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军团”来救市了!买房不再印花税负担?新州地产7月新政实施,华人区成赢家(组图)
财经头条
华人区杀出重围,实现躺赢
靠“免征印花税”救市可行吗
“刚需”人群仍旧随时待命想入市
“现在该入场了吗?”
在疫情爆发沉寂了近三年的时间后,各国买家又回到了澳洲房产市场大有要重新盘起市场的态势,各类花式利好政策都在想方设法对冲掉“加息”所带来的影响!
数据显示,悉尼的首次置业者很快就可以在更多的郊区获得显著的印花税节省,但一切远没那么简单。
根据提议提高的资格价格上限,大约六分之一的悉尼郊区的中位数房屋价值将有资格获得首次置业者印花税豁免,而4月份只有2%。
如果按照新州工党政府的提议:
从7月1日起将价格上限
将从65万澳元提高到80万澳元
那么一半以上的郊区
包括Stanmore、Macquarie Park
和Brighton-le-Sands unit的中位数房屋
也将适用该印花税豁免政策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个郊区也将有资格获得印花税优惠,门槛将从80万澳元提高到100万澳元--超过Redfern、Collaroy和Cronulla等郊区的单位价值中值,以及Wiley Park和Quakers Hill等郊区的房屋价值。
当然还有不少华人区也沾了光
换一个视角看问题,约有四分之一的郊区的房屋和单位价值在100万至150万澳元元之间,由于当前的新州政府希望取消前州长Dominic Perrottet的房产税方案。
当时的说法是以价值150万澳元以下的房屋的较小年度土地税取代印花税,因此首次置业者就成了最后的背锅人。
迄今为止,选择土地税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在这个价格范围内购买的。
CoreLogic澳大利亚公司的研究主管Eliza Owen坚信:
更高的价格上限将使更多的郊区
有可能减免印花税
但它们主要有利于城市中环和外环的买家
并可能推动房价上涨
而首次置业者将节省的印花税资金转用于存款
"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新的市场考虑,但在一天结束时,我们需要警惕需求方政策对价格的影响"
"过去,首次置业者对补助金和优惠政策的变化反应非常积极,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包括生产力委员会都喊话往往会给价格带来上升压力。"
换成更直白的话说:较高的价格上限加上市场的低迷,增加了首次置业者可以期待的郊区的数量,但如果市场最近的价格上涨继续下去,这可能会迅速萎缩。
Grattan研究所的经济政策项目主任Brendan Coates则表示如何选都是两难。
印花税的优惠和豁免使通常无论如何都会发生的购买提前,并推高了价格,使未来的买家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很难。
"新州政府将用一只手给予的东西
住房市场将用另一只手夺走"。
"我们应该始终对需求方的干预非常小心,因为你使计划越大,它们就越可能只是推高价格。"
最后两位专家达成一致喊话表示:
政府应该专注于增加住房供应
而不是买家需求
以提高可负担性
两人都希望看到将印花税换成针对所有购房者和业主的基础广泛的土地税。
根据 Canstar 的最新研究,尽管 RBA 模型表明到 2024 年底全澳房价可能下跌多达 20%,但许多澳大利亚人仍然预计房价走势将保持不变。
在其《消费者脉搏报告》(Consumer Pulse Report) 中,60%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预计房价将在 2024 年底之前的某个时候保持稳定、增长甚至可能飙升。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未来两年房价下跌时
49%的人表示“不担心”
36%的人表示他们“有些担心”
并会重新考虑有关投资股票
购买投资物业、计划退休或投资策略的决定
尤其对于首次购房者而言“刚需”就是一切。
30岁的首次置业者Felisa Zen上个月在Zetland购买一套两居室公寓时考虑过房产税,但她决定不考虑,因为她希望能长期持有Mirvac公司在Green Square的Frederick 一个unit。
她在这个尚未完工的unit上花费了100多万澳元,因此很遗憾没有资格享受印花税减免,但她仍然希望自己能意识到即将发生的变化。
"这将是我决策过程的一部分,我本来想等着看低于100万澳元的价格购买。"
然而谁都是当了好一阵子的市场观察家才决定出手的,鉴于她倾向于住在悉尼内城,特别是在看到朋友在外郊买房后挣扎于漫长的通勤之后,她知道要找到一个低于七位数的两居室unit有多么困难。
Mirvac公司开发部首席执行官Stuart Penklis说,利率和整个建筑大环境的不确定性使首次置业者面临挑战。
虽然专家欢迎关注住房可负担性的变化,包括对首次置业者的激励措施,但他表示,增加住房的数量和多样性是解决可负担性的最重要方式。
Propertybuyer.的首席执行官Rich Harvey说,更高的价格上限并不足以为首次置业者提供真正的支持。
Harvey说,本周的咨询量有所上升,买家担心他们可能会错过选择加入房产税的机会。
全球的任何角落得出的结论都是:楼市是有周期的。所以,正确的态度:不是越早上车越好,而是随时做好上车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