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中国接种率低 官方加快缩小“免疫落差”(组图)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自中国开启疫苗接种以来,中国疾控中心的官员罕见承认中国疫苗的有效率不高。但媒体聚焦此事后,又遭迅速否认。这再次从侧面印证中国目前疫苗接种率不高的事实,中国的“免疫落差”正与世界拉开距离。未来世界重启时,中国将陷入被动。
中国离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70%以上人口产生抗体的目标还差得远。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2月10日表示,鉴于中国国产疫苗的有效率不高,当局正考虑不同方案,包括混合接种不同技术的新冠疫苗。一天后高福迅速澄清称“世卫组织对新冠疫苗有效性的要求是50%以上,主要是要保护重症和死亡,而现在每一款新冠疫苗都能做到,因此网传消息完全是误解,是‘断章取义’。 ”
与欧美等国已向联合国提交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的疫苗相比,中国疫苗的保护力确实不高。
近年来中国国内关于假疫苗和过期疫苗的新闻让民众对中国国产疫苗心怀戒备。
雪上加霜的是,中国批准的四款疫苗目前尚未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使用名单,中国疫苗生产商也没有公开发布完整的三期临床试验有效性数据。
中国与世界的“免疫落差”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公众观望者众,中国与世界的“免疫落差”正在形成。
此时的中国意识到全球免疫落差,正积极动员全员打疫苗。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4月12日接受中国央视采访时称中国将来要建立免疫屏障,可能需要10亿以上的人接种新冠疫苗。缺口高达8亿人,16亿剂左右。截至4月10日24时,中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16447.1万剂次。
据牛津大学数据追踪研究平台“我们的数据世界”(Our World in Data),截止4月13日,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地区已接种1.4亿疫苗。每100人接种株数为11株,即:中国约10%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
中国离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70%以上人口产生抗体的目标,还差得远。
相比之下,截止4月12日,英国已经接种3900多万剂疫苗,近700万人全部接种。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接种两针疫苗的人数占英国人口的10.51%。英国已开启解封第二步,酒吧和餐厅等可以重开,生活逐渐一步步回复正常。
以色列是全球接种疫苗最快的国家,四月中旬以色列全国已接近达成全体免疫,以色列国内已全面解封。
在曾创下单日确诊人数最多的美国,截止四月中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美国已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至少接种一剂疫苗。
为什么接种意愿不高?
疫情控制得好,没有接种紧迫性。这是一些观望者的回答。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此前接受BBC中文采访时分析到:“首先老百姓觉得没事,因为疫情早控制住了。社交措施基本上放开。知识界和医生其实对中国国产产品没信心。那就是有知识的人对疫苗没信心,老百姓觉得没关系。所以没人打,也不敢开关。”
2月一份调查显示,在中国最早启动疫苗自愿紧急接种的中国浙江,女性和高学历人群意愿不高。
中国为防控疫情建立起巨大屏障。金冬雁指,中国从一开始接种策略上不给老人接种是厂商生产商不负责任,一心唯利是图的表现。
他说:“几个药厂和药商完全从利润和撇清责任的角度出发,也不想负责任。它们把禁忌症列了一长串,三期临床实验不好好设计,根本就没包括老人,它们本来就不想给老人打。”
金冬雁指出:“这个策略完全是错的。这是舍本逐末,最直接的策略应该是先保护老人。间接的方法是要整个社区建立屏障,屏障就会很高,代价也很高,要不惜代价把国家封起来,在关口严防死守。”
中国的防疫政策在全球当属最严格,境外入境者隔离天数曾为21+14天。严格的防疫政策将中国与世界隔离开来。
如何缩小免疫落差
此时的中国意识到全球免疫落差,正积极动员全员打疫苗。
“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防疫道路千万条,接种疫苗第一条”;“2021年第一件头等大事,接种新冠疫苗”。这些出现在大街小巷朗朗上口的疫苗标语是中国式动员的一部分。
还有深入社区的“操心”。一位已接种第一针疫苗的深圳市民对BBC中文表示,“政府为了让我们打疫苗也是操碎了心。”
他回忆打疫苗的早上,社区工作人员就打电话告知小区会安排车辆送去接种点打针。“来了以后发现不光我的小区这样,别的小区也是如此,一切免费。”
免费接种是吸引公众接种的一大诱因。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图像来源,REUTERS
4月13日一则关于辉瑞疫苗抵达中国,群众需自费接种的文章在中国的社交平台微信上广为流传。BBC无法独立证实其真实性,但公众的反应从侧面印证中国民间对有效率为95%的辉瑞疫苗有所期待。
为了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免疫落差,中国官方应平衡好疫苗质量和民众期待的关系。
首先,中国需要增强民众对疫苗的信心。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终身教授张玉姣表示,要“尽快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已经在中国上巿的疫苗三期临床研究的详细数据。尽快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疫苗许可审批。”
中国目前有四款疫苗获得上市。它们分别是中国国药集团2款和中国科兴的一款灭活疫苗 ,以及一款由中国军方陈薇团队和中国药商康希诺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3月31日,WHO疫苗专家表示,中国两支疫苗的临床试验资料期中分析显示,它们证明“安全且具良好保护效力”,但仍需提供更多资料。
而这个资料就是指缺少关于疫苗三期临床研究的详细数据。
4月11日巴西一个研究所公布中国科兴克尔来福疫苗在巴西三期临床试验的最终研究结果。该数据样本来自巴西16个中心的高风险医护人员,总人数为12396人。从报告中的数据来看,科兴疫苗预防所有新冠病例的保护效力为50.7%。
这个数据刚好踩线符合世卫对疫苗上市的最低标准。中国的官方网站“观察网”称“在传统灭活疫苗的技术局限下,科兴疫苗已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玉姣也建议中国加紧进行疫苗上市后的四期真实世界数据分析。对接种疫苗后再次感染的患者做抗体滴度的分析,以及需要建立疫苗护照与其它国家进行互认。除此之外还需开放经WHO批准的其他国家的疫苗在中国的接种,以尽快缓解中国国内由于临床实验数据未成熟,对年长者和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接种率不足的局面。
中国在抗疫初期对疫情防控不力的事实,让媒体和公众聚焦中国公卫专家远离决策层的情况。
金冬雁指:”在中国,负责决策的人不懂(专业)。中国经常反应慢,一开始防疫搞得遭,后来没办法了才听专家意见。专家离决策层太远。”
中国的政府决策层是否会听取专家建议还是会利用中央集权制自上而下采取强制措施抗疫,进而进行一场“全国打疫苗运动”?
答案似乎就在转角。
本文转载自BBC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