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重看《双面胶》:原来婚姻中最可怕的地方,都在这部剧中体现了...(组图)
最近几年我很少追电视剧,因为时间成本太高,实在没那么多功夫。
不过这两年各大短视频平台蜂涌而现,对我这种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节省追剧的时间成本。
特别是N年前看过的一些特别喜欢的经典片子,像《金婚》《蜗居》《甄嬛传》之类的,短视频剪辑里就能用最少的时间成本高效回看浓缩剧情和经典桥段。
最近我就高效率地重看了《双面胶》。
《双面胶》首播是2007年。
彼时,我们这代人大多尚处在将婚未婚的阶段。看婆媳伦理剧,更多的是看热闹,难有感同身受的体悟。
时隔十几年再重温,时移事易, 感受、认知皆与当年不同。
一、上海姑娘为什么会爱上东北小伙?
胡丽鹃这个上海姑娘,虽被父母养得骄纵了点,但骨子里没什么坏心眼。看似精明,实则是个头脑简单的憨憨。
她从小在弄堂里长大,看够了婆婆妈妈家长里短的上海男人(包括她爸爸)。面对亲妈的聒噪唠叨洗脑,她要挣脱,找一个“不一样”的对象,就是她的反抗。
她被东北男人李亚平吸引。在她眼里,亚平“个子高,有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不小家子气,从不查她手机,也不反对她接别的男人电话。
在丽鹃眼里,这都是男人”大气“的表现。面对母亲的坚决反对,她不惜用”假孕“蒙骗,非他不嫁。
实际上,年轻的丽鹃,并不知道什么是男人真正的大气。
她更不懂得,李亚平不是多么大气,而是像他这种没钱没家境没背景的穷小子,想追求上海女孩,能展示的也只有这些。
他对丽鹃言听计从,嘘寒问暖,百般呵护,作为外来户的他骨子里有一种自卑,要通过娶到这个上海姑娘,来证明自己。
不能否认他们是真心相爱、有真感情的。
但更深层的真相是:这个结合,满足了他们各自的深层需求——女人的优越感,男人的征服欲。
二、婆媳间的每一次冲突,本质都是这两点。
丽鹃和婆婆最初的关系是不错的,两人交往之初,都没有故意怀揣的恶意。
婆婆初到上海,抢着给家里擦洗做饭做贡献。
丽鹃也很真心,邀请婆婆一起看电视,让她别吃剩菜剩饭。
但后来一次次看似“小事”的冲突出现,暴露了婆媳争斗最核心的两点:
1、三观的交锋
比如,晚餐事件。
儿子不回家吃饭,婆婆就只热了剩菜,理由很充足:“没人吃了,就甭费烟火了”,并且在餐桌上宣传自己的观点:“那时候家里有点肉啊鱼啊什么的,先紧着男人吃”。
紧接着,丽鹃提到条件没准备好就先不生孩子,当即被大男子主义的公婆训哭。
再比如,红烧肉事件。
婆婆对丽鹃吃了13块肉不满,自己啃着馒头含沙射影:“我不吃,我少吃一块我儿子就多吃一块“。明显这话是指桑骂槐说给儿媳妇听的。
她是一个从男权社会走来的婆婆,在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有本能地对男权的认同——
男人是金贵的,女人是轻贱的。
儿子是最要紧的,媳妇是不重要的。
2、权力的争斗
三观交锋之后,婆婆正式插手小夫妻的相处模式。她不许亚平给楼上的丽鹃倒水,颐指气使地指挥儿媳妇刷碗,让儿子去看电视。
她要的是扭转局面,替儿子管教媳妇。
她不允许男人的特权到了儿子这里被中断。她要让儿子掌握权力,享受特权。因为权力回到儿子手中,就意味着攥在自己手里。
三、凤凰男最可怕的,是这一点。
不成器的男人,是婆媳战争的根源。
李亚平是个典型的凤凰男。
他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留在了大都市,但他和从小长在上海的丽鹃,骨子里有天壤之别。
丽鹃是一个现代女性。
虽爱钱,却不拜金。
虽骄纵,但有界限。
在几个关键时刻,她脑子是比较清晰的。
给得了肺癌的公公治病,她考虑的是家里总共这些积蓄,长远治疗该如何计划和打算。
亚平姐夫工厂融资,她明确表示反对把几家人的钱搅在一起。
而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李亚平,却是典型的墙头草。
他无主见,无担当。
亲妈来之前,他也算是个疼媳妇的好丈夫。但跟亲妈待上几天,就被洗脑洗回原型。
但比这些都更可怕的是,是他骨子里的自私。
他看上去很爱媳妇,但实际上每一步都在套路。
结婚时,让丈母娘家出了大部分首付,自己用最低的成本,将房子成为共同财产。
给父亲治病,前脚宣称“不惜一切“,后脚撺掇老婆回娘家借钱。
迷信冲喜,不惜设计让丽鹃怀孕。
投资款被卷一空,除了抱头哀号别的什么都不会干。
生了孩子,他默许表姐和亲妈合伙欺负媳妇。
他把自己的失败总结为:“世界上最苦的差事,莫过于身兼数职,你可以是个好丈夫,也可以是个好儿子,但你不可以是好丈夫和好儿子“。
但事实上,一切灾难的源泉,都是因为他的懦弱自私。
当他没有能力平衡关系、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便容易失去理智,露出最狰狞的嘴脸。
电视剧的剧终,他们只是离婚了。
更惨烈的是原著书里的结局——亚平打死了丽鹃。
十几年前我看这部剧,只是唏嘘。
十几年后再看,发现这其实是一部既现实又残忍的人间悲剧。
新时代的媳妇+旧社会的婆婆+拎不清的男人,几乎集结了悲剧婚姻的所有元素。
凭心而论,我觉得丽鹃算是那种很好哄的媳妇。
她虽然有个市侩势利的妈妈,却没有成为一个唯利是图的女儿。
她工作,赚钱,热爱生活,偶尔耍耍性子,三观并没有什么大问题。
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女人,其实是很好相处的。
但她也不是毫无错处。
在几次重大事件上,她太过相信李亚平,没守住底限。被怂恿着搜刮了父母的钱,被哄骗着稀里糊涂怀了孕。
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爱那个男人,不舍得让他为难。
在一次次的狗血经历里,她变得越来越跋扈,越来越狰狞。
她咬牙切齿,横冲直撞。
因为在一次次失望中,她看清了这个当年拼死要嫁的男人,对婚姻彻底绝望。
丽鹃的婆婆,也是个悲情角色。
如果做为一个亲戚,一个邻居,她勤快能干,朴素节俭,热情直爽,怎么看都是一个挺好的老太太。
可如果以婆媳身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注定窒息。
这种婆婆,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1、以吃苦为荣,享受付出感
别人吃肉,她啃馒头。
全家看电视,她要干家务。
剩菜扒拉吃一口,一件衣服穿十年。
不能消费,不能享乐,甚至不能休息。
她时时刻刻都在展示并享受这种苦逼兮兮的付出,只有这样的行动,能证明她的劳苦功高,无私奉献。
2、无自我价值感,且习惯绑架他人。
在她的价值排序里,她自己是最不重要的一个。男人,孩子,个顶个都是要紧的,女人最大的价值就是伺候好他们。
她没有自我价值,一切为男权让道,要求儿媳妇也要如此。
不会用洗衣机,拍着门让丽鹃起床帮她看。
可一见出来的是儿子,马上不用了,赶他回去睡觉。
医院陪床,要求丽鹃与她替换。
儿子一说要陪,她忙说儿子工作太累。
丽鹃怀孕,她卑躬屈膝,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旦流产,她转身走人,全然不考虑儿媳要坐小月子。
因为她自己一生受到的待遇也是如此。
她有深深的“不配得”感,并且要求所有女人都不配。
这样的婆婆,真的无法招人待见。
她喜欢和认可的儿媳妇,应该是玉喜姐那样的女人。
低头干活,不讲吃穿。
只赚不花,省水省电。
皮糙肉厚,从不抱怨。
她人生的全部意义都依托于丈夫、儿子、孙子。
她从未被真正疼爱过,也从不相信自己配得上轻松和快乐。
《双面胶》这部剧,年轻时只看热闹,成熟后心生悲悯。
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善与恶。
而人性的复杂也正是如此,没有非黑即白的楚河汉界,更多的时候,是那些深深浅浅、糟心无奈的灰色。
所以,每当有读者问我,要不要跟婆婆同住时,我都会推荐她们,先看看《双面胶》吧。
尽管它现实得有些残忍,可婚姻,就是由无数个现实组成的。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下这一段。
年轻的丽鹃看不上妈妈势利的择偶观。她坚信自己选的真爱,经得起一切考验。
那是一个年轻姑娘,尚未被世事磋磨、未经历人性幽暗时,让人心疼的明媚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