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上海市人均寿命全国排名第一,与4点原因密切相关!运动不在其中(组图)
在今年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说道:“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中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
一、“长寿秘诀”不是运动,而是这4件事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从2020年的77.93岁提高至2021年的78.2岁。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共有14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中,上海的人均寿命值高达84.11岁,快赶上全球平均寿命第一的日本了。
上海和日本的人均寿命为什么这么高?它们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研究发现,上海和日本有一些类似的健康生活习惯,对长寿颇有好处。
1、控盐控糖
众所周知,摄入过多的油、盐、糖会增加患病风险,造成身体肥胖、糖尿病、癌症等疾病。上海市居民膳食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7.5克,虽然没有达到标准的每日5克,但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g)。
2、控烟
上海的控烟措施非常严格,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以及一些室外公共场所都不允许吸烟,上海人群的吸烟率也在逐年下降。
鹤壁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李建武表示,烟草含有多种有毒物质,主要有害成分为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可以损伤呼吸道黏膜,促使黏膜柱状上皮变成鳞状上皮,而鳞状上皮容易诱发癌症病变。长期吸烟还会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3、爱吃海鲜
上海和日本属于沿海地区,渔产资源丰富,沿海居民的饮食少不了鱼类海鲜。《欧洲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周摄入约半斤的鱼类,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等特异性疾病的死亡风险。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科的郭明东主任表示,鱼肉含有维生素、钙元素,还富含优质的蛋白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适量摄入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4、健康素养高
上海和日本的医疗水平较高,居民定期体检的意识较强,可以更早地发现和治疗各种重疾,生存率高。
上海市建委统计显示,2021年上海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达到36.98%,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8.25%。大家对健康的关注度高,尤其是慢性病、健康饮食方面的关注,也是让预期寿命提高的关键。
二、有时候“抠门”,更能长寿
想要长寿身体好,让自己的晚年更加轻松愉快,那么这3个“抠门”习惯,从现在就得坚持起来,老了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吃饭“抠”
不要想着每天上班很累,在饮食上就放纵自己。吃高热量、辛辣高油的菜肴,可以短暂满足味蕾,带来的却是长期的健康隐患。大型流行病学表明,除了胃癌,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均与高盐摄入有关。而高糖高油的摄入,又可能增加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发生的几率,还会提升肠癌的风险。
而在饮食上“抠”的人,一般是在家做饭吃,不仅比外面卫生,还能更好地控制油盐糖的摄入,省下一笔“健康债”。
烟酒“抠”
烟酒是健康的一大杀手。
长期酗酒对肝脏危害相当大,可以严重损害肝脏细胞,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疾病的发生。而香烟会让人上瘾,重复吸入尼古丁会增加心跳速度,升高血压,降低食欲,提升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在烟酒上“抠”,就是为自己身体好。
出行“抠”
尽量用走路代替交通工具出行。
平时比较缺少运动时,出行尽量用走路或骑行,《柳叶刀·全球健康》的研究指出,适度运动每年可让390万人免于过早死亡,运动行为预防了15%的早亡风险。
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半小时的步行,能使冠心病风险降低19%。而骑行是有氧运动的一种,不仅能锻炼心肺、肌肉、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还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敏捷性,让身体从头到脚都受益。
三、寿命长不长,不妨用这几个指标测一测?
若是想要长寿,除了尽可能地延缓衰老外,呵护身体器官的健康也十分重要。想要知道自己的寿命长不长,可以用以下指标衡量一下。
1、握力测试:握力体重指数 = 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的握力指数应>50。握力可以反映出上半身血管功能、血管弹性、自身肌肉水平等多种情况。
2、肺活量测试: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心肺好的人,一般肺活量较大。
3、记忆力测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脑萎缩,影响认知功能,继而出现记忆力减退症状。想要进行记忆力测试,可以到神经内科就诊。
很多时候,有质量地活着才是最有意义的。退休之后,不一定有雄心壮志,但一定要考虑到养老的具体问题,别坐等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