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姐艳史内幕:被母亲“卖”给富豪,几欲自杀,而今逆袭为人生赢家!(组图)
01
2000年年底,蔡少芬曾独自一人跑到旧金山,坐上缆车,计划到达最高处时,跳车自杀。
她久久发愣,看着远处若隐若现的烈阳,和脚下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短暂的27年人生,她没过过一天轻松日子。
无穷无尽的欠债、破碎无望的原生家庭、难以启齿的情妇生活、穷追猛打的狗仔队,无一不让她感到窒息。
她认为,自己是垃圾。
既然人生只有痛苦,那死亡又有何畏惧?
她闭上双眼,颤抖不已地伸出一只脚。
突然,她听到耳边传来一个声音:“你不要的,你把它给我。”
她非常诧异,然后在心里问:“你是谁?”
那个声音没有回答,只是反复地说:“你不要的给我呀……你不要的给我呀……”
这个声音一直说,说到蔡少芬流下眼泪,慢慢把腿缩了回来,继而开始痛哭。
很多年后,她终于知道,那个声音是她的求生本能。
她以为自己走投无路,但从缆车下来,不到半年时间,她就走向事业高峰。
02
蔡少芬想死有令人窒息的动机。
2000年5月,蔡少芬结束了好几天连转轴的工作,终于回到位于香港黄埔路的家中。
她几天没有母亲的消息,内心不免有一丝不好的念头。
当她走到家楼下,眼前的一幕,几乎让她昏厥过去。
她居住的小区楼里,从外墙、楼梯道到家门口,统统被人用红漆写上四个大字:欠债还钱。
她慌张冲上楼,打开家门,不停呼叫:“妈……妈……”
然而,空荡的房子里,除了她的回音,没有任何答复。
她疯狂寻找母亲的踪迹,最后终于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她嘴里那句“妈你在哪”还没说出口,母亲就冲着她嘶吼道:“帮我还钱!不然我命要没了!”
蔡少芬愣了下:“这次是多少?”
母亲喊道:“500万!赶快帮我还!”
蔡少芬眼前一黑,身体重重砸在沙发上。她没有回答母亲,随后挂了电话。
出道10年的蔡少芬,生活都围绕着母亲的赌债。
身为香港小姐季军,无线当家花旦的她,不仅房子是租的,信用卡经常刷爆,衣服穿了好几年都舍不得买新的,就连拍戏的服装,靠的都是赞助和借同期女演员的。
10年间里,蔡少芬的银行户口里,没有存过一分钱,所有的收入,全数用在为母亲还债。
据港媒不完整统计,蔡少芬为母亲偿还了超过一个亿的赌债。
两母女自从母亲开始赌博起,关系越来越糟糕。
前不久的剧烈争吵后,母亲终于哭着喊着要戒毒,甚至拿刀在蔡少芬面前,扬言要剁掉手指。
蔡少芬心软,还是选择原谅了母亲,两人一起抱头痛哭。
她以为母亲会改。
然而再次联系,却是冰冷的500万赌债。
蔡少芬彻底绝望了。
03
嗜赌犹如嗜毒,遇到这种人,不管是什么关系,除了远离,别无他法。
蔡少芬当然也懂这个道理。
然而,童年的经历,让她难以离开母亲。
1973年,蔡少芬出生在香港一个贫困的家庭里。
她的父亲是小巴司机,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在父亲身上。
5岁时,父母因关系恶劣,选择了离婚。
父亲没有带走任何一个孩子,而是不负责任的失踪,从此对他们不闻不问。
原本是家庭主妇的母亲,没有任何工作技能,只能选择做一些散工,维持两个孩子的生活。
丈夫的离去,加上生活的重担,让蔡少芬母亲迷恋上打麻将,想借此缓解内心的郁结。
然而,上了麻将台后,母亲的瘾越来越大,开始陷入疯狂的赌博之路。
母亲将工作收入全部砸在麻将台上,手气好时,会兴高采烈带回叉烧包、奶油蛋糕等高档食物给两个孩子吃。但手气差时,她就会疯狂借钱,然后输到没人借了,才气鼓鼓回家,完全忘记家中两个孩子连饭都没吃。
因为赌博,母亲经常欠债,一旦债主们找上家门,母亲就会麻利带着两个孩子搬家。
从小,蔡少芬过得就是逃亡的生活。
为此,她不仅学会了一套快速收拾行李的技能,后来甚至学会直接把衣服放在行李箱,方便逃亡时,能达到最快速度。
为了躲债,蔡少芬什么地方都住过,最惨的时候,甚至住过废弃大厦的天台。
而逃亡也让她的校园生活,一塌糊涂。
因为常年转校,蔡少芬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也没有时间学习,成绩一直是全年级倒数,成为了老师的眼中钉。
因为没有父亲、母亲是赌徒、家境贫寒、学习成绩差劲,蔡少芬的个性里,藏着两个关键的缺陷:
一是自卑。
她不爱说话,也不敢说话。
她也不觉得自己长得漂亮,总是躲在人群角落,性格封闭。
二是缺爱。
她说,我最缺乏的就是爱,我一直得不到的东西就是爱。
蔡少芬回忆起小时候的自己,总是忍不住掉泪。
因为,那个时候,她不知道“爱”为何物。
而唯一能依靠的母亲,也没有给过她关注和温情。
04
从初中开始,蔡少芬就在课余时间,在家楼下的杂货店里做兼职。
兼职的每日工资,是5元。
这5元,时常成为一家当天最重要的收入。
但这种赚钱方式对比母亲不断积累的赌债,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所以,年仅15岁的蔡少芬在母亲的安排下,参加了TVB举办的超级模特大赛。
这次比赛,蔡少芬没有溅起多少水花。
图:15岁的蔡少芬化起浓妆,褪去孩童气,颇有气质
2年后,17岁的蔡少芬再次接到母亲的代报名,这次是“香港小姐”比赛。
这次比赛,让全世界人注意到,这个名叫“蔡少芬”的女孩。
她既清纯又美艳的外表,高挑挺拔的身材,甜美动人的笑容,统统成为她夺冠的武器。
当时,所有的香港媒体,都在揣测,这届的冠军非蔡少芬莫属。
然而,随着比赛进入后半段,蔡少芬被媒体挖出各种黑料。
母亲是赌徒,学习成绩垫底,文化程度低等负面新闻,让蔡少芬最后只获得了季军。
“香港小姐”季军的头衔,成为了蔡少芬进入娱乐圈的敲门砖。
她进入TVB,成为一名演员。
当时蔡少芬不满18岁,签约合同是母亲代签的,而每个月的工资,则是直接打到母亲账户里。
这笔钱,间接纵容了母亲的赌瘾。
随着蔡少芬的名气日渐变大,母亲也越敢赌,她从麻将台赌到澳门赌场。
图:香港媒体抓拍蔡少芬母亲在赌场的身影
当时几乎所有澳门赌场里,都曾出现过蔡少芬母亲的身影。
大部分的荷官和高利贷,一看到她,都会特别殷勤。
因为,母亲总是到处吹嘘,她有一个“香港巨星”女儿,是大款。
然而,不管蔡少芬怎么拼命拍戏,始终都无法还清母亲不断积累的欠债,债款甚至还在以可怕的速度,疯狂飙升。
05
母亲的赌瘾,不仅让她丧失了对孩子的爱,更让她视孩子为“敛财工具”。
蔡少芬在母亲眼里,不过是一棵摇钱树,丝毫没有亲情成分。
在当时的香港,一个17岁的女孩被母亲推上成人舞台,为的就是赚钱,已经让人非常不齿。
可,母亲在后来更是对蔡少芬做了一件,几乎毁灭她人生的事情——做富商情人。
在“香港小姐”比赛结束后不久,蔡少芬母亲就到处找人,希望蔡少芬能结识上流社会人士,最好能捞点钱。
此时,有人给她引荐了,香港富商刘銮雄。图:百度百科
刘銮雄是出了名的“好色”富商,对美女来之不拒。已经有了李嘉欣和关之琳两大情人后,依旧不改猎艳本色。
自然,面对17岁的青春少艾蔡少芬,也非常欢迎。
为了讨蔡少芬欢心,刘銮雄也毫不手软。
在蔡少芬成人礼上,刘銮雄斥资百万,为她在香港当时最高级的丽晶酒店摆了20席,还送上价格不菲的巨钻手链。
有了刘銮雄这个大财主,蔡少芬母亲更是赌到肆无忌惮。
所以,就算有了刘銮雄帮忙,蔡少芬也依旧身无分文。
她成为刘銮雄的情人,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钱。
大部分知情人对蔡少芬这段经历,都持同情态度。
就连刘銮雄的原配宝咏琴,提起蔡少芬时,眼里都是惋惜:“其他女人在我看来都是小三,但蔡少芬不是,她很乖,很听话,是一个很好的女孩。”
在与刘銮雄一起的6年时间里,宝咏琴甚至给蔡少芬报了英语班和礼仪班,希望蔡少芬能陪着刘銮雄出席各大场合。
而刘銮雄对蔡少芬也十分阔绰,不仅为她还掉大半债务,还送了两套房子给她。
图:百度百科
这两套房子后来都统统抛售了。为了帮母亲还赌债。
10年里,蔡少芬的片酬就算已经从150万飙升到600万,加上刘銮雄的帮助,依旧无法填补母亲的赌瘾。
蔡少芬真的无计可施,也彻底失望了。
06
2000年5月,挂掉母亲电话后的蔡少芬,绝望地看着空无一人的家。
她边哭边打电话给所有能联系得上的朋友。
但电话通了之后,她除了哭,说不出任何话。
最后,有一个朋友对蔡少芬说:“你真的不能再继续帮你妈还债了,这会毁了你,也会毁了你妈。”
朋友的话,让蔡少芬醍醐灌顶。
她决定要跟母亲断绝关系,不再给予母亲任何帮助。
为此,她跟公司商量,通知了一众记者,召开了记者会。
记者会上,她消瘦不已,神情恍神,疲惫不堪。
“我从入行到现在,将所有的收入都给了家里。母亲赌博已经欠下很多钱,我已经为她还了许多债。但是,现在她居然又欠了超过500万的债。我真的好害怕,我做得很辛苦。我现在要向大家宣布,我没有钱了,我今后都不会,再为她承担任何债务。”
最后,她几乎要在记者会上跪下来。
她痛哭着,对着镜头,恳求所有人:“求求你们不要再借钱给她了!”
记者会召开后,引起全港轰动。
此时,外界才终于知道,蔡少芬这些年来,究竟过着什么生活。
当所有人都在为蔡少芬心痛时,母亲却联合二姨,到处参加媒体采访。
她们推翻蔡少芬的所有话,转而控诉蔡少芬见死不救,忤逆不道。
母亲的控诉,让蔡少芬彻底失去了生存的欲望。
从小到大,她唯一的生存目的,就是让母亲过得好,得到母亲的爱。
然而,多年付出最后换来的,除了恨,只有怨。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她独自一人来到旧金山,打算自杀,结束痛苦的生活。
幸运的是,到最后,她没有选择放弃自己。
07
从旧金山回到香港后,蔡少芬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
从出道开始,一直为了钱,不管什么戏都接的她,弄坏了自己的荧幕形象。
在90年代的香港人眼中,蔡少芬就是“坏女人”的代名词。
图:电视剧《天伦》里,蔡少芬饰演的齐雪儿就是“蛇蝎美人”的经典
但,摆脱了母亲后,她终于有了为自己筛选戏,选择喜欢的角色。
她遇到的第一部剧,是香港无线电视台,为庆祝香港回归制作的百集长剧《创世纪》。
在这部汇集了香港一众顶级演员的电视剧里,蔡少芬虽不是主角,但却让观众第一次看到了,她精湛的演技。
这部剧不仅为蔡少芬带来口碑,更让她洗掉了过去“坏女人”的固化形象。
她终于跻身“香港无线花旦”行列,与宣萱、陈慧珊、郭可盈并称当时的“无线4大花旦”。
图:相信大部分80、90后对这4位女演员都非常熟悉,当年都是一等一的戏骨,更是“收视保证”
经过这部剧后,蔡少芬迎来了更多的剧本邀约。
此时,她再为自己挑选了一部堪称经典的作品,《洛神》。
蔡少芬饰演的甄宓,多年来一直被拿出来对比,却始终位居第一,无人能敌。
仅是一个抚巾掩面的小细节,她不只做出了不同年纪、背景还有情绪的微表情演绎,甚至演到无人能敌,出神入化。
一笑,她是翩翩少女,羞涩、悸动,面对情郎浪漫的求婚,她甜进心却又想保有矜持。
再笑,她因为家国,不得已嫁作他人妇,面对身处险境的情郎,丈夫与兄弟的厮杀,她棋下险处,笑中带泪。
《洛神》让蔡少芬红出香港。
至今,一谈起“甄宓”,几乎所有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必是蔡少芬。
后来,蔡少芬开始扩展她的事业版图,进军内地,再次接拍一部收视奇剧《甄嬛传》。
她所饰演的乌拉那拉氏·宜修皇后,让观众既痛恨又心疼。
一句“臣妾做不到”,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网络金句。
蔡少芬从17岁进入娱乐圈,到如今已经混迹到第28个年头。
从“坏女人”到影后,她走了整整十年,才捧到奖杯,比大部分一线女演员,经历了更多磨难。
从拍戏为了赚钱,到拍戏为了梦想,她同样熬过了艰难的岁月。
演戏于她而言,在摆脱母亲前,不过是赚钱工具,但当她的自我意识觉醒后,才成了人生价值所在。
这一切,藏着她的挣扎、思辨和调整。
08
蔡少芬在婚恋市场,一直很抢手。
因为,大部分人看到的,都是她天真烂漫,富有童真的一面。
然而,这不过是蔡少芬为自己建立的保护色。
真实的蔡少芬,对爱情其实很悲观。
因为从小被父亲抛弃,与母亲逃亡,不愉快的成长经历,让她的内心早已建起厚厚的保护墙。
不敢爱的潜台词,实际是“我不值得”。
所以,建立“我值得被爱”的信念,是她在爱里的第一课。
一开始,蔡少芬与张晋是互生好感的,但张晋却三顾茅庐,才表白成功。
原因,正是因为蔡少芬认为“我不够好”。
后来成为了恋人,蔡少芬却又为自己设下屏障,与张晋约法三章:
不准拖手;
不准kiss;
不准公开。
原因,仍旧是认为“像我这样的人,不会是一个好女朋友”。
蔡少芬是幸运的。
因为,她遇到的是来自幸福家庭的张晋。
张晋从小父母关系良好,家庭和睦,加上多年习武,让他塑造了犹如“打太极”般的相处模式。
蔡少芬退缩,他就陪伴在侧,等待下一个好时机。
蔡少芬前进,他也不鲁莽,跟随对方的脚步,让对方足够舒适。
这一走,就走过了4年双城恋。
蔡少芬的活泼开朗,融化了张晋内心的木讷。
而张晋的坚定陪伴,也给予了蔡少芬足够的安全感。
09
婚后,蔡少芬完全变了另一个人。
按张晋的说法:“蔡少芬是一个宝藏。”
蔡少芬从一个大大咧咧、畏手畏脚、没有安全感的女孩,摇身一变,成了几乎找不出缺点的“完美妻子”。
她深深热爱着“张太太”这个角色,甚至爱屋及乌,将张晋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去呵护、孝敬。
她从不矫情,甚至拥有长辈最喜欢的特质——“能吃苦”。
张晋受伤时,她和张晋、婆婆一同为新家置办家具,她不仅没有埋怨张晋帮不了忙,甚至独自背起买下的两个懒人小沙发往家走。
在后面跟着的张晋和婆婆都看呆了,可蔡少芬却认为“这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她拥有非常强的情绪管理能力。
蔡少芬认为,情绪是自己的,你的伴侣不是你的垃圾桶,更没有义务必须处理你的情绪。
所以,她从不与张晋正面交锋,两个人遇到不开心时,约定必须冷静下来后,再进行复盘沟通。
就连生完孩子后,蔡少芬与产后抑郁作斗争时,她也一直坚持这个原则。
她会在情绪发作时,独自调节,尽量不给对方压力。
最重要的是,她懂得,婚姻的核心是“尊重”。
她不将人生寄望于丈夫,更不要求丈夫需要达到什么目标。
相反的是,她无限支持丈夫的所有决定。
当对方的价值得到认可,情绪得到尊重,自然就会回馈给你相应的爱意。
正是这份尊重与支持,成就了世人看到的绝世好丈夫“张晋”。
当他站在人生第一个获奖台上时,他坦然自若说出:“有人说我一辈子都要靠蔡少芬,没错,我这辈子的幸福,就是要靠她。”
这背后,是蔡少芬多年如一日的支持,还有不离不弃的陪伴。
婚姻,是一种很复杂的关系。
它需要爱,更需要相处的磨合,还有至少一个人的智慧。
蔡少芬是幸运的,因为张晋给予了,她多年缺失的爱。
而张晋也是幸运的,因为蔡少芬回馈了他,充满智慧的婚姻模式。
10
然而,蔡少芬人生最大的课题,始终是与母亲的关系。
离开母亲再久再远,她还是需要回头。
因为,母亲是爱的根源,也是蔡少芬与自我和解的关键。
经历了2000年的断绝后,她对这份爱有了另一种新的体验。
她从前以为,爱一个人就是无底线给予。
可给予的结果,却是关系更迅猛地走向谩骂、憎恨和破裂。
她以前不愿离去,怕母亲不再爱自己,更怕母亲离了她,活不下去。
然而,当她真的离开后,却发现是自己太过自以为是。
母亲不仅没因为她的离去而枯竭,反而变成更好,活出了正确的自己。
后来,她才深刻理解到,原来离不开这段畸形关系的,不仅是母亲,还有自己。
这段痛苦的分离,其实是蔡少芬人生,一次真正的母婴分离。
她需要长大成人,脱离母亲,独自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未知数。
最后,她终于摆脱“愚孝”,与母亲建立起,一段真实的亲子关系。
我们总能听到,孩子哭喊父母对他们的伤害。
然而,这份伤害其实是父母与孩子共同协作完成的。
父母以爱为名,成为孩子生命的吸血鬼,而孩子害怕离开父母,所以一边埋怨一边接受。
这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伤害闭环。
一切伤害自我的权利,都是自己赋予他人的。
而这种赋予背后,本质是害怕面对真实的自我。
“为自己而活”听起来是一件特别爽快的事,但中间承载的,其实是孤独的前进。
这个决定,蔡少芬足足花了27年,才鼓足了勇气。
将母亲,还给她的人生。
也为自己,打开最后一道成人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