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尧博士头衔“被补偿” 中央在港声誉还禁得起多少损耗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过去六个月的"香港修例风波”中,何君尧成为陆港两地争议最大的立法会议员。他在风波期间对民主派和示威者一系列激烈表态,例如曾被拍到与元朗地铁站攻击示威者的白衣人握手,塑造了何君尧激进建制派的形象,在大陆被视为“爱国者”,在香港则饱受批评。同时,他在议会中经常用一些粗俗语言,甚至使用极端低俗歧视的语言指责泛民女性议员,严重损害建制派议员的形象,香港普遍民意对其极为反感。
因为他的争议言行,10月底,何君尧遭母校英国安格里亚鲁斯金大学(Anglia Ruskin University)褫夺荣誉博士学位,之后在区选惨败,但一则新闻再度让这位争议人物受到关注,也让何君尧的博士头衔“失而复得”——中国政法大学于10月6日主动向其颁发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法律界的卓越贡献及成就”。何亲赴北京授证并称这是“还君尧一个公道”。
在被英国的大学收回荣誉博士学位后,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中)获得中国政法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补偿”。(新浪微博@何君堯JuniusHo )
外界认为,何君尧在香港修例风波中塑造了激进建制派的形象,其在2019年的香港区议会选举中落选。(AP)
有分析认为,中央治港机构和主要官员一直以来缺乏主动接触香港社会、特别是作为香港人口主体的泛民的主动性。图为香港“7·21”游行中,中联办名牌被示威者涂污。(HK01)
在此不得不质疑,中国政法大学此举何意,是在对何君尧失去荣誉的补偿吗?是与英国大学斗气吗?何君尧在香港名声究竟如何,即使中国政法大学不知,难道中联办也对此毫不知情吗?如此草率地给他一个博士头衔,不是“疾风知劲草”的奖励,而是不知香港民意的“火上浇油”。正如公民党党魁杨岳桥所说,“(何君尧)这个荣誉法律博士学位是不是众望所归,相信香港人看在眼里,心里面自有答案”。更有人认为,中国政法大学此举如同文化大革命期间才会出现的“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逻辑。不少建制派议员私下亦质疑这种安排的恰当性,最近香港泛民议员在立法会提出审议是否谴责何君尧的议案, 建制派议员居然无人提出反对,让该议案得以通过进入审议程序,可以看得出就算在建制议员中,何君尧的地位是如何被认定的。
何君尧获政法大学博士头衔一事并非个案,回归22年,作为联系中央与香港基层的渠道,香港历届人大、政协代表的不作为、不能真实反映香港基层民意、只会做“应声虫”的做法,为香港修例风波发生“埋雷”。港区人大、政协代表这个群体,他们一方面是香港特首的选举委员,有选票选出香港行政长官;另一方面也可参与中国人大、政协会议,事实上是跻身中国最高权力机关。一直以来,港区人大、政协代表均被认为是京港沟通的重要中间人。
但是,部分人大、政协代表的形象,也让香港民众对于中央治港失望。这不是危言耸听,例如今年12月,第13届港区人大代表张俊勇,被美国拉斯维加斯一间赌场追讨135万美元的赌债(约1,050万港币)。同时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成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执委兼青委会顾问及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等职务的张俊勇是不折不扣的建制派,6月底还曾出席撑警队民间声援集会。6月初,他还发文力挺港府推出《逃犯条例》的修订草案。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代表,却是私德有亏的赌徒。
华人社会对于社会贤达,知识精英的认知中,有一个朴素的要求就是“修身齐家”,如张俊勇这般被美国人追赌债追上门的人大代表,中央如何能够让港人相信他可以“为港人发声”?中央在香港的名声,还能禁得起多少丑闻,多少无聊和离地判定的损耗?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选择了如张俊勇这样的“赌徒”成为人大、政协代表的?当中国政法大学打算给何君尧“补偿”一个博士头衔时,究竟是谁提出,甚至可能向政法大学施压,或者是否应该有人给予政法大学一些更符合香港现实的建议?多维新闻一直强调,香港修例风波的发生不是无缘无故的,实际早有预兆,原因是过去22年中央治港政策一直是“消极、区隔、被动”的,是中央一直对于香港的深层次结构矛盾缺乏了解,香港民意对于中央存在各种怀疑,这一次颁授名誉博士学位又会加深这种隔阂。
中联办这样的中央治港机构和它的主要官员理应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真正承担其联络香港社会与中央政府的职能。遗憾的是,香港相当部分民众认为中央涉港机构一直以来不积极主动接触香港社会、特别是作为香港人口主体的泛民的主动性。“密切联系群众”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统战精髓在治港工作中走调,“联系中央”经由这一通道,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导致香港普通民众认为这些代表无法反映民意,也无法替他们向中央发声。使得中央政府不仅将居于人口多数的泛民推到了对立面,失去对社会脉动的精准把握能力,无法根据普遍民意适时进行政策调整。
香港今天的民意是,伴随香港深层次结构矛盾累积导致的社会群体严重撕裂,政治改革成为民间的一个主要诉求。在这样的氛围下,涉港机构在没有搞清楚斗争的真正意义,甚至错误定位斗争的对象时,难免将自身从一个代表中央与国家权威的机构,变成了一个深入到香港社会的斗争群体。
再加上经济上的不民主,倒逼香港市民要在政治上追求民主,导致整个社会动荡不止。可以说,涉港机构以及港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没有尽职扮演好“沟通管道”,也使得中央对香港现实雾里看灯,不明不清。因此,何君尧的博士头衔该不该给,张俊勇般代表的职务应不应撤,中联办需要承担起政治责任,不能继续让一些“不良”的香港政治人物继续绑架乃至损害中央在港的声誉,否则所谓的治港全面改革,将只是一场空谈。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读者阅读参考,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