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之都墨尔本的奶茶热,你感受到了吗?
虽然总是比国内慢一拍,不过2018年可算是澳洲“网红奶茶店”元年。墨尔本的CBD一下子涌现出超过30家奶茶铺。
除了“历史悠久”的贡茶Gong Cha,日出茶太Chatime,黑丸BlackBall,CoCo都可等,新开的奶茶店大多走的是“喜茶”的路线,茶品种类和店装风格都大同小异。
不完整名单:奉茶TEASER,ShareTea,初茶HEEKCHA,一芳水果茶,有茶OriTea,丸作OneZo,東喜茶,茶之心HeartofTea,唐茶TownTea,鲜響茶GotCha,OH! MY BREW,Ghislaine,TMix easer等
奶茶店为何会风靡墨尔本?投资奶茶店是否有“钱”景?本次《澳财聚焦》,博满金资的首席分析师魏睿昊先生将解读澳洲奶茶店的生意经。
澳财聚焦
主持 : Blair Sun 以诺
撰稿:Shadow Wu 邬颖茹
嘉宾:Julius Wei 魏睿昊
视频编辑:Owen Yuan 袁文
并列“肥宅快乐水” :奶茶店新热潮源起
在墨尔本,每天一杯甚至几杯咖啡,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然而,现在不少年轻人对奶茶的“黏着度”,几乎与咖啡不相上下。奶茶,与可乐一起,被90后戏称为“肥宅快乐水”。
其实,这并不是奶茶的第一次流行。撇开遥远的次大陆地区悠久的奶茶历史,目前流行于中国及海外华人社群的奶茶店鼻祖,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的中国台湾地区。随着1990年代后期两岸交流的日趋频繁,奶茶也进入大陆地区,最早的名店当属遍地开花的“避风塘”。
魏睿昊指出,奶茶能持续风靡,首先与其的口味密不可分。虽然持续有媒体爆出奶茶的糖和咖啡因含量过高,绝非健康饮品,但茶叶的清新混合牛奶的醇厚,加上如珍珠、布丁等甜度很高的配料,本身就是很难让人拒绝的味道。
而近5年从国内开始的这股“奶茶热”,在魏睿昊看来,正好契合了“消费升级”概念和契机。目前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休闲娱乐的消费主力。相比老一辈重节俭爱存钱的风格,他们成长过程中,习惯了物质的丰裕,懂得享受生活,类似一杯奶茶这样的“小确幸”,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为了能够吸引年轻人,近年来新兴的奶茶店,与早期红起来的奶茶铺不同,走的都是“茶饮+”路线。
所谓“茶饮+”,就是不在走小门店低价位的快销茶饮模式,而是增加茶饮品类,甚至其他附加产品(如面包等),美化包装,以更大的门面提升用户体验。将品牌形象塑造得更时尚和精致,以符合年轻消费群的需求。
以喜茶为例,品牌可谓“参透”年轻人的内心:简洁、明亮,以白色和木色为主的店铺设计,符合时下“小清新”、“冷淡风“的审美倾向。在茶品包装上,也尽量做到”高颜值“,让单品和店内设计都适宜拍摄后晒到社交平台。
此外,和咖啡一样,奶茶也具有一定的社交功能。在澳洲公司,同事相邀一起喝杯咖啡,聊一聊工作上的事,是拉近关系非常重要的形式。在亚洲人较多的办公室中,请同事喝奶茶,或者大家一起组团叫外卖,也成为一种团队加深关系的方式。
而外卖平台的兴起,也一定程度上也助力了新型的奶茶店崛起。
解密奶茶店占领猫本CBD的原因
奶茶在华人地区受欢迎,但为何会迅速地在咖啡文化深厚的墨尔本扩张起来?魏睿昊分析了其中的三大关键原因。
01
澳大利亚的“亚洲化”
由于地缘和历史,亚洲饮食文化在澳洲已经深入人心。在澳洲,当地人几乎都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午餐吃一份水饺和小笼包,对他们而言也很稀松平常。奶茶,正如同饺子(Dumpling)一样,也在逐渐受到当地人的接受。
根据《悉尼先驱晨报》采访鲜響茶GotCha工作人员的报道,对于中国消费者喜欢奶盖茶,澳洲当地消费者一开始需要用较长时间才接受这一趋势。GotCha业务发展经理Orlando Sanpo告诉媒体, “起初他们认为这有点奇怪:就像茶上的奶酪一样?不匹配? 但一旦他们喝过,很多人也喜欢这种味道。”
02
奶茶店易受亚洲小生意者青睐
由于奶茶是一种亚洲饮品,相较于咖啡馆,似乎更适合华人经营。墨尔本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都市,但人们的刻板印象却很难完全消除。比如意大利人卖咖啡,似乎比其他族裔更有“说服力”。而亚裔面孔卖奶茶,也是更为消费者所接受。
作为一门小生意,奶茶店对经营者的准入门槛不高,是新移民营生和留学生创业不错的选择。
03
奶茶店利润空间大
对比咖啡店,奶茶店不仅“技术含量”更低,而且利润空间更大。
开奶茶店或咖啡馆所需的资金,要根据店铺的规模而定。纵观墨尔本市区的情况,奶茶店多为窗口式,店面普遍较小;咖啡馆往往会有一些用餐的桌位,店面相对要大一些,所需投入的资金自然要更高。
另外,咖啡店必需雇佣有技能的咖啡师,在墨尔本的工资范畴大约20-25澳元每小时。
而据在奶茶店打工的留学生反映,他们只需背熟配料表,通常有3-7天的试工期,之后就可以成为奶茶店员工。许多人每小时工资在10-15澳元之间,往往低于澳洲的最低工资。
市场上,小杯咖啡的价格在4澳元左右,大杯5.5澳元左右,但一杯普通的奶茶都会买到6.5澳元以上的价格。并且,奶茶的制作时间要短于咖啡,这也意味着同等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交易量更大。
想做下一个喜茶?路漫漫 修远兮
在国内,奶茶店早已不是一门普通的零售小生意,已成为吸引风投的大买卖。2016年喜茶获得由IDG资本和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共同投资,超1亿元的A轮融资;去年更是获得美团点评旗下龙珠资本的4亿B轮融资。
随着资本的介入,这些企业的成长空间也变得更大。一方面,充足的资金使他们能够更加快速扩张,并且保持自营模式来坚持品控;另一方面,资本能为他们嫁接更多跨行业资源,扩展营销和商业版图。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往往过于专注店铺和产品,资本运营、互联网营销都不是他们的强项,而资本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这方面的运营能力。
由于不少新移民都是自己经营生意,奶茶在墨尔本走红的,使得不少人也跃跃欲试,想将这门生意做强做大。魏睿昊则认为,复制“喜茶模式”容易,复制“喜茶式成功”却很难。
喜茶已开始售卖面包(图片来自:亿欧)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澳洲不具备中国“人口红利”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他曾在多次讨论澳洲共享经济时,就指出过这个问题。
由于奶茶是小额非必需消费品,这门生意的价值取决于当地消费者的数量级。澳洲2500万人口,只相当于一个上海的人口数量。地广人稀,难以产生像国内那样的聚集购买效应,几乎很难成为全国性的大型连锁企业。
其次,魏睿昊还认为,奶茶店的模式只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存在一定隐患。譬如经营准入门槛低,同质化程度高,网红产品过气速度快,几乎没有技术和经营壁垒等大量问题。
纵观现在高速扩张、融资成功的该行业企业,往往只能在营销手段上“砸钱做文章”。例如以“咖啡店+o2o“为最初卖点的瑞幸咖啡,就是典型的烧钱模式。实现盈利难度大,对于普通投资者参考性小。
瑞幸是如何烧钱的?
成立于2017年的瑞幸咖啡,打出“门店+外送”新零售模式,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扩展到13个城市,500多家门店。2018年6月,瑞幸完成了超过2亿美元的A轮融资
他们大量打广告,并采取价格补贴。一杯27元的咖啡,实际交易额可以低至13.5元。如以一杯咖啡20元计算,每天光是补贴就要花费14万元。
2018年前9个月,瑞幸咖啡累计销售收入3.75亿元,毛利润亏损4.33亿元,净亏损8.57亿元,换算下来每日净亏损超300万元。因此,也有人担心,瑞幸会成为食品消费行业的ofo。
另外,虽然国内的奶茶连锁“花样”跨界营销,比如喜茶曾和年轻人喜欢的小众音乐节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或是W酒店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联合设计的产品;奈雪的茶则推出全新品牌“梨山”,并和大量社交新媒体合作。但是,这些营销手段往往学起来并不困难。事实上,市场上的这些著名奶茶品牌也是互相借鉴。
魏睿昊说,食品消费行业的核心,还是在于消费人群和消费习惯。奶茶虽然逐渐被西方人接受,但毕竟是亚洲人的饮品,只有在亚洲人相对聚集区域才流行得起来,并没有“走向全世界”明显特质。所以这个行业的中心仍在中国,而非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