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猴痘“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接触”引争议,专家回应(图)
一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猴痘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至少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来看,一般来说,处于潜伏期的猴痘感染者不会传播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相关流行病学专家9月17日发布一篇微博长文,对中国输入的首例猴痘感染病例发表建议,提出三个“不要”——“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不要同陌生人发生肌肤接触”。
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相关专家在微博中写道:“由欧美国家向全球蔓延的这波猴痘疫情,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是最主要传播方式,包括直接的体肤接触,接触被病人分泌物或病变渗出液污染的物品,等等。”他称,相较于性传播而言,身体肌肤直接接触造成猴痘传播的可能性更大。
潜伏期是否具有传染性尚待证明
猴痘的潜伏期为5-21天,多为6-13天。相关专家还表示,目前国内新冠防控的入境“7+3”隔离措施,可以拦截住大部分境外输入的猴痘病例,但对于潜伏期超过7天的病例,就有可能流入社会。
针对在潜伏期的猴痘患者是否会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科学证据。一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猴痘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至少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来看,一般来说,处于潜伏期的猴痘感染者不会传播病毒。”
另一位病毒专家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按照一般规律,潜伏期的病原体只要能够排出病毒(通过体液、呼吸等途径),就会具有传染性,但他同时强调,由于潜伏期排出的病原较少,危害相对也较小。因此对于没有症状的入境人员,没有必要特别防备。
“潜伏期传播病毒的概率还是相当小,因此避免与所有外国人发生直接肌肤接触的建议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行的。”上述病毒学家表示。
华山感染公众号在日前发表的一篇科普文章中这样提示预防猴痘:“为防止自己感染猴痘,请不要与有症状者密切接触,包括皮肤接触、面对面接触,嘴与皮肤接触,以及性接触。在密切接触之前,先询问对方是否有症状。”
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等,之后可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
大部分人不易感
专家还强调,没有必要对猴痘过于恐慌,因为猴痘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只要不是有免疫功能缺陷的人,大部分人感染后都会自愈。
“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外国人或者入境人员拒之千里,大部分人不是猴痘的易感染人群,只有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才会有较大的感染风险,例如医护人员。”一位传染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欧美国家男男性接触者(MSM)占猴痘病例的绝大多数。上述专家援引来自美国的数据称,超过90%的猴痘病例报告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接触,绝大部分是男男性行为人群。因此相对来说,更没有必要对外国女性有特别的戒备。
“虽然并不是说女性一定不会感染猴痘,但是相比之下,男性感染的比例要占据绝对优势。”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目前全球都还没有针对猴痘的疫苗获得批准。但由于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相似性,因此具有交叉免疫保护作用。也就是说,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预防猴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8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应该都接种过天花疫苗。”一位国内资深病毒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防天花的老疫苗可以针对猴痘提供一定的保护力,有效性可以达到85%。与此同时,多种路线的新疫苗也正在研发中。”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具的数据,在中国42周岁以上的人,即占总人口约一半以上的人群都对猴痘具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