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到17代的家族:上海1000栋房,子孙后代都入哈佛(组图)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中国诞生了许多新兴富豪,但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意思是如果祖辈创造的财富不能好好经营,那么不出三代,前人积攒的钱财就会被后人挥霍掉。
然而江苏有一个贝氏家族,从明代中期开始创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后富甲一方,一直绵延了17代之久。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金融界仍然有贝氏家族的一席之地,据说贝家在上海有将近上千栋房产,子孙后代人才辈出,几乎都在哈佛读书。那么这个家族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经营手段,才让自家的产业经久不衰?
贝家的发迹
追溯贝氏家族发家的历史,就要上溯到明朝时期。当时贝家从事的是医药的行业,第一代贝家人兢兢业业,努力工作,虽然没有做到同时期行业里的领头羊,但是也能在商界中站稳脚跟。
况且古代医学条件并不发达,吃草药时治病中最常用手段,况且当时偶尔会爆发瘟疫疾病,所以从长远来说,只要经营得当,在医药领域总是会有不错的赚头。
一直到了清朝,贝氏家族才开始展露头角,由于前代积累的口碑和亲民的价格,贝家的医药房逐渐开始被人们熟知,之后药房的分号便开满了江南各地,在乾隆年间,贝氏家族更是成为了江苏四大富豪之一。
随着手头的钱财越来越多,贝家的掌门人开始在当地做起了慈善,无论是从北方逃难到江南的难民,还是当地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贝家的药房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在江苏当地贝氏家族也深受百姓的尊重,逐渐让贝氏家族就成为了名门望族。
但这并不是能让贝氏家族的财富一直延续17代的密码,最重要的是能把握住机会。在时代的洪流中,如果想要成就一番大业,除了需要个人的努力,还要借助时代的机遇,这两样缺一不可。
再创新高
时间来到了民国初期,社会的风貌已经和之前大不相同,贝家的后人也开始涉足新兴产业。贝理泰绝对是贝家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和弟弟贝润生进军了染料产业,并且通过高明的商业手段迅速占据了国内市场,让家族的财产再一次丰厚了起来,更让贝润生获得了“染料大王”的美称,成为了行业里的佼佼者。
得益于优渥的家庭环境,贝理泰年轻的时候就饱读诗书,他最初的梦想是入朝为官,可是随着大清的覆灭他的这个念头也逐渐消失,进而转变为在商界大展拳脚。
1915年贝理泰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商业储蓄银行,为中国的普通百姓带来了世界先进的金融服务。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的银行自然是客户满盈,赚得盆满钵满,此外,由他注资建立的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也开创性的在中国的旅游市场分了第一口蛋糕。
贝润生在民国时期斥巨资在江南购买了一座风景秀丽,规模宏大的园林,这也让贝家声名显赫,而这座命名为“狮子园”的苏州园林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无偿捐献给了国家,成为了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景点。
贝理泰的后背也是人才辈出,他的第三个儿子贝祖诒更是为中国的金融行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轻时贝祖诒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金融,学成后归国担任过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总裁,日后更是一手创办了中国银行,为新中国的金融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贝家的第15代孙贝聿铭更是在国际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在国内念中学的时候就和林徽因,徐志摩等人是同学,长大后他追随父辈的步伐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进修,并成功取得了硕士学位,此后在建筑行业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他巧妙的将中国古典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当中,多次带着自己创作的作品参加国际间的建筑大赛,获得了无数奖项,被世人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教育的重要性
贝氏家族在上海拥有将近1000套房产,这无不反映出贝家雄厚的实力,且不说中国社会历经了大大小小的无数变革,就算在和平年间能够将家族的财富延续17代的也少之又少。
贝家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和他们良好的家风家教离不开,虽然贝家家境非常殷实,但是对子孙的教育却非常严格,绝对不允许他们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变成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
同样贝家对家族成员的道德要求也非常严格,必须秉承前辈艰苦的创业精神,不能仗着有钱有势就欺男霸女。
贝氏家族的子子孙孙几乎都在哈佛有过求学的经历,贝聿铭的子孙也都在哈佛学习,正是因为能够接受世界先进文化的教育,才能让贝家的财富一直延续下去。
贝家的第16代孙子承父业,进入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行业,并且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贝家的第17代孙,创业的步伐仍未停止,贝聿铭的孙女奥利维亚同样遵循了家族的优良传统,进入到哈佛学习,而她对国际政治关系的深入研究让她对这一领域非常感兴趣,并且打算在日后涉足这一行业。
小结: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个道理在商界也一样适用。贝氏家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渐积攒了人脉和财力,最终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富豪。但如果他们的后人不能正确地驾驭这份财富,那么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贝氏家族就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但贝氏家族通过对子女的优良教育,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经营手法,且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性地开办多种产业,这才是真正能够延续家族财富不断的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