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确诊破6万,竟还有人不亦乐乎地吃蝙蝠称我们的烹饪方法很安全(组图)
截止到2020年2月14日16点37分(新西兰时间),全国确诊病例63932,死亡1381。
累计确诊破6万,死亡继续增加。数字背后的代价,我们难以想象。
武汉还在封城,大半个中国仍在停工停课,24个国家出现确诊病例,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几十个国家限制中国居民入境。
当全世界都在提心吊胆时,这里却有一群人依旧面不改色在做这样一件事……
无惧疫情照吃蝙蝠
一个摊位一天卖出600只
2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关于疫情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
新冠病毒和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关联。
《自然》(Nature)杂志援引权威病毒学研究所的报告也指出,新型冠状病毒与来自中国云南的一种蝙蝠病毒有96%以上的基因相同,即这种病毒可能起源于蝙蝠。
由于疫情在全世界急剧扩散,国内外的人们现在可以说是闻“蝠”色变。
据《每日邮报》2月11日报道,在印尼部分地区,蝙蝠依然畅销热卖。
Stenly Timbuleng是一位在印尼美娜多Tomohon野味市场摆摊卖蝙蝠的商贩,他说病毒并没有影响生意,他一天依然能卖出五六十只,要是遇上节日,甚至能卖600只。
Stenly Timbuleng当然不是个例,在Tomohon野味市场上,很多人也不受疫情影响依然在做着买卖。
除了野味市场,蝙蝠还是很多餐厅的主打菜。疫情爆发后,美娜多许多餐厅都把蝙蝠相关的菜品撤下了,但也有个别餐厅虽然明面上不卖,私底下却在接单。
为什么这些人爱吃蝙蝠呢?
原来在印尼,蝙蝠是北苏拉威西省(North Sulawesi)的米纳哈萨(Minahasa)当地民众最爱吃的一道传统美食,也是当地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不仅普通民众爱吃蝙蝠,连印尼烹饪专家兼美食作者的威廉·W·旺索(William W. Wongso)也爱吃,他还表示自己尤其爱吃蝙蝠的翅膀。
蝙蝠肉对他们来说就好比家常便饭。
蝙蝠有毒?这听起来更不可思议,因为祖先辈辈都是这么吃下来的。
经营蝙蝠生意的餐厅老板Lince Rengkuan说:如果你不把蝙蝠煮熟,当然会很危险。我们完全煮熟了,所以依然卖得很好。
蝙蝠煮熟了吃就没事?
在知乎上,关于“为什么吃野味会感染病毒?”的问题,有网友是这样回答的:
“吃”野味时,因为加热所以病毒基本会被消灭,但在“吃野味”这一程序中,存在着“杀野味”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杀野味”者的身上、手上喷溅到野味的血液、体液,野味身上所携带的病毒也会沾到屠宰者的身上。如果屠宰者身上有伤口,或屠宰者揉眼睛、抠鼻子,身上和手上的病毒就会通过人体黏膜进入人体,造成屠宰者被传染。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是“吃”野味,而是“杀”野味会感染病毒。但是,要是没有人吃野味,又何来杀野味一说呢?
触目惊心的恐怖野味市场
在印尼,尤其是北苏拉威西省,有众多的野味市场,由于出售野生动物的方式非常残忍极端,因此也被称为“恐怖市场”。
“烤老鼠”、“烤蝙蝠”、“生剥大蟒蛇”,有的商家为了吸引游客注意,甚至会抄起锤子将它们活活殴打致死,这之中甚至还有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2014年,《每日邮报》曝光了市场内这些非人道的做法后,一度引起了热议,但该卖的卖,想买的买,丝毫不受影响。
疫情爆发后,“恐怖市场”又引起了巨大争议。印尼政府也开始进行整顿,以保护该国免受病毒的侵害,但依然还有人肆无忌惮地卖着吃着蝙蝠餐……
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一场疫情,将“野味”重新拉回大众视野。
1月31日,百度发布的大数据显示,过去近十年里,穿山甲和豪猪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野味,而蝙蝠和果子狸这对“非典”元凶,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持续关注,走势不降反升。
而在这次疫情爆发后,广西竟还有人顶风作案,买卖野生动物。
如果这些数据还不够警醒那些爱吃野味的人,那请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抗疫专家管轶,和钟南山是师生关系,他们都是非典的大功臣。
2003年夏天,当SARS成功退去,全国一片欢呼时,管轶还继续监控着后续疫情。
他发现短暂禁售后,果子狸又出现在广东的野生市场上。
10月22日,他去取标本做病毒检测,买了9个野生动物,其中有7个都是阳性。
从11月开始,每周他都会派人去深圳取一次标本,然后就进实验室检测。到12月,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已经非常高了。
12月24日,广州发现一例新的SARS疑似病例。后经检测,和管轶在10月之后取样的动物病毒标本完全吻合。
1月5日,广东再次下令清剿果子狸。1月12日清缴结束后,非典病例才被完全杜绝。这证明清剿再次起了关键作用,广东的野生动物市场,确实是SARS病毒的温床。
图片来自:三联生活周刊
管轶作为吹哨人,让国内成功避免了2004年SARS的再次爆发。
如果继续吃野味、杀野味,我们真的能承担得起后果吗?
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教训,还不足以让我们停止吗?
是时候了!请和我们一起倡议!
永久关闭野生动物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