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亿科研经费0成果,暴露出一个大问题(组图)
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在这个审计报告中提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巨大的讨论:
1所高校累计获得科研经费1.31亿,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为0!
首先,我认为应该给审计机关点赞,确实应该公布包括科研经费投入在内的各项财政数据。
什么钱,给了多少,花了多少,怎么花的,最后效果怎样……这些事情确实需要审计并公开。就算是扔到水里还要听个响儿,更何况这些真金白银都是咱人民群众的血汗钱,更应该审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未来希望审计机关能继续做好审计,也希望给其他地方跟进,未来能公开更为详尽的审计数据。
但对于这个审计结果该怎么解读,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有不少人看到这个新闻之后愤怒拍桌子,大骂中国科研无能却腐败,感觉中国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在骗吃混喝等死。
甚至也有不少人开始阴阳怪气,说什么“懂得都懂”“有能力的人都出国了”“中国科研比资本主义国家腐朽”……
发出这些“感慨”的人,要么是对科研工作根本就是九窍通了一窍——一窍不通,要么就是恨国党故意把水给搅浑,趁机刷一波热度。
在我看来,“1.31亿科研经费转化率为0”这个新闻,不但不是中国科研工作者“失败”的佐证,反而暴露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几个“痛点”:
科研投入太太太少;外行制定科研经费政策;科学研究商业化评价标准的畸形现状;急功近利式科研预期的思维。
在此,碍于时间和各种因素制约,别的暂不多说。就想借这个机会,心平气和地讨论1个问题:
1.31亿,1年应该出多少成果?
要知道,审计制度是按照年度进行的,但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能按年来么?
一个项目成果从理论假设到论证成立再到审批转化,用个三五年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事儿,有些科研向项目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几年才能有些许突破成果,也是非常正常的。
举个典型的例子,芯片项目。
2021年,因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导致中国汽车芯片告急、手机芯片短缺、芯片产能供不应求……“芯片卡脖”忽然之间成了摆在国人眼前的一个极大的难题。
但要解决这个难题,绝对不是砸钱建几个厂,请几个工人加班加点就可以。而是需要我们在未来投入大量资金,大量人力物力和各色资源才行。除此之外,还需要足够的耐心去等待。
即便以上条件都能做到,还需要做好一无所获的失败风险。
西方颇有影响力的媒体彭博社曾经报道过,说中国准备投入1万亿美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没有人能确定这一科研项目计划会绝对成功。
对此,人民网也曾写了一篇题目叫《“芯片荒”考验下的“强芯”攻坚战》的文章,在文中有一句话很值得注意:
产业界要提升韧性,要做好打主动战、持久战准备。
现在再看看新闻,再想一下,1年投入1.31亿,想转化出多少成果呢?
这1.31亿看起来很多,但是投给了862个项目,每个项目估计到手大概也就是15万。拍着胸脯想一想,1年给15万,还要求多快好省转化出成果。
这事儿除了缅北,还有什么地方能做到呢?
更何况,在科研项目中还有大量的纯基础研究。
这些研究项目本来就只是积累一些数据,没有什么实际应用背景,也没啥机会“转化”。
但要明白,恰恰是这些“0转化”的基础研究,却是我们科技发展,国家强盛的最最最最重要研究基础。
如果明白这些,谁还敢说这些“0转化”的研究项目是浪费钱呢?
不客气地说,就算强如美国, 如果科研仅仅盯着成果转化率,欺下媚上,罔顾科学规律,讲究任期内出政绩。信不信,要不了十年二十年,他们的基础研究绝对会拉胯到不值一提的地步,更不要说当什么世界霸主,去卡别人脖子!
以史为鉴,对照一下整个人类文明的科学史不难发现,科学研究这种事情从来都是要耐得住寂寞,抓铁留痕,踏石留印,一步一脚印才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
说到底,应该给科研更多的耐心和谅解,毕竟不能用种地的标准去评判科研的投入和产出,更不能用商人急功近利的眼光,去追求科研快速盈利。
打个比方,实际的科研就跟开盲盒似的。很多研究都是一点儿一点儿往前探路。有时候就跟撞大运似的,发现的成果很有价值也很有潜力,但更多时候真是走到头才发现当初各种天马行空设想的成功之路,最终只是一条死胡同而已。
如果揣着公章的领导还是喜欢各种卡扣科研人员,如果评价体系还是犹如商人一般只盯着产出比,那么,未来中国的脖子注定还会继续被卡下去。
没有救!
要想救自己,就必须解开一切束缚科技创新的绳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