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暗战50天:习近平史无前例的六月外交潮(组图)
北京时间6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G20大阪峰会的消息终于获得官方证实,自此,在习近平的外访记录中,出现了从月首至月尾罕有的频密出访,成为习近平有史以来最繁忙的外访时刻。而观察整个六月,习近平的4次出访安排,从访问时机到访问内容都透露出“非常规”的特征。
一定程度上说,中国外交格局的调整有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但如果落到某个阶段,例如6月的习近平外访则凸显国际形势变化对中国外交风向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被动的,反而体现出中国领导层因应形势变化更加灵活进取的外交风格。
从中美关系的角度看,不得不承认,尽管中国与俄罗斯、欧盟、东盟、印度等都有拉近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因此,当中美关系走向一个困局,对于中国而言,无论是从贸易关系还是外交局面,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从美国的凶猛进攻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寄希望于通过一定空间的让步来获得和平相处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或者中共领导人已经彻底认识到,与美国博弈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即是采用主动积极的举措占据一定的局面。
从6月5日至7日,习近平开启其第二任期内对俄罗斯的首度国事访问到时隔14年中国党政最高领导人再度踏足朝鲜再到即将到来的G20与美国总统的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双边会晤,一个月之内,习近平访问了中国外交中几乎最具有战略支撑作用的国家,而这释放的信息当然不止维系国家正常交往那么简单。
从5月中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而后双方持续升级冲突形势,在习近平5月底现身中国江西调研对美国发展高科技行业等具有限制作用的稀土产业,被指向美国亮剑后,习近平便频频外访。从6月初习近平访俄说起,虽然在习近平任期内,其会见的国家政要领导人中,俄罗斯总统普京应当算是最为频繁的一个,习上任后外访首站即选择会普京,但这次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仍然不同以往。
首先,习此次访俄以国事访问的形式将中俄关系提升到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的层次,在诸如委内瑞拉危机、朝鲜核项目和伊朗核谈判等广泛的外交政策议题上互相支持,可以想见,中美搏斗也应是两国战略认同的题中之义。此外,习此次访俄还打破常规率一众代表团参加了被美国官方抵制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以示对这位盟友的支持,而被美国封杀的中国通讯企业华为也在俄罗斯获得5G商业订单。中俄之间贸易关系的推进无疑让这两个长期依托战略合作的国家有了更加实质性的关系互相靠近。对于中美俄来说,当美国将主要矛头从俄罗斯转向中国之后,中国选择靠近俄罗斯一定程度上也是吸取前苏联的历史教训。而习近平访俄的战略目的也应有此意。
选择俄罗斯是中国搏斗美国最基础稳妥的国际布局,而6月中接连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国事访问则又是另一个维度的外交考量。大国外交仍然是维持国家在国际话语争夺中的强有力筹码,但近年来中国似乎更推崇普惠的多边外交。而习此次中亚之行的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即是其6年前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地,也是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为积极的地区,因此巩固中亚外交是中国推进其国家战略,保持内部节奏的考量。此外不可忽视的是,习近平访问中亚两国之余还参加了两场多边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与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在高频度的会议中,习还分别与蒙古、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领导人进行了30多场双边会晤,不厌其烦的阐述国际形势的变化,批评“冷战思维回潮”,建议加强区域合作。回顾在中美贸易冲突外溢效应愈加凸显,领域摩擦逐渐泛化,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之后,习便在国际公开场所反复谈到亚洲路线,试图说服亚洲国家形成体系来对抗西方中心论。
对于朝鲜,无论是眼下与美国的博弈,还是解决朝核危机,习近平选择当下正式宣示恢复与朝鲜的传统友谊都是一个巧妙的时机。在中国规划周边外交的考虑下,朝鲜半岛问题是中国不比美国困扰的问题,而如果能在中美博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朝鲜的作用,为中国周围环境扫清障碍又能增加对美谈判的筹码,可谓一举两得。而习近平上任7年后选择在这样的时机下进行首度访问,则是反应其对当前困局更积极的回应。
从习近平6月既往的4次国事访问来看,其对俄罗斯、朝鲜的点穴式访问显然具有更加明显的针对性,而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访问采用双边外交加多边外交形式则是兼顾到了中国对国际场合的运用。尤其是在高层研判中美博弈将长期存在的形势下,布局区域外交是中国应对挑战更长线的战略。
当然,通过分析一个阶段的外访并不足以对整体形势做出研判,但在特殊时机下的非常规访问则是具有指标意义的,从短期看,中国给习特会留下了机会,符合其“谈,大门敞开”的定调,为领域内的直接冲突消肿,但从趋势来看,中国已经不指望一次会议或是一份协议让中美回到从前,而积极布局长期博弈美国的中国路线才是习近平的长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