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20条措施是优化第九版防控方案,解决处置疫情的瓶颈(图)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近日,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央视专访时提到,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能有效应对各地在疫情处置过程中的一些瓶颈和困难。
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优化后的防控政策举措能有效应对疫情处置过程中的瓶颈和困难,例如隔离资源紧张,採样和检测能力等问题,要将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投入疫情传播风险高的人员和区域上。
优化防控措施调整了外防输入防控措施,包括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1次等。
对于相关调整会否加大外防输入压力,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称,“国际整个疫情的情况,病毒变异的情况,以及对于入境人员管控措施评估的数据,更多是统筹我国疫情防控跟国际交往,便利人员往来”。
她表示,在试点评估发现,入境人员入境后首次核酸检出阳性,即CT值大于等于35的人群,大部分是既往感染。随着新的Omicron变种病毒潜伏期进一步缩短,遂调整入境人员的管控周期为“5+3”。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称,本次优化措施再次强调核酸检测原则,与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完全一致。(影片截图)
第九版防控方案明确提出,若明确传播链清晰,没有发生社区传播,就无须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只需要对风险区域和重点有感染风险的人员做核酸检测。
王丽萍指出,本次优化措施亦再次强调核酸检测原则,无疫情的地区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且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与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完全一致。
二十条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优化和完善,但措施中没有提到的依然要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执行。
王丽萍举例,第九版防控方案中曾对“时空伴随”有所阐述,虽然二十条措施没有提及,但仍然要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处理,即“时空伴随者”做流行病学调查后进行“三天两检”,及时排查,“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监测的要求,都是各地加码的做法”。
她强调,无论是哪种管控方式,管控时间都是以人员末次暴露的时间起计,“起始时间应该以判定为末次暴露的时间为准,而不应该以追踪到这个密接的时间开始算起”。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一级巡视员贺青华称,二十条优化措施并不意味放松,而是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影片截图)
贺青华强调,二十条优化措施并不意味放松,“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没有变,反而是要求更高、标准更严,防控措施要求更加精准科学,更加快速有效,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贺青华指出,中央到地方已经建立的整治层层加码工作专班,每天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尽可能防范和杜绝“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