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家庭不“隔心”!记者跟拍悉尼“送菜群”志愿者,宅男也顶风冒雨出动了...(组图)
【今日澳洲2月13日电】(实习记者 Sarah)最近,澳洲华人的朋友圈经常被一组照片刷屏。大门紧锁,但门口却堆满食品。在这背后,是一群无名的志愿者,默默守护社区需要帮助的“隔离家庭”。
隔离家庭门外(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近期返澳的华人自觉隔离,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一个家庭成员近期回过国,全家都要跟着隔离。
他们的困难引起了社区的注意,有人建起了隔离家庭互助群,一个拉一个,越来越多的受助者和志愿者加入其中。这些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在没有政府援助的情况下,井然有序地执行着自己的使命。
志愿者的背影(图片来源:供图)
昨天,记者跟随一位悉尼Cherrybrook的志愿者为隔离家庭采买,记录了这一看似简单,但又耗时费力的过程。
买个菜能有多难?其实不简单
早上10点,把两个孩子送去学校,Wency开始为隔离家庭采买生活用品。
前一天晚上,隔离家庭的陈妈妈就已经列好采购清单,并叮嘱Wency一定要去Woolworth买。
隔离家庭采买清单(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Wency称,有些家庭对品牌没要求,买起来比较快。
今天帮助的这位妈妈比较细心,把家里吃完的包装拍照拍给她,详细到品牌与规格,买起来会比较慢。
当被问及是否会因此觉得麻烦,Wency称,“隔离本来就很郁闷了,如果能让他们开心点就尽量满足。”
如果商品缺货,Wency会问对方能不能买其他牌子,但等待回复有时候是漫长的,最长的一次,Wency在超市等了半个小时。
“实在不能等了,再等冷冻食品就要化了。”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她最关心的还是食物是否新鲜。
Wency等待回复(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陈妈妈想要的果酱没货了,Wency等不来回复,就拿了一款自己家平时爱吃的,“如果她不要,就当自己买回家吃了”。
采买比想象中时间更长,前后花了40多分钟。
最多的一次,Wency帮三个家庭采买,分开付账,大大小小不同颜色的包裹装了八九个袋子。
Wency的后备箱(图片来源:供图)
隔离不“隔心”,纱窗后的感谢连连
采买互助群由“澳大利亚紧急互援协会”发起,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不沟通、不接触、不见面”,志愿者将物品采买好送至隔离家庭,就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志愿者群规(图片来源:供图)
通常而言,Wency会将物品放在隔离家庭门口,远远地坐在车里,看对方拿走,她再离开。
这次,Wency将三包食物放在门口,恰好陈妈妈也照顾着两个孩子在客厅玩耍,她穿着睡衣,隔着纱窗2米远的距离,她喊了不只一声“谢谢”。
陈妈妈已经隔离一周了,再过一周,就可以将两个儿子送到学校去了。
受助家庭隔着纱窗感谢(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最近有些超市提升了配送服务,小额购物也可以送货上门,许多中餐馆也开展了郊区的外卖服务。
陈妈妈笑着说,“土澳不土了”,疫情竟然催生了澳洲的外送服务。
“感觉像地下党” 宅男顶风冒雨出动
记者又联系到一位住在Chatswood的志愿者乔先生,他的采买过程和Wency大致相同,只不过男人就没那么健谈,往往是把东西丢在门口,坐在车里打个招呼就走了。
“有时候感觉像是地下党。”一位志愿者在群里开玩笑说。
上周五,正是悉尼风雨大作的时候,乔先生和很多群里的志愿者都出动了。
“他们既然提出需求了,肯定是弹尽粮绝了,不能耽误。”
乔先生是个宅男,平时不爱出门,不过他还是把隔离家庭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
那天,很多志愿者都被雨淋湿了,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
悉尼暴雨(图片来源:供图)
“这也算不上什么善事儿,买菜就是顺个手儿。”乔先生轻描淡写地说。
他认为,隔离家庭自觉隔离,也是在为华人社区做贡献,为澳洲的安全做贡献。
互助群聊记录(图片来源:供图)
随着许多隔离家庭度过14天隔离期,有的受助者变成了志愿者,群里需要采买的人越来越少,生活似乎又逐渐回到了正轨。
不仅仅是买菜 “煤气灶一小时内送到”
最近悉尼遭遇接连暴雨,约5万户居民要停电到周末,其中就包括住在Epping、Hurstville的部分华人。
其中还有几户还是正在隔离的家庭,不仅电停了,就连煤气也停了,他们在志愿者群里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帮助。
送煤气炉↓
送打印机↓
送充电宝↓
当所有人都在关心返澳的华人有没有自觉隔离的时候,有人注意到了他们的困难,伸出了援手,去帮助、去改变,最终收获的也不只是一句“谢谢”。
一个临时组建的的微信群,一群分布在澳洲各地的华人,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在大灾大难面前,互帮互助,是能度过难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