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四大零售巨头宣布倒闭!上千人失业,百家店铺关门
2019年对于澳洲零售业来讲是个糟糕的年份,众多消费者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在经历了惨淡的圣诞购物季后,澳洲迎来了又一波倒闭关店潮...
这一次爱逛街的,爱玩游戏的,爱喝酒的都要哭了...
游戏零售界龙头EB Games
当游戏宅们被拉到商场陪逛街的时候,目光最容易被哪家店吸引?当然是澳洲游戏零售界的龙头大哥EB Games啦!
作为澳洲规模最大店面最多的游戏及周边店,EB Games的店面曾经占领了澳洲几乎所有主要商圈的最好位置,确保能吸引每一个血拼者的注意力。
然而即使是行业龙头,也熬不过澳洲零售业的寒冬。EB Games的母公司Gamestop前两天向媒体确认,将会在澳洲日(1月26日)前在全澳各州及领地关闭19家店面。
目前,这些要关闭的19家店面正在进行大力度的清仓甩卖。店内所有游戏,游戏周边以及游戏硬件等全部打折处理,折扣力度从20%到60%不等。
虽然店铺倒闭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占便宜的好机会!
快看看你附近有要关门的店没有:
EB Games在一份声明中说,关闭这些店面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销售表现不佳,已经到了“毫无利润”的地步。
这家公司承认这些店面的关闭意味着店里员工将失业,但也“尽可能提供周边店面的岗位”给这些要丢掉工作的员工。
快时尚女装品牌Bardot
1996年成立的澳洲时尚女装品牌Bardot的日子也不好过。
Bardot品牌在澳洲根基很深,在像是优衣库和ZARA这样的牌子进入澳洲前一直是澳洲时尚女装市场的领头羊。甚至近年来Bardot的年销售额仍能达到1.2亿澳元。现在它的线上销售也是越来越火,每年有10%以上的增长率。
但是线下销售的惨淡还是让品牌方决定,大幅砍掉他们在澳洲各地的门店
Bardot品牌方说,大量关闭门店是个“艰难的决定”,国际快时尚品牌进入澳洲严重压缩了Bardot线下门店的市场空间,砍掉线下店对品牌的长期存活来说至关重要。
Bardot在澳洲的72家门店中,有58家将在3月前关门大吉,有547名店员将会失业...
为了避免转移库存产生的交通和管理费用,这58家要关门的店面也会推出清仓打折活动。喜欢Bardot这个牌子的妹子们可以趁机抄下底~
酒商McWilliam's Wines
澳洲第六大酒厂McWilliam's也支撑不住了
2017-18年度,这家公司的销售额暴跌了13%,而且在此之前就已经陷入了不断的亏损。现在已经濒临破产。
这家在McWilliam家族手中传承了140多年的葡萄酒商已经由于无力偿还债务,进入自愿托管(voluntary administration)阶段。
在澳洲,当一家公司陷入困境时,将会指定第三方独立人士或机构作为公司的托管人,让其从第三方的角度判断公司下一步该如何走下去。这个叫做“自愿托管”的过程可以给这些公司一个喘息的机会,给它一些时间判断是否还能抢救一下,还是就此进入破产清算。
但根据统计数据来看,仅有四分之一的公司,在进入自愿托管后能东山再起,大多数最后还是倒闭了...
这家公司拥有两个澳洲本土葡萄酒品牌McWilliam's和Mount Pleasant,还是多个全球知名葡萄酒品牌的澳洲唯一经销商,比如Champagne Taittinge,Mateus,Kenkell等。
在自愿托管期间,McWilliam's Wine公司还将照常运作,所以这些酒的销售在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但它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就很难说了...
澳洲零售倒闭潮
EB Games,Bardot,McWilliam's仅仅是澳洲零售业寒冬的最新受害者,还有许多澳洲人耳熟能详的品牌早已经离开了我们的视野。
成立于1849年的澳洲老牌百货商店Harris Scarfe在去年被一家私人基金接管,上周刚刚宣布关闭21家店面。
2019年1月,澳洲男装品牌Ed Harry进入自愿托管,仅仅三周后就被宣布永久关闭。同时,澳洲运动品牌Skins在瑞士的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在外国化妆品零售商Mecca和Sephora的冲击下,澳洲本土化妆品品牌Napoleon Perdis在去年年初花了几个月时间想要卖掉自己的亏损业务,但没有找到人接盘,最终也进入自愿托管。
红极一时的私人订制女鞋店Shoes of Prey在去年3月倒闭。英国时尚品牌Karen Millen在9月宣布关闭所有澳洲门店。
10月,澳洲明星厨师Shannon Bennett在墨尔本开的连锁汉堡店Benny Burger进入自愿托管。昆士兰的7家Red Rooster快餐店紧随其后。Stylerrunner,一个跑步用品品牌,也在被卖出后进入自愿托管。
11月,一度走红的家具家居品牌Zanui突然宣布进入自愿托管,还没有收到预定商品的顾客连退款都没有收到。Muscle Coach,又一家体育用品公司在发现负债高达一百万澳元后选择进入自愿托管。
年底,著名连锁意大利餐厅Criniti's进入自愿托管,其13家澳洲分店中有数家被永久关闭。随后折扣百货商店Dimmeys以及Co-op书店也被托管。
还有更多的各类商店在更早的时候就被托管或者已经破产永久停业
倒闭潮是咋回事?
这么多零售业公司倒闭的倒闭,被托管的被托管
澳洲零售业到底怎么了?
零售业惨淡肯定和经济形势脱不开关系。
澳洲近年来经济增长迟缓,央行多次降息甚至破了澳洲最低基准利率纪录也未能有效地带动经济,政府的减税政策也是杯水车薪。
根据圣诞节前ANZ银行做出的市场调查,消费者信心指数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实际收上来的商品服务税(GTS)比联邦预算中预估的少了5.5亿澳元。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意愿低已经实锤。
除了老生常谈的经济不景气,大家都捂紧钱包之外,这个圣诞季线下零售业的惨淡表现还有这几个新的原因。
线上表现强劲
线上购物的强劲势头在2019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就已经显露出来。去年黑五,澳洲线上零售额第一次超过线下。还愿意花钱的人宁愿直接在网上下单也不愿意去实体店里人挤人抢折扣。
就像刚讲过要关掉58家店的Bardot一样,这家店的网上业务其实是在快速增长的,但实体店里的客人是越来越少,最终无法负担起高昂的店铺房租等运营花销,只能选择关门。
实体礼物失宠
消费者的偏好也发生了偏移
根据联邦银行进行的家庭消费意向调查结果来看,消费者们越来越不愿意在实体礼物上花钱,而会更倾向选择购买服务或者体验。比如去听一场演唱会,或者国际旅行等等。
消费习惯的改变又加重了零售业所面临的挑战
山火牵动人心
今年圣诞季不巧赶上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澳洲山火季。这也是澳洲人不愿意大手大脚花钱买东西的理由之一。
当整个国家都在烈火中煎熬,志愿消防员们奋不顾身和林火搏斗,消防部门资金不足的时候,许多消费者觉得在这个时候花钱享受有些不太合适。
甚至有些人会把原本要用来买圣诞礼物的钱直接捐给消防部门,然后将捐款的收据放在圣诞贺卡中,当作圣诞礼物送给亲友。
许多指望着圣诞季冲一波业绩的零售店
就这么被山火摆了一道
在一月份开始考虑关门
只要经济没有好转
关门倒闭被托管的名单
一定会继续增加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
只有多多剁手,线下剁手
才能保证自己喜欢的店不会消失
澳洲零售业
就等我们来挽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