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浪潮后,中国“清零”防疫显迹象松动(图)
本文转载自法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在中国多地掀起空前反封控愤怒抗议之后,中国官媒谈论防疫工作强硬语调有所趋缓,卫生当局出现了可能松动清零防疫的迹象。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周四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座谈会讲话时说,“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中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
周二,北京已宣布将加快目前来说远远不够的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法新社报道报道注意到,作为中国应对新冠防疫战略的核心人物,孙春兰在她的讲话中没有提到 "动态清零 "政策,这给与人们希望疫情三年来中国严格实行的这一防疫政策或许很快得到放松。彭博社报道解读孙春兰的讲话,似乎是中国官方首次公开承认病毒不再那么严重,表明中国终于开始考虑放弃“清零”。
与此同时,官媒谈论防疫工作强硬语调也有所趋缓,《人民日报》、《环球时报》等官媒周四报道专家研究成果,称科研团队的实验验证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降低,似乎在做舆论淮备。《人民日报》在题为“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应解尽解”的文中,罗列优化防控20条措施的问与答,重点强调病毒变异株致病力减弱以及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据中央社报道,《人民日报》在11月份16度发出疫情防控相关文章,前15篇主轴都是围绕动态清零不动摇;二第16篇、11月30日所刊文章则转为感性诉求,文章说“14亿多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风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上周末在中国北京、上海等众多城市和大专院校纷纷爆发反封控要求更多自由的示威抗议,一些抗议升级为表达政治诉求的“白纸运动”,这一自六四以来波及最广泛的抗议浪潮令官方措手不及,但似乎在防疫政策上也做出了回应。尽管目前尚未做出全国统一的疫情管制松绑,但在中央连续推出优化防疫措施、并追究地方随意封控责任下,一些地方已开始出现自主放松的迹象。
在周二曾爆发示威人群与警察激烈冲突的广州,尽管本土感染数量仍然创纪录,但当局实施了数周的封控已经被解除。据报道。广州的11个区,包括曾发生示威冲突的中心--海珠区,封控限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放松。 据当地卫生委员会称,除了几个区仍属 "高风险 "区外,"其他地区都已作为低风险地区管理"。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2018年3月20日出席中国人大闭幕新闻发布会 (文档照片)。AP - Mark Schiefelbein
此外,广州、北京等地对于一些密切接触者或阳性感染者中的特殊人群允许居家隔离。虽然目前已知的案例数不多,却也被解读为地方逐步放宽相关防疫措施。广州、重庆、郑州等3个疫情严重城市则于11月底陆续宣布,明定无疫情风险或没有外出需求的地区及个人,可不参加全员核酸检测,以减少群聚感染风险。
澳新银行研究部分析师在一份记录中说,这些地方性的放松措施,以及孙春兰周四的讲话"可能是中国开始考虑结束其严格的零关税政策的一个迹象",记录还指,"相信中国当局正在转向 "与新冠病毒共存 "的策略,新的规定允许人们在家里隔离,而不是被送往检疫中心就是证明。”
虽然迹象显示北京防疫风向正在改变,但分析认为中国要放弃清零还面临挑战,其中主要有老人疫苗接种率低及医疗资源不足等两大问题。报道指,中国卫生官员在新闻会上没有说明推动老人接种疫苗需要多长时间,有卫生专家和经济学家认为,“清零”会持续到2023年中期,甚至可能晚到2024年。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威廉斯表示,“中国尚无能力从‘清零’政策转向与病毒共存, “卫生保健能力非常薄弱。” 而在疫苗使用上,据美联社报道中国主要使用国内开发商生产的疫苗,但国内检讨国产疫苗成效声音不断。虽然一家中国公司在2020年买下了德国BioNTech公司发明的mRNA疫苗分销权,但一直没有批淮施打。彭博社报道引用消息人士说,中国在重新开放的压力下,即将推出第四种新冠疫苗。
本文转载自法广,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