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浪潮后中国真能“应解尽解”放松防控?各界等着看,当局陷两难(图)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历经长达数天的全国性大规模抗议之后,有迹象显示中国开始放松防疫限制,在仍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的同时,逐渐采取各类解封、复工复市等措施。
中国“清零”政策以严格的封锁措施限制了新冠病毒感染,但似乎永无止境的隔离和全民没完没了的大检测引发几十年来中国最大的示威活动。中国国务院星期二(11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认“长期封控不仅极大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还容易造成焦虑情绪,引发生活困难”,敦促各级政府封控管理要“应解尽解”。
遍布中国各地大街小巷种种的“隔离墙”是中国严厉的“清零”政策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之一,随着愤怒抗议者将一座座高墙推倒,官方的新华社星期一发布的官方规定称,要“严禁采用硬质围挡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而且管控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
在严厉的封控措施之下,中国一些大城市往日门庭若市的繁华街区忽然空空如野,似乎又回到了近三年前疫情爆发之初的无人状态。官方新华社发布的文件称,商场超市原则上关闭一天后即重新开放,最多不超过三天。针对一人感染整个住宅小区全封的现象,官方称封控措施精准限定于单元,且快封快解。
“在我看来,中国政府有更多的选择来化解抗议活动,而不必特意来直接压制他们。”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客座教授美罗伯特-法雷(Robert Farley)说。“我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是否试图动用这些手段。”
法雷说,中国会对其严厉的清零政策作出调整,至少会有一些悄然的变化。
同时在肯塔基大学帕特森外交与国际商务学院任教的法雷说,“清零”政策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中国政策的一个核心,以借此宣传中国是以更积极和负责任的方式应对新冠大流行,然而这一政策现在倍受质疑,显然在中国变得非常不受欢迎,而且在国际上也非常不受欢迎。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鉴于这种反应,我看不出他们如何从现在开始再回到激进的清零之类的做法。”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星期二(11月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官员在发言中完全没有提到似乎已经是基本国策的“清零”或“动态清零”。
中国官媒最近几天的另一宣传重点是强调中央必须严惩地方政府防疫的所谓层层加码。在星期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有关官员称要“整治层层加码”,对于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随意封控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常驻台湾的政治风险分析师方恩格(Ross Darrell Feingold)说,所谓的地方政府“层层加码”和地方官场文化有关。他在给美国之音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过去近三年来,中国防疫政策往往都是中央政府制定类似“清零”政策这样的总体大方向,但很多实施工作由地方政府决定。他说:“地方层面的‘宁可慎重’的文化也常常导致严格的措施,例如封锁住宅区、社区和强制留在隔离中心等。”
美国国务院前助理国务卿拉塞尔(Daniel Russel)则预计,中国在做出可能“微调”清零的承诺时,也可能会同时“将责任归咎于倒霉的地方官员。”
政府深陷进退两难
在疫情爆发近三年之后中国目前仍然无法获得世界上最有效的几款新冠病毒疫苗,其中包括已被数十个国家接受的突破性mRNA技术生产的疫苗。中国国产疫苗的效力被认为低于信使核糖核酸技术(mRNA)疫苗,这在北京的抗疫胜利宣传中无疑是一个漏洞。
德国总理肖尔茨最近在北京表示,中国已经承诺将加快德国BioNTech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的审批程序。过去的两年多来,BioNTech一直努力争取获得在中国销售其采用mRNA技术生产的疫苗,而中国到目前为止一直未批准使用该技术的疫苗。
到目前为止,中国针对新冠大流行的应对之道基本上是靠“封”,在缺乏先进疫苗的情况下大幅放松封锁让一些官员担心有可能导致感染率大幅上升,对医疗体系造成压力,同样也会造成社会不满。
然而,即使在目前严厉的封控措施下,中国入冬以来的疫情仍在不断攀升,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官方统计,星期一中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624例,全国现有确诊病例33967例。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教授克里·布朗(Kerry Brown)在回复美国之音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中国的医疗体系根本无法承受感染的激增。他说:“如果人们看到政府正在失去对医疗体系的控制并看到其部分崩溃,那将导致更糟、范围更广的抗议和愤怒表达,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还要多。”
布朗指出,中国地方官员虽然是选择了最严厉的回应来讨好中央领导人,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官员也在竭力避免出现病例急剧上升和高住院率。
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卿拉塞尔在给美国之音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如果没有有效的中国疫苗和高接种率,放松封控将导致新冠疫情压垮中国不完善的公共医疗体系,而且习近平已将对新冠疫情的‘杰出应对’疫情作为一项重大政治成就,肯定不能收回去。”
对中国封控极为不满的一个焦点是,有迹象显示,奥密克戎病毒的毒力被认为不过比流行性感冒严重一些,因此大规模的封控完全没有必要。中国疾控中心的一名官员星期二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都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和重组体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世卫组织发言人塔里克·贾萨雷维奇(Tarik Jasarevic)星期一在给美国之音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说:“各国需要根据病毒和当地情况调整策略。重要的是投资于卫生人力,确保卫生服务的连续性。”
到目前为止,政府尚未对示威运动作出正面回应。观察人士表示,目前的抗议极不可能演变为血腥镇压。伦敦国王学院的布朗预计,中央政府很可能做出一些妥协,比如略微放松对新疆的封锁等等,甚至可能允许像学生这样的群体有更多行动自由。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孔诰烽(Ho-fung Hung)认为,如果没有党内高层意见分歧的明确迹象的话,他预计抗议活动不会持续太久。他对美联社说,难以想像习近平会愿意退让,而且中共在处理示威抗议方面经验丰富。
分析人士说,目前很多抗议者似乎是仅仅希望能够解除封控,能够有活动自由,尚未对政府构成严重挑战。伦敦国王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布朗说,今年的抗议有一种具体的不满——对于非常漫长且越来越不受欢迎的封锁,以及经济下行的愤怒。他说,虽然抗议者相当愤怒,而且也有一些人呼吁政权更迭,“但主要的愤怒是针对这套特定的(防疫)政策。”
尽管如此,一些抗议活动已经明显涉及到政治层面。奥巴马政府时期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卿拉塞尔说,这些示威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示威者来自不同城市的各行各业,他们似乎协调一致,“并且正在超越触发事件—乌鲁木齐的致命火灾,来抗议党的‘清零’核心政策,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抗议党本身。”
本文转载自美国之音,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