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味”十足,北京高调批判“崇美”“跪美”指向谁(组图)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崇美’‘跪美’的软骨病得治!”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12月16日以此为核心论点,发表署名为“辛识平”的评论文章,指“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散布种种‘崇美’‘跪美’论调:或艳羡美式‘民主’‘自由’,或吹捧美国人权现状,或夸大美国制度的‘修复能力’。更有甚者,竟然‘大开脑洞’赞叹美国的‘抗疫能力’。辛识平是新华社推出的融媒体评论。
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中国人直观感受到:西方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图为:2020年3月9日晚,美国纽约拍摄的“超级月亮”和自由女神像。(AP)
12月18日,中国官方电视台央视紧随其后,以《“崇美”言论屡见不鲜,是谁在坚持神化美国?》为题,“世界观”栏目指出,长期以来宣扬美国“神话”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即便面对美国疫情严重失控的不争事实,仍有人视而不见,固守“崇美”立场,继续编织着各种“神话”……央视质问中国社会谁在坚持神话美国。
央视“世界观”栏目指,长期以来宣扬美国“神话”的言论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央视新闻截图).
中国官方媒体罕见高调,且“火药味”十足批判中国社会以及网络上出现的“崇美”“跪美”论调。上述文章指,美国政治极化的混乱局面,一些美国政客背信弃义、蛮横无理的霸凌行径,早已使所谓“灯塔国”的形象在世人心中坍塌。一些人再怎么精心粉饰、可劲忽悠,也难免被事实真相“打脸”。
上述新华社的文章充满“火药味”,甚至出现了“数典忘祖、助纣为虐”这样的斗争色彩的用词,文章这样刻画“崇美”“跪美”者:
往往是逢美必捧、逢中必贬,他们只问立场,不问是非,信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对自己的父母之邦却极尽诋毁唱衰之能事。他们乐于编织各种“美国童话”,甚至造谣传谣也在所不惜;一些美国政客倒行逆施、造成严重后果,他们要么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忙前忙后帮着洗白。反过来,中国发展取得再大的成就,在他们眼中都不值一提,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时代中国,在他们看来一无是处。
文章批判:说到底,一些人在精神上还没有“站起来”。“崇美”“跪美”者把美式价值奉为圭臬,对“世界霸主”俯首帖耳,思想上患了“软骨病”,在斗争中甘当“投降派”,丧失了自信心,也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
多维新闻曾在《【特朗普警醒中国】特朗普四年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改变?》一文中指出,打破中国社会对于西方的迷信,助力中国社会建立强大制度认同和自信,是特朗普(Donald Trump)给中国带来的改变之一。
特朗普四年给中国自由派上了一堂课,中美博弈的过程是中国自由派消声的过程。(Reuters)
——在中美贸易战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中国社会上,尤其是以自由派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公知圈,流露出一股过于浓烈的悲观主义倾向——敌人如此强大,贸易战不能继续打下去,要尽快和解的声音不在少数。这种倾向在所谓“理性”掩盖之下,开始由自由派学者圈和公知圈蔓延至中国社会。不过,随着中美贸易战局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并未“束手就擒”,让美国轻易吃到甜头,中国社会上的“恐美崇美症”患者几乎已经销声匿迹。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就像一面照妖镜,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似乎也直接照破了很多中国人对于西方大国的美好政治想象。在中美对抗的大背景下,美国以及西方世界在疫情问题上对中国的“甩锅”行为,以及中国在疫情防控上的成功相对西方大国疫情的失控,让中国社会基于历史惯性对西方的迷信,也某种程度上被破除,让很多中国人直观感受到:西方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
当时多维新闻的文章指出。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似乎直接戳破了很多中国人对于美国的美好政治想象。(路透社)
在特朗普即将卸任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即将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之际,中国官方媒体如此高调批判“崇美”“跪美”者,以及“崇美”“跪美”的论调,难道中国社会“恐美崇美症”有所抬头,中国官媒的指向又是什么呢?
事实上,伴随着拜登的胜选,中国舆论场确实开始出现了乐观情绪,认为拜登的上台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很多人愿意相信拜登的当选,会对处在低谷的中美关系带来转机,有人甚至认为拜登的上台,将改变特朗普时代以对抗为主要基调的中美关系。但显然,即便拜登上台,美国对中国的对抗政策,大概率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改变。
然而,中国舆论场还是出现了不少盲目乐观的声音。在“小粉红”们——网络上涌现出的倾向民族主义的中国大陆青年看来,一些奉自由主义为圭臬的自由派公知们,似乎有重新活跃于中国舆论场的征兆和趋势。这可能也是中国官方媒体的认知。防患于未然,中国官媒此时高调出击,目的明显是针对可能出现的、中共眼中的投降主义倾向,争夺舆论阵地的意图明显。这也表明,在北京看来,中美之间的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至少并不那么乐观。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