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华人妈妈:“封城”之下,其实两娃比一娃好带(图)
家有两娃的妈妈们,你们这两周过得可好?
我身边的二宝妈们,有无奈两娃打的不可开交的,也有说因封城孩子们关系变得更亲密的。
其实这次封城,对我来说并不太难熬,因为6岁半的姐姐和3岁半的妹妹,终于可以玩儿成一片了。
但是,之前的两三年里,我们也是经历了很多波折。从起初的抓狂,到后来的彻悟,其中有那么一两件事儿还是值得分享的。
01、 让子弹飞一会儿
小豆3岁以后,和姐姐解决冲突的模式从直接上手变为了更为礼貌的:斗嘴。
但是,因常常说不过姐姐,憋得面红耳赤,甚至大喊大叫。
实在敌不过她们的吵闹声,我总会在刚开始有争吵苗头时就及时干预了。
但是,手足间的每一次争吵真得都需要父母干预吗?
其实不是的。
后来,我学到,“让子弹飞一会儿”才是更明智的做法。
我选择静观其变,即便有时她们吵得很大声,我也尽量克制自己出面当法官的冲动。
因为争吵很重要。
正是通过这些争吵,她们才能学会如何解决分歧,如何控制愤怒,如何协商和妥协,及如何事后和好。
但如果吵架升级为打架,或出现霸凌行为时,我就会出面干预了。
但是,当孩子间的冲突总是围绕同一主题时,我们就该停下来想想,是否需要做些什么了?
通过我的观察,最为常见的两个主题是:争父母和争物权。
02、 争父母
小豆1岁多的时候,姐姐文文有段时间经常把“不公平”挂在嘴上。我并没有太在意,觉得不过是小孩子的口头禅。
直到有一次,我正和小豆玩,她在旁边看着,忽然说“我觉得你就是更爱小豆”。
我当时非常惊讶于一个4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强的洞察力。
因为我那时的确更偏爱小豆。
1岁多的小豆睡得好,吃得好,妈妈自然开心。想想当年的文文,可是个吃睡困难户。
但那并不是她的错,而是作为新手妈妈的我,对养育真的是一窍不通。
当年的无奈和无助,与此时的游刃有余相比,让我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对小豆的偏爱。
一旦偏心出现,孩子们就会开始比较,不再视手足为同伴,而是竞争者。嫉妒心作祟,争抢大战随即开始。
那段时间,文文从每天抱着小豆玩,到不让小豆碰她的玩具,呵斥小豆,推小豆,不停地向我们告小豆的状。
我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些补救措施。
我发现,每次我亲近妹妹的时候,如果能同时和姐姐有些互动,气氛会缓和很多。
文文喜欢聊天,我就认真听她说话,晚上和她多聊一会儿。
此外,我还发现以下两点在公平对待孩子上特别重要:
1)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拿孩子作比较。
文文富有创造力,勤奋好学,敢于突破自我,虽然比较敏感,话特别多,有时让大人招架不住。小豆开朗乐观,幽默感十足,乖巧可爱,但是求知欲并不没有那么强。
如果我硬要拿文文的敏感和小豆的开朗乐观作比较,那么永远看到的都是文文的缺点。
纵然敏感会让她更情绪化,但这份敏感,往往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气质。
可见,哪些性格特质是优点,哪些是缺点,其实都受我们认知的局限。
所以,我更想要努力发现和放大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拿一个孩子的缺点和另一个的优点作比较。
2)不论谁做错了,后果都要是一样的
孩子2岁以后,就能明白做了错误的选择要承担后果的道理了。
无论是姐姐因为生气打了小豆,或者小豆打了姐姐,两人都做了错误的选择,那么就要承担后果。
但我常遇到的尴尬是,事发时,忽然想不到该用怎样的后果才合适。
常常是我还在思考后果,孩子已经跑开玩别的去了。
我就这样一次次错过了让孩子承担后果的机会。
对于孩子来说,既然做错事也没怎么样,那么多做几次也无妨。
后来,我终于从Alpha育儿课程上学到了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绿、黄、红卡片法。
在我家的具体做法是:一天内,打一次,或出言不逊,就得到一张绿卡,再违规一次,就是黄卡,最后是红卡,拿到红卡后,今天的贴纸就没了。第二天从绿卡重新开始算。攒够14个贴纸,就可以去超市自由选择一件5元以下的小零食。
我喜欢这个方法是因为它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能够体现公平性,而且操作起来也简单直接,亮牌就行了。
03、 争物权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争得最多的大概就是玩具了。
简单总结一下:
1)抽屉
我家门口床头柜有三个抽屉,用来放姐姐的杂物,后来妹妹总想过去翻翻,我就将它分开:最上面是姐姐的,中间是妹妹的,下面是公用的。姐姐的抽屉还上了安全锁。
每个抽屉用来放不愿与人分享的私人物品,别人想要玩的话,需要通过抽屉主人的同意。
2)玩具
当然还有很多玩具是放不进抽屉的,我和姐妹俩说,特别送给某一人的礼物,比如生日礼物或圣诞节礼物,可以不和他人分享。
如果别人想玩,要先经过你的同意。
但是,其他的玩具,你们要一起分享。谁先拿到,谁就先玩。后来的,要等着。
从此,玩具抽屉大战终于告一段落。
物权明确了,孩子有章可循,就不会因为界限不清,而发生争执了。
片尾曲
如何处理两个孩子之间的纠纷,就看你想要他们将来拥有怎样的关系了。
我希望姐妹俩能够互爱互助,相处融洽,想起年少时在一起的日子,总有说不完的美好。
而我不愿看到的是她们视对方为竞争者,处处比较,在无谓的竞争中耗费着生命。
归根到底都是讲关系(relationships)。无论是孩子和孩子之间,还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其实都是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