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23.2°C-25.1°C
澳元 : 人民币=4.5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BBC:美中新一轮外交冲突彰显“新冷战”态势,专家担忧两国可能走向“热战”(组图)

2020-07-29 来源: BBC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近期美中两国外交冲突加剧。美国政府7月21日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事馆,指控将其用作情报中心。中方随后作出反制,宣布关闭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期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对华政策演说,语气强硬并呼吁全球自由国家以“不信任且要验证”(distrust and verify)的原则应对中共,果断促使中国改变。

BBC:美中新一轮外交冲突彰显“新冷战”态势,专家担忧两国可能走向“热战”(组图) - 1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该演说在中国观察者中掀起巨大波澜,一些人形容是“新铁幕演讲”和“新冷战宣言”,等同于宣告过去几十年美国对华接触政策“正式失败”。

新冠病毒大流行以来,美中两国基本没有官方层面的谈判和接触,反而因病毒溯源而口水战不断。到近期诉诸行动,相互关闭总领事馆, 更被认为是外交恶化的较强信号。随着两国陷入信任危机,专家担忧美中两国可能走向战争。

BBC:美中新一轮外交冲突彰显“新冷战”态势,专家担忧两国可能走向“热战”(组图) - 2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美国国务卿蓬佩的演讲地点选在尼克松总统图书馆,被认为代表美国对华政策转向。

美中关系急转直下

在过去不到两周时间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联邦调查局局长雷(Christopher Wray)和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先后发表演讲,表达在一系列问题上对华的强硬态度。

彭佩奥的演说几乎是对三位要员的话定性与总结。“中共政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权”,彭佩奥说,“如果自由世界不改变共产主义中国,共产主义中国就会改变我们。”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教授、国际关系系主任朱志群对BBC中文说,蓬佩奥的演讲“清晰表明了美国现政府的对华政策,特别是其反共和‘惩罚’中国的立场,这些都不令人感到意外。”

病毒大流行以来,北京和华府在军事、经贸、科技等多个领域对抗姿态显著。香港《国安法》在6月30日开始实施后,中美对抗加剧。美国政府宣布对破坏香港高度自治的中共官员实施制裁,并对与这些官员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实施制裁。美国国务院还在7月9日宣布,制裁多个涉及侵犯新疆人权的中国官员及政府实体。与此同时,记者、留学生等群体也在两国外交冲突下受到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军事领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7月14日宣布,中国对南海大部分地区拥有主权的主张“完全非法”。这是美国首次就南海主权争议公开表明反对中国的立场,被认为是触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不少观察者认为,美中进入“新冷战”时期。

纽约城市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政治学教授夏明对BBC中文说,“特朗普政府内阁已经基本形成共识,即未来很多政府部门都将对中国施以对抗性战略。”

他认为,这种对抗是一系列事件累计的结果。包括华府在2017年底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初发布《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视为“头号威胁和战略竞争对手”;以及今年5月发布《对华战略报告》,称将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遏制中国。

夏明说,这些纲领性的文件和最近几位要员的讲话“集体标志着中美进入全方位对抗,是一种‘新冷战’。”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外交、军事、经济等领域进行的全方位的对抗。一些分析人士将美中之间的对抗与冷战时期做对比,认为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所不同,因此称之为“新冷战”。不过北京一直呼吁“摒弃冷战思维”。

中国独立政治学者吴强对BBC中文说,“中美之间的对抗不像冷战时期有普世价值的竞争。‘新冷战’的对抗是一个古老中华帝国和一个现代强国之间的对抗,一个低端全球化和一个没有领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之间的对抗,以及两种治理模式之间的对抗。”

BBC:美中新一轮外交冲突彰显“新冷战”态势,专家担忧两国可能走向“热战”(组图) - 3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7月24日,在美国国务院要求中国关闭休斯敦领事馆后,一名抗议者在领事馆外举起美国国旗。

从冷战升级到热战?

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近日与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访问中说,“很不幸,两国有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他对于南海和台海局势表达了担忧。

傅高义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来解释,他说,“一战始于一件小事,并很快波及多个大国,尽管它们并未计划参战。”

90岁的傅高义依然寄望于美中接触政策,他在去年与几位西方的中国问题专家共同执笔《中国不是敌人》公开信,吸引百多位学者和智库领袖签署。外界对傅高义向《环球时报》的此番讲话多有疑惑, 因为该报在西方自由界被称为民族主义小报。

朱志群说,“傅先生应该是对当前形势非常担忧,发出如此警告,希望美中双方要冷静,不要刺激对方,从而引发战争。”他也认同近来美中两军在南海和台海的活动加剧,“插枪走火的可能性不断增高。”

围绕南海的主权争端已持续数十年,近年来紧张局势升级。北京提出“九段线”的领土主张,并在有领土争议的区域填海造地、修建军事设施、设立行政区等,引发周遭各国抗议。而在台南领域,美中两国近几个月来频繁发生军事活动,局势紧张。

夏明说,武装冲突有时并非彼此情愿,可能因为战略误判导致,或因为恐惧而进入一种“安全的困境”。

他解释说,“近期中美两方的矛盾和冲突并非基于理性、务实,或是抱有良好意愿去解决问题,而是大家借机羞辱对方而令危机升级。”他认为,双方这样做的目的都是挽救各自政权在病毒大流行和经济衰弱面前的合法性危机。

吴强认为,中国在东海、台海以及南海领域与其他国家发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拥抱传统帝国主义的心态,不承认现有国际规则。“这也是中美关系紧张的症结所在,”他说。

BBC:美中新一轮外交冲突彰显“新冷战”态势,专家担忧两国可能走向“热战”(组图) - 4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中国解放军

战争的热点会在哪里?

吴强认为,南海领域不排除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但危机不会扩大。他说,中国在南海的主要战略利益,是为海南岛的核潜艇进出提供掩护。而不是口头声称的主权主张。“中国仍然存在与其他各国共同开发南海的集体意识。”

“真正的危险在台湾”,吴强说。他解释,中国以民族复兴为目标,打算在习近平第三个任期内完成对台湾的统一。同时这也是中国不惜一切代价在香港否定一国两制,推出《国安法》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吴强认为,夺下台湾后才能解决海南岛需要大量海空掩护核潜艇的问题,由此展开美中在西太平洋的对抗。

“对北京来说,只有夺下台湾,把台湾作为核潜艇基地才能在未来真正有能力与美国对抗。所以中美关系越紧张,中国越急于夺下台湾。”

夏明则认为,可能发生武装冲突的热点地区取决于哪一方首先挑起。

他说,如果美国先挑起,可能选择南海。原因是美国在海军空军的优势令冲突最容易控制,且最容易触碰中国的痛处,而在道义上也最少引起平民伤亡。

如果中国先挑起,最有可能选择台海领域,其次是中印边境,夏明说。他认为,台湾对于中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来说最具合理性,且拥有多年累计的军事装备和势力渗透。而在中印边境,中国陆军可以发挥优势, 而且对于北京来说,一方面有助强化国际安全战略,尤其是对西藏的控制,另一方面与“一带一路”经济战略相吻合。

“热战的前景在增加,而且热战不会只是中美两国的战争,一定是世界大战。这是非常危险的。”夏明说。

BBC:美中新一轮外交冲突彰显“新冷战”态势,专家担忧两国可能走向“热战”(组图) - 5
图片版权XINHUAImage caption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岛屿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填海扩建工程,在扩建岛屿上修建了飞机跑道(永暑礁)

两国还有合作的可能吗?

傅高义对BBC中文说,两国可能发生武装冲突并不是他想强调的重点。他说,“我想明确传达的信息是,中美两国依然有希望合作,我们不需要成为敌人。”

他认为,两国可以在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公共卫生,以及气候变化议题上开始合作,并扩展到更复杂的问题,包括对外国企业的国内补贴,以及南海船只和飞机运营方面。

傅高义强调,希望中美两国的官员可以“合理讨论”这些问题。

朱志群认为,在最新一轮的美中对峙中,中国是被动应对,是迫于国内舆论压力,“不得不做适当反击”。他认为,接下来中方“可能不会针锋相对,在有些方面可能会退让。”

他解释说:“一是中国一直强调中美关系是当前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且从上到下确实重视中美关系。中国也没有本钱跟美国彻底翻脸。 二是,中方会耐心等待11月份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然后再采取适当的措施更全面地处理中美关系。”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从现在开始到明年1月,两国可能有更多摩擦,互动难以预测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蓝楹花1234
蓝楹花1234 2020-07-29 回复
天天来家门口挑衅还责怪中国,垃圾BBC
Lucas TJ
Lucas TJ 2020-07-29 回复
不担心,都看得明白,就是川皇竞选套路,一切都为大选开路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