驻地补贴,每年可以达到10万左右。"

中国年薪10万 为何难招科学家?网友:只够招间谍(图) - 2
望远镜即将在2019年开始24小时运行

薪酬远低于市场

这条招聘启示,以及招聘方负责人对"人手捉襟见肘"的抱怨,在知乎、新浪微博等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评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姿态。有些科研圈内的网友贴出了其他高校或企业针对硕士、博士的级别相近之招聘启示,指出其"年薪十五万人民币起步比较常见,其他待遇也甩FAST一条街"。"想献身科研事业的话,北上广有的是年入10万劳务派遣的岗位,何必跑去钻山沟呢?"也有人将FAST与国际上的同类望远镜基地的工作待遇进行了对比,指出其平均年薪大多在5万美元以上。

《科技日报》在报道中还指出,望远镜"驻地偏僻、条件艰苦,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驻地半个月后才能回趟家,会和家人长期分居两地,而且FAST验收后,工作不像建设期和调试期那么有挑战性,可能会比较枯燥。也有科研人员分析,FAST的驻地工作,在年轻人看来可能更像坐冷板凳,短期内也难以出大的科研成果,毕竟人各有志,很多人在大学毕业后更希望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随后,报道笔锋一转,引述FAST办公室主任张蜀新指出:"科研上要出成果,没有一定的沉淀是不可能的,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在文章的末尾,《科技日报》还强调,在望远镜驻地"生活了一群活跃在国内外天文科研界的追梦人","若干年后,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或许将从FAST诞生,而目前,FAST最需要的,是一个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的你。"

对此,有网民嘲讽称, "说实话,这工资水平只能招到间谍。" "10万年薪请得到的科研人才,情怀指数应该是宇宙级别的吧。""我觉得这件事里最坏的应该是《科技日报》的编辑,采访的时候憋着不笑一定很难受吧,这原话报导出来肯定就是想搞个新闻看人笑话。"

不谈待遇 甘于奉献?

还有业内人士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指出,被称为"天眼"的中国FAST望远镜工程,试运行期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科学成果,其造价高达6.67亿人民币,而且当地的旅游及附带收入也高达每年46亿元。而此次招聘24人,假如每人年薪10万,每年的工资总额就是240万元。而为该望远镜奋斗终身、最终病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世界顶级天文学家南仁东,也曾被中国官方赞誉"放弃了国外300倍高薪的顶级科学家职位"。业内人士批评指出,这说明中国科研界长期"重仪器轻人力,哪怕拿出几亿几十亿去买硬件,也舍不得拿几十万来雇人"。

中国《新京报》的评论文章,就援引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崔向群的言论指出,"科研工作的本质是高强度、高水平的人类脑力活动。即便再重大、再先进的科研装置,缺少了具体人员的设置、操作、维护乃至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就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评论呼吁,应当扭转科学家就应该"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观点,"不能忘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科研人员也需要被市场公平对待。"文章认为,天眼所需要的人才,企业也同样需要;面对竞争,"科学界能不能切实进行经费管理改革,拿出有竞争力的薪酬,这可能会涉及未来科研队伍的问题,也涉及未来我们国家科技实力在国际上会否有竞争力。"

新华社也转载了一篇由《钱江晚报》撰写的评论,指出"虽说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总向钱看,但给予科研人员一个体面的生活,一份足以体现其价值的薪资待遇,恐怕也是像FAST这样的单位,今后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哪怕是在工薪待遇上有所倾斜,也是可以理解的。天眼看得到遥远的星辰,也应望见自身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之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18)
@土澳居民
@土澳居民 2018-11-01 回复
这是驻地工程师的起薪好不好,已经算高的了,又不是真的科研人才,真正搞科研的博导和教授的工资可远远不止这点
土澳路人
土澳路人 2018-11-01 回复
加个零会有人才
@土澳居民
@土澳居民 2018-11-01 回复
红岸基地
煽煽煽情要减肥
煽煽煽情要减肥 2018-11-01 回复
一看到这种新闻就心寒,就不能在外面少撒点,投到这方面上?
玉米地缺氧
玉米地缺氧 2018-11-01 回复
十万人刀就是搞笑吧,美刀还可以考虑。你跟我讲爱国,讲奉献,然后再用房价把我榨干,端的是好打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