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衰退很快就会结束,但澳洲经济复苏或需要数年(组图)
澳洲广播公司商业编辑Ian Verrender发表了一篇题为《疫情导致的经济衰退可能很快结束,但经济复苏仍需数年》的文章。文章称,澳洲经济衰退可能很快就会结束,但经济复苏之路却非常的漫长。
全文如下:
好消息来了,经济衰退可能在几周之内结束。即使维州仍处于封锁期内,大部分知名经济学家都认为澳洲经济将在今年3季度有所增长。
所以,澳洲看上去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但我们也步入了下一个繁荣期。除非,我们觉得最糟糕的时期仍旧没有过去。
只用经济增长或GDP的变化来判断一切,是有迷惑性和欺骗性的,经济是否衰退的真正衡量指标应该是就业。
就业问题会体现在方方面面,民众不再能为家人提供足够的花销,对于中小企业主来说,他们不但失去了生计,还会背上一堆债务。
如果你去问一下任何一位经历过经济危机的财长你都会知道,财政收入减少以及社会保障增加给经济带来的影响会持续多年。
(图片来源:ABC)
我们还不知道有多少人恢复了工作,多少人发现自己的收入远低于支出,我们将永远不会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因无法找到工作而崩溃。
在GDP百分比的变化中,一代人的梦想和希望将永远无法实现。
就业复苏道路漫长
澳洲上一次出现经济衰退还是在1991年,那一次经济衰退也只持续了几个季度。不管怎样,它所造成的影响并没有那么严重,至少GDP数据是这样体现的。
历年GDP增长情况(图片来源:ABC)
但就业数据却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情况。直到2004年,澳洲失业率才下降到6%以下,整整过了14年才回到衰退前的水平。
这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而这一次可能会更难,原因很多。首先,正如上面的图表所显示的那样,这一次的GDP下跌得更严重。
其次,尽管联邦政府说了很多大话,但我们的经济其实在去年山火危机之前就已经力不从心了。
这就是澳联储被迫下调三次利率的原因。他们迫切想要推高通胀,启动需求和商业投资,就像所有发达国家的央行会做的那样,但基本不起作用。
2月疫情爆发时,澳联储已经没有几招可用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方法拯救经济上几乎没有浪费时间,但在把利率下调到0.25%后,他们立即就把指挥棒交给了州和联邦财长,敦促他们开始花钱。
现在该怎么办?
经济衰退往往会耗尽国库,问一下Wayne Swan(澳洲前任财政)就知道了。虽然当时的反对党习惯性谴责他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为了让澳洲免于衰退而过度支出,但联邦财政遭受的真正打击其实来自账本的另一面。
股市暴跌和房市低迷打击了资本利得税收入,一连串企业倒闭和大规模公司亏损导致公司税收入暴跌,还有失业率上升也导致个人所得税收入大幅下滑,最后的结果就是连年赤字。
莫里森政府也面临同样的压力,他们花在经济救济上的钱远超陆克文政府和吉拉德政府。
最近的公司财报季充斥着一些大公司收入大幅下滑和亏损几十亿澳元的情况,这也使得下个月的联邦预算案变得至关重要。
它将是我们如何摆脱衰退的蓝图,联邦政府再次面临彻底转变思想和放弃他们最珍视的一些原则的压力,尤其是在支出和精简政府机构上。
他们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种是政府坚持传统的减税策略,专注于经济学家所谓的供给改革,比如彻底改革工业关系机制。
另一种是增加支出,专注于政府资助的大型投资项目以推动需求。
财长Josh Frydenberg已同意通过快速跟进基建投资计划来提升需求,但他也多次暗示10月6日的预算案可能会带来价值1580亿澳元的个人所得税减税。
在经济不景气时储蓄
澳洲人对未来明显感到紧张。上周的国民经济核算证实,我们陷入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衰退,这主要是家庭支出暴跌导致的。家庭支出是我们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暴跌了12.1%。
联邦政府补贴的很大一部分以及被提前提取的退休金都被存起来了或用于偿还债务,被存起来的部分很多是存在房贷还款账户里。这两部分资金现在总计达1200亿澳元。
家庭储蓄率已飙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上周澳新银行和联邦银行均报告称,近几个月来信用卡债务的累积偿还额约为40亿澳元。
历年家庭储蓄情况(图片来源:ABC)
鉴于我们正在争夺全球负债最严重家庭榜首,从长期来看这不是坏事,但还债不会刺激需求,这是必须的开支。
这让财长的决定更令人担心了,如果他真的削减个人所得税,那么没人能保证这笔钱会被用来消费。
首先,这轮减税将让较高收入者获益,因为不管怎样他们对额外收入的花费都较少。如果他们将这笔钱存起来,那么对于提升需求就毫无帮助,减税也肯定不会鼓励企业投资,反而会阻碍创造就业。
除此之外,在资本利得税和公司税收入面临压力而社会福利支出持续升高时,减税还会剥夺预算案急需的资金。这会导致赤字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国家债务将继续膨胀。
对于一名财长来说,这简直就是噩梦。
而数据还可能会告诉我们相反的情况,即这次衰退不会在几周之内结束。
它的影响将在未来数年里贯穿我们的生活,尤其是对于那些面临长期失业或财产大幅减少的人来说。
(G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