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死因公布!杀死他的东西每年要带走多少孩子的生命(组图)
本文转载自北美留学生观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全网关注的失踪超百天的胡鑫宇找到了,等来的却是这名高一学生的死亡消息。
根据事件调查的最新通报,一些悬而未解的谜题终于被揭开。
2023年1月28日,胡鑫宇尸体被发现。
经过五天时间的勘查鉴定等工作,最终结果是,公安机关认定胡鑫宇系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系原始第一现场。
春节以前,5000人冒雨上山拉网式搜寻胡鑫宇的消息沸沸扬扬,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胡鑫宇的尸身,就在离其宿舍步行距离约400米处,曾被搜查过的一处粮库院内。
由于确切位置在院内隐蔽的杂林中,才被遮住了视线。
通报中的现场勘查情况中有关于这点的具体说明:
中心现场位于粮库院内北部洼地竹树杂林中,洼地高低落差约6.3米,竹树杂林呈不规则狭长条形,面积约9300平方米。
中心现场北面是东西走向的围墙,紧靠围墙外有一渣土堆,渣土堆高度低于围墙约1.5米,渣土堆与围墙间有两棵树木,树木高于围墙。
围墙内侧墙体上生长一棵向内斜生的树木,树干直径约11厘米,胡某宇尸体缢吊于该树树干凸起处,悬挂点距离地面4.5米,与围墙顶端垂直距离0.61米。
1月29日,胡鑫宇遗体在学校附近一处粮仓院内树林间被发现
通报公示后,案件未果前网上流传的“熊猫血”、“发现地不是第一现场,尸体是后挂到树林中”等系列谣言也不攻自破。
胡鑫宇自缢时,身穿运动服和帆布鞋,自缢工具由两根白色鞋带相接而成。
众说纷纭背后的事件真相是,这名年仅15岁的少年,自己选择结束了生命。
让很多人想不通的是,人生画卷正徐徐展开本应风华正茂的少年,到底为什么要对自己痛下杀手?
整起事件的时间线大致是这样的。
去年9月,胡鑫宇进入致远中学就读。由于中考成绩较好,据悉每学期还有1500元的奖学金。
2022年9月27日,胡鑫宇曾与母亲三次通话,哭诉不想读书、想回家。
10月1日凌晨,其母亲、哥哥专程从福州赶回予以安抚,10月4日二人离家返回福州。
10月5日,胡鑫宇又与母亲通话三次,其母亲未透露通话内容。随后的10月9日,是胡鑫宇最后一次和母亲联系。
10月10日至13日,胡鑫宇曾7次独自到宿舍楼三楼阳台,观望睢园及校外树林山岗方向。
10月14日,胡鑫宇在食堂晚餐后,携带录音笔两次登上五楼阳台,有明显轻生意图。
之后,便彻底没了踪影。
家人曾发布寻人启事
随胡鑫宇遗体一起发现的录音笔,以及胡鑫宇生前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心情记录,还原了这名少年的所思所想。
家人邻居眼里很有礼貌,看似阳光懂事的孩子,原来心底藏着一处“隐蔽的角落”,有着不为人知的情绪和难以宣泄的痛苦。
考入高中后,胡鑫宇逐渐出现适应困难。
在他用过的书本上,找到诸如“终于知道失眠人的痛苦了,晚上不知想些啥,啥乱七八糟的都有”这样的内容。
不但有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等睡眠问题,
胡鑫宇还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困难等认知功能障碍,多门课程测试成绩靠后甚至垫底。
然而他的这些负面情绪,只有笔记本和录音笔知道。
警方发现的录音笔
比如他曾写下的,
“吐了,新环境真的难适应,我这内向的性格真烦,也不能全怪性格吧,毕竟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可以通过写东西来缓解一下这份心情。”
在社交软件中发布的,“我试着销声匿迹,原来我真的无人问津。”
还并多次与同学说“人活着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存在,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压力大,活着没意思,是不是约着去跳楼”这样消极的话。
这种无意义感,逐渐在胡鑫宇心里滋生放大。
最终,让他做出难以挽回的决定。
记得一年前,同样是青年的刘学州自杀身亡,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1米85、爱臭美的年轻人,幼年养父母双亡,15岁那年,他决定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但命运愚弄了他。他找到了亲生父母,却发现他们早已离异,还曾将他抛弃,他做出另一个决定——起诉亲生父母。
舆论的矛头转向了他,有人说他自导自演,有人骂他“快去死”、“恶心”、“娘炮”,网络暴力如潮涌。
在找回亲生父母的第42天,2022年1月24日,一封七千字遗书在三亚海边发出,刘学州服药自尽。
他做过各式各样的兼职,给初中学校招生(每招一名100元),在印刷厂装订广告,在网上推销书籍领提成,在快递站点分拣快递(一小时17元),在24小时便利店做理货员(一小时10元)。
挣得最多的一次是在2021年暑假。
当时他帮一所石家庄学校招生,舅妈还和他一起去学校的招生办签订合同。
两个月里,他挣到了一万元,后来他还用这笔钱给自己置办了电脑和手机。
即便如此,他的这些心酸抵不过网暴。
刘学州去世后,微博做了数据分析,发现1月17日起,刘学州收到的私信量急剧攀升,次日达到了最高点。
微博一共清理了290条被举报投诉的内容,暂停了1000多名用户的私信功能。
再翻看刘学州微博下的评论,许多不当评论都被删除,那些网暴的痕迹已不见踪迹。
没有人关心一个年轻人成长中的内心世界,家长、老师、学校、甚至波陌生人......高高在上地俯视着未成年的“玻璃心”,最终导致了悲剧的酿成。
但是,与刘学州遭遇网暴的境遇有所不同的是,胡鑫宇的自杀似乎没有什么理由。
去年(2020年)中科院心理所出了一个蓝皮书,提到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成,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近4成。
前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就是发明了“空心病”这个词儿的人。他讲了一堆不如意的高知有钱的爹妈和空心小孩的故事。
很多小孩选择轻生,真正的原因可能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徐凯文曾经干预过一个自杀未遂的案子,救回来发现小孩没有任何理由自杀:家庭幸福,父母和睦,学业也不错。
为什么要死?小孩自己都不知道。
经过深入的长期的咨询以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父母进我房门从来不敲门。
并由此得到了一个结论,“他们不尊重我,可以随意决定我的一切”。
徐医生说,跟小孩父母讨论这件事,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费解”:
为什么我进自己家,还要敲门?
这和父辈一代人的生存环境有着天壤之别,父母那一辈的经验是——
因为家庭环境有限,大学毕业那年我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睡在一个狭窄的客厅,80CM宽的单人床,头顶厕所脚踩厨房。隔离外界的,只有一个衣柜,连个床帘都没有。
怎么可能有隐私?连门都没有。
一代不配有隐私的人,四十不惑了还是对别人突然闯入自己的房间感觉到不适应,哪怕是溜溜达达找东西,或者帮你打扫卫生…
但是孩子是互联网时代生存的人,经过各种文化影响,个人独立意识更强烈,可能就会把这件事看作是“我是否有存在价值意义”的标志。
很多孩子会这样说,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活过,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对他们来说,轻易的放弃生命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儿。
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我的。
自杀需要理由吗?自杀一定要有原因吗?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预防自杀协会曾经发布过一则针对媒体记者采访自杀事件的工作参考。该参考由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翻译成中文,并曾经发布给一些长期关注心理危机事件的媒体记者。
媒体在报道自杀事件的时候,不能将自杀简单的归因于某一件事。《参考》中明确提到:“自杀从来不是单一因素或事件的结果。
导致个人自杀的因素通常是复杂多样的,不应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解读和报道。
要理解自杀行为,需要考虑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应激性生活事件、社会和文化因素。
”《参考》中还写道:“将自杀原因归为某个特定事件,比如考试失败或关系破裂,几乎总是会有误导性。在死亡原因尚未充分调查清楚的情况下,不宜对死亡的原因和促发因素过早下结论。”
在胡某宇事件的中,外界曾经一度将其失踪(或自杀)的原因归咎于学校的严苛,还有的认为是其父母给他施加的学业压力,这些都只是“多因一果”中的一个“因”而已。
胡某宇也发出过求助信息,他在失踪前就曾经跟家人表示过学习压力大,想要休学。
这或许在家人看来是一种“叛逆”和“逃避”,但回过头来看,其实这就是他的一种求助。只是,这种“求助”跟“预警”一样,是隐性的,
得了抑郁症的孩子,非常需要帮助,却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别人。
为啥?先来看一组他们的“鸡娃”成长轨迹:为让孩子上藤校,保住阶级或向上跃升,美国家长必须将失败率降到最低。
在美国,“幼儿竞争”从孩子2-3岁就开始了,经过智商测试,被评为“小精英”后,进入天才班,还要在课外请tutor,一对一辅导,进行超前学习。
特长不能落下,美国看重体育特长,篮球,曲棍球,游泳,拳击什么的走起。
没有休息时间,“快乐童年”无指望,“小小少年”更是充满烦恼。
学校对父母的履历要求也很严格,父母要至少一人有时间陪孩子听课,消遣,如果两人均工作忙碌,没空陪孩子,很有可能被学校拒收……
既要钱,又要闲,软硬实力都要抓,增加了头疼指数。
而美国毒品泛滥,阶级分化严重,对成绩以外的东西也很看重,在校是否受人欢迎也会成为评价标准,一些只会学习的人被称为 nerd(书呆子),受同学嘲笑。
美国高中有个臭名昭著的“金字塔”,从顶级到底层人群,等级结构清晰。
这种风气吧,学也不是,不学更不行,很容易扰乱一个人的注意力,抑郁症、躁狂症在青少年中频发。
硅谷富人区帕罗奥图市(Palo Alto),半年时间出现了三名高中生卧轨自杀的事件。
他们在全美顶尖高中就读,每天开着豪车上学,外表光鲜亮丽,交往的人群也都是商人政客,常人可望不可即,却走上一条不归路,也是常人想象不到的。
升学的压力,让硅谷自杀率,达到了美国均值的5倍!
考上名校后,人生的竞赛并未停止。
数据显示,美国大学的抑郁症、焦虑症频发,为校园最严重问题。
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不能向外界寻求帮助,非自己扛着?因为各种各样的现实因素在干扰着孩子的决定。
例如:大学的心理辅导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很多人预约不上,致使抑郁症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导致留校察看,停学或开除。
被鸡娃千日,花了不少钱,成功与否就看此时,他们敢冒这个险吗?于是,把心理问题搁置一旁。
“别多想,继续往前走就行了,” 是不得不采用的方法。
只能说,熬过的人,算幸运……
在一起又一起的自杀事件过后,我们希望学校真正重视起每个莘莘学子的生命,而不是意一句“意外”摆脱所有责任。
也希望学生们互相关心,帮助对方疏导心理问题。
更要提醒学子们,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时候学校、父母都帮不上忙;所以,学会与自己相处,感受自己的需求。
放慢一步,前途会更光明。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山穷水尽。
但是,永远不要放弃希望。人生路很长,总有我们能走通的路。
愿逝者安息,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本文转载自北美留学生观察,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