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中国医生税后年入 15W,七成医生表示不满意(图)
最近,有篇文献「协和调查:我国医生税后年入 15W,该科室连续 4 年位居榜首」在丁香园论坛上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
研究称 2017 年、2018 年和 2020 年医生实际税后年收入中位值分别为10.08 万元、12.00 万元和 15.00 万元。
仅为医生期望税后年收入的一半,现实与理想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撕裂。
薪资低自然引发了众多医生的不满,仅有不到 30% 的医生对自己的薪资表示满意。
楼主在帖子最后发起了关于薪资满意度的匿名投票,满意率不到 5%。
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
这项研究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牵头进行,调查了我国 136 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生,在 2017 年、2018 年和 2020 年的年收入情况。
直面医生待遇问题,把实际薪资数据摆在了「台面」上。
图片来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共有 6.6 万医生参与调研,虽不能代表国内全部医生现状,但足以反映国内公立三级医院里,这些位处医疗体系中上游的医生收入水平。
口腔科连续 4 年薪资居榜首
急诊科医生最「不满」
在 2020 年的科室间的薪资统计与对比中,中医科、儿科医生收入垫底,平均税后年收入只有 13 万。
图片来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急诊科医生的平均薪资虽居中,但满意度最低,只有 23.7%。这可能与急诊科医生的工作时长过长、强度过大、值班时间模糊等工作属性分不开。
在另一项由中日友好医院牵头,协和参与,最终发布在《中国研究型医院》期刊的研究「中国公立医院医生薪酬收入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评估了 2016 ~2019 连续 4 年公立三级医院医生的薪资待遇及满意度。
除了中医与儿科,内科、耳鼻喉、急诊科也常年在薪资排行榜尾部徘徊。各科室每年平均收入稍有差异。
而两项结论高度统一的是,口腔科薪酬稳居排行榜首,麻醉、眼科也基本一直排名前三。
出色的薪资与适当的工作强度,让口腔专业成了众多科室里的一块「香饽饽」。
本硕收入差异不大
博士拉开距离
通常,我们都认为医生薪酬水平随着学历、职称的提高而升高,但实际上本、硕医生之间的差异远没有想象中的大。
图片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
2016 年,本科及以下医生的年均收入 83532 元与硕士研究生的医生年均收入 85044 元几乎接近。
到了 2019 年,硕士的年均收入 129476 元比本科及以下医生群体的年均收入 110632 元高出了 17.03%,才刚刚拉开差距。
而有博士学历的医生,薪资待遇一直远超本硕医生,是本硕医生薪资的 1.6 倍。
图片来源: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
研究中,医生的收入与职称往往是成正比的,与大众的认知相同。
但涨薪速度最快的却是住院医师, 从 2016 年的年均 64488 元,增加到了 2019 年的年均 101762 元,增加了 57.80%,四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12.11%。
其次是正高级职称,紧随其后的是中级职称医生, 涨薪较慢增加幅度最小的是副高级职称医生。
低收入引发就业不满
无法平衡生活
研究中的数万名参与调研医生来自于国内公立三甲医院,已经代表了较优秀的医生群体,但平均年薪、薪资满意度依旧不乐观。
一项研究国内医生工作满意度(MSQ)的研究发现,国内三级医院医生 MSQ 评分总体为 70,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而薪资低正是工作满意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过低的工作满意度无法保证医生的工作状态,进而可能会影响医疗水平。
图片来源:Front Public Health 2021
这不单是医生的个人问题,而是需要引起医疗行业高度重视的行业问题。
写在最后
中国医生的薪资待遇低、薪资满意率低、工作满意度低、职业倦怠高,已经是客观甚至长期存在的问题。
2022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的新医师法,要求健全体现医师薪酬奖励制度,包括增加补贴:
对从事传染病防治、放射医学和精神卫生工作以及其他特殊岗位工作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的津贴。
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津贴、补贴政策,并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
同时鼓励医师多点执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等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以提高薪资水平。
整体来看,新的医师法细化了很多基础要求和规范,让医生的补贴和机会看到更多保障。
越来越多的公开研究,也渐渐让医生的困境被揭露。
但仍有基层医生,二级医院医生还没有被研究覆盖到,继续深挖,才会看到更多医生的真实处境与需求。
在越来越多的医生忙于提升临床技术、治病救人的同时,期待薪资待遇可以与其付出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