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让经济短时间衰退,已成为长期来看最好的办法(图)
这句话听上去似乎语法有点问题,而且好像不仅仅语法有问题,逻辑上也有点问题。咱们都知道经济衰退和经济发展是左右两个极端。什么时候经济衰退还能成为长期经济发展的最好办法,还有这样的事?有,就发生在现在。
我们都知道,从2022年开始,欧美包括澳洲自己,都开始了加息,这一加就是一年。从0.1%已经到了4%的阶段,而且似乎还是看不到停止的迹象。而人们在加息初期根据书本上写的历史经验来做出的判断,现在正在发生着离奇的改变:经济学上说,加息理论上会导致房价下跌,股市下跌。但是一年过去了,澳洲自己的房价虽然在加息最初的6个月有所下跌,但是随后很快开始了反弹。同样,美国的股市在2022年经历了短暂的下跌之后,从2023年初开始就基本又重新开始了上涨。尤其是以科技指数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在特斯拉,英伟达和其他科技股的大涨之下帮助美国股市总体出现了巨大的上涨。
这不禁让人觉得奇怪:这个世界是怎么了?怎么越加息,房价越涨,股市越涨?不是说好了加息可以控制房价,加息会压低股价吗?难道都是骗人割韭菜?
当然不是。首先要说明一点,我们现在是从现象来反推原因。因此即使这样的马后炮分析,也是充满了主观判断,没有人真正知道原因,大家都是分析,推测,都是在猜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猜,也要有明确的观点。我认为,目前的股市和房价走势,和实际的经济情况和民众的消费情况已经出现了巨大的背离,而且这样南辕北辙的差距还在不断加大。最终,经济不好股市好的情况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两者之间必须出现同步:要不就是经济没有衰退,马上好转又开始上涨了,和股市保持一致。要不就是股市之后涨不动,下跌和经济疲软保持一致。在这两种可能性中间,我个人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但是既然经济疲软的可能性更大,那为什么澳洲美国还要不断的加息呢?难道不是说央行和政府的第一目标就是要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吗?那既然这样明知道继续加息可能会加大衰退可能性,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呢?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在当前情况下,让经济短暂衰退,冷静,然后再重新发力,增长。从长期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考虑,是一个最优解。你没有听错,让经济进入短期,小衰退,是长期发展目标里,当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
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如果我是央行行长,目前的经济情况看似不错,失业率3.7%,但是物价上涨很高,有7%。怎么办?有两个选择:1.我什么也不做,不加息,经济继续保持繁荣,房价大涨,工作失业率超低,除了物价可能会越来越高之外,一切看似完美。但是当物价上涨无法得到控制后,长期来看,民众的收入绝不可能每年可以有7%的增幅。那就意味着民众的实际收入在不断减少,而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也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不断提高,最终让国家的竞争力不断被削弱,在国际上对于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差。
第二个选择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牺牲部分消费,牺牲部分工作职位,牺牲部分股市价值,来压低物价。如果短期内无法压下去,就继续加息,提高资金使用成本,就如同冷气不断加大,让整个经济,消费,就业,全部冷下来,让商家,消费者,雇员和找工作的人都害怕和担心未来,从而减少社会的整体需求和供应,两头发力让价格下降。
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央行选择了第二种办法,但是效果不明显,为此不得不不断加大药量。而另一边澳洲联邦政府还计划在2年内引入70万移民,直接让原本已经开始降温的市场再度爆棚。那70万人来了,澳洲央行就不加息了?怎么可能。澳洲央行12次加息后,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上周副行长已经把不敢说的话也说了:澳洲只有在更高的失业率下,才能控制住通胀。换句话说,如果失业率不上涨到央行希望的4.5%或接近的目标,12次加息绝不会是最后的终点。
我想表达的是,美国和澳洲央行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经济可以短期牺牲,可以短期,轻微的进入衰退,但是为了长期国家的竞争力,为了不让社会运行成本太高,为了让百姓手里的钱不要贬值的太快,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