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中印边境危机始末:两次撤消攻击令(组图)
就在西方媒体纷纷预测第二次中印战争将在何时爆发时,中国与印度之间化解“战争危机”的外交努力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62年中印战争的失败,使印度一些鹰派分子很不服气。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军力增强,印军自认为已在中印边境居于“强有力的优势”地位,其战略思想由“纵深防御”发展为强调进攻性的“攻势防御”。1985年8月,印军深入到中国西藏境内的旺东地区(桑多洛河谷地区),并设立据点。
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运送军火的印度骡队行进在边境地区的山路上。(视觉中国)
1986年,印军在旺东地区的渗透被中国军民发现。为捍卫主权,制止印军的蚕食,西藏边防部队受命在旺东地区设点。在旺东哨所,中国军队只有一个连,处于三面受敌。印军有三个连,且居高临下。两军前沿阵地相距只有七八米。
1986年底,印度议会两院通过法案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领土——他们所谓的“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北京不止一次向印度提出强烈抗议,印度不但不听,反而在中印边境有异常军事调动,中国人的忍耐已到极点。由于印军拒绝解除战备状态,1987年初,西方媒体认为北京的语调已经同1962年时类似,一些西方外交官甚至预言第二次中印边境战争不久即将爆发。
印军甚至设想,一旦战争爆发,印军可进入中国西藏纵深作战,将战线推进至雅鲁藏布江一线。澳大利亚学者马克斯韦尔(Neville Maxwell)撰写的《中印边界争端反思》一文称,当时印军曾两次计划用一个师的兵力“清除”桑多洛河谷地区的中国军队,但均在最后一分钟撤消攻击令。
面对印度的渗透与蚕食,中国决定采取争锋相对的策略。1987年1月5日,解放军总参谋部下令:由成都军区组织代号为“874”的军事演习,在朗久、克节朗地区增设新的边防点。1987年5月,成都军区空军紧急组织空军部队入藏,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开创解放军高原地区最大规模的空运,朗久地区的设点任务顺利完成。6月,成都军区旗下西藏军区边防部队分别在克节朗河北岸设立日廷布、拉丁拉、旺登、杜让尚、踏瓜登、克乃宁等6个边防点,控制克节朗河北地区。
“874”演习是解放军边防部队自1962年中印战争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演习持续至8月结束,为今后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就在西方媒体纷纷预测第二次中印战争将在何时爆发时,中国与印度之间化解“战争危机”的外交努力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1987年4月16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会见即将离任的中国驻印度大使李连庆时说,印度和中国应发展文化、经济和商业方面的关系,同时寻求谈判解决边境问题的途径。
1988年12月21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访华,会见中共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右),中印关系好转。(AFP)
当时,中国已做好“一文一武”两手准备。1987年4月20日,中共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在北京会见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总书记南布迪里巴德(NamboodirIpad)时说,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只能合情合理地东西段“一揽子解决”,中国照顾到印度,印度照顾到中国。5月,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尽管中国要求和平解决问题,但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作出反应。
拉吉夫·甘地并不希望鹰派分子真的挑起一场同中国的全面战争。中国外交部也表示,如果印度从中印边境撤军,紧张局势就可以得以缓和。
中印两国政府随后决定逐渐减少在边境地区的兵力部署,并重新开启双边对话。7月,中印军队指挥官举行边境会谈,双方商定将各自军队撤退到“麦克马洪线”一带各自主防线。7月下旬,中国参演部队大部回撤,印军开始“部分撤军”。
1988年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中印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结束了近30年来关系恶化的历史,双方就处理两国边界争端达成共识。1993年9月,印度总理拉奥(Narasimha Rao)访华,中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规定中印边界问题应通过和平友好方式协商解决,双方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