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孩子在家吵闹,结果,警察上门了…有些事情,家长真的不能做!(组图)
在中国,你也许习惯一大家庭,热热闹闹。特别有多个孩子的家里,有时家里就像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各种尖叫声此起彼伏。
但是在新西兰,这样的场景,可能会惹上大麻烦。
这周三(4日),家住奥克兰北岸Glenfield的华人母亲Queeny Guo,她在Facebook就分享了一件令她“震惊”的事情。
前天晚上,她因为工作太晚回家,由丈夫负责3个孩子的晚餐。
开始时,3个孩子都在儿童餐桌上自己吃饭,当丈夫去洗手间时,孩子们已经大喊大叫地吵起架来。
6岁的孩子和4岁的孩子为自己的地盘打起来了。她老公就告诉孩子们必须停下来并向对方道歉,但6岁的孩子拒绝道歉,并继续尖叫。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吵闹声带来不可思议的事情。
(网络示意图)
20分钟后,两部警车停在她家,警察敲开了她家的门。她感到很纳闷,兄弟姐妹在家打闹,没有发生事情需要让警方出面啊。
面对警察的到来,每人都感到吃惊,6岁的孩子停止了哭泣,警察就开始详细了解,看看孩子们是否受伤,并问她为什么哭泣,还和孩子交谈。
调查了半个小时后,警察才调查结束。警察还建议她给孩子们冰淇淋和iPad,让他们不发脾气。
(网络示意图)
这下,她终于明白,可能是哪位邻居向警方打了报警电话,以为她家在家暴呢。Queeny Guo感到很郁闷:“如果你家有孩子,你就会知道有的时候孩子会不停发脾气。
如果你对于孩子的哭闹感到有意见,你可以来敲我家门,跟我们谈一谈。但是打电话给警察,完全是浪费警力资源。”Guo告诉英文先驱报,孩子间的打闹实在是太正常了,她相信任何一个有好几个孩子的家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特别是对于他们这种移民家庭,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带孩子。
Guo说她不知道是谁报的警,但是她担心下一次孩子发脾气时,还可能发生同样的事情。
Guo说她理解甚至赞赏新西兰人对儿童福祉的担忧,但她认为需要更好地去“识别家庭暴力”,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于这种”好管闲事“的邻居,真还不好说啥,有位网友就给她留言说:“在新西兰,每2天就有一名儿童因为家暴或疏忽受伤而进医院。多年来,警方一直希望公众对于这样的事情保持警惕。你的邻居只是为了孩子的安全才报警,我知道这对于你来说很尴尬,但下一次可能不是你在家,孩子可能正处于危险之中,所以请不要嘲笑这件事。”
这也许就是新西兰社会对儿童的保护,与我们华人的习惯和风俗是不一样的。
比如今年5月8日,奥克兰一名34岁妈妈因为用扫帚打了一下她7岁儿子的后背,被告上法庭。
根据法庭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6月16日,这位妈妈的7岁儿子在卧室里与兄弟姐妹玩耍,孩子们把床单弄得乱七八糟。
这位妈妈看到后,勃然大怒,冲进房间,一只手抓住儿子,另一只手用一把扫帚打了他的背。由于冲击力太大,扫帚折断成两半。
然后,她冲着其他孩子大喊,让他们离开房间,7岁的儿子被打哭了,还在背部左侧留下了一块红肿的淤青,导致他上学时仍然感到很痛。
(网络示意图)
他向老师诉苦之后,学校马上通知了社会服务部门,这些机构随后派出工作人员,将这名母亲所有的孩子带走。
在警方询问中,这位妈妈表示,她只是想用扫帚打床垫,而不是直接打孩子。最终这位妈妈以武器袭击儿童的罪名,被法院判处社区监禁12个月和40小时的社区服务。
此外,这位妈妈还被要求接受药物和酒精治疗,以及愤怒情绪管理课程。在此期间,她的孩子将继续由社会服务部门监管。
你看,只是打一下后背,就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无独有偶,去年,在北岛Hāwera地区的一位爸爸,在听到儿子打女生后,爸爸生气地踢了儿子一脚。由于当时儿子在洗澡,直接磕到了头部。
最后,这位爸爸被判9个月监禁和120个小时的社区工作。
新西兰是十分重视儿童权利的保护,在政府部门里,有一个隶属于社会发展部的儿童、青年和家庭部(CYF),它的工作就是保护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而依据新西兰刑法第194(a)的规定:任何人攻击(assault)14岁以下的孩子,将面临不超过2年的有期徒刑。家长对孩子有以下行为,都是不行的:
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打屁股、罚站或是揪耳朵,都属非法行为。父母管教孩子,不再是家庭“私事”。儿童作为完整的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不能侵犯孩子的权利。
除了直接身体接触的体罚外,情感上的虐待也是不行的,比如说用粗暴的语言责骂小孩,也不能随便说,“你不乖,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
所以,像中国那种“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器”的行为,在新西兰通通是违法,一不小心,家长可能就会被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