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备考私校,一天6门功课:日本虎妈把孩子塞进私立牛校后,却后悔到崩溃...(组图)
十年前,太平洋彼岸的华裔虎妈蔡美儿以一套中西结合的虎妈教育引发媒体热烈讨论。在《虎妈战歌》一书中,她坚信严苛的育儿之道: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图片来源:必应
如今,她在读了同龄人久美子的新书《私立小学闯关记》后,找到知己:“《私立小学闯关记》是一本让人心痛、令人震撼、揭露现实的回忆录。为我们了解传统的日式教育打开了一扇有趣的窗户。作者久美子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精彩而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关于诸多女性所面临的艰难选择和深切的母爱。”
提到久美子这位虎妈,我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提起她的出生背景,大家一定会感到熟悉:父亲曾担任三零商会会长,也是著名企业高管;母亲是三菱创始人、著名实业家岩崎弥太郎的曾孙女。
久美子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名校哈佛大学毕业。出生在家世显赫的家庭,她自带金钱和人脉及各种教育资源。
久美子曾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她是驻俄罗斯国际记者。但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平顺,和美国丈夫结婚后,经历过多次受孕失败,随即在哈萨克斯坦收养了一个男孩,取名为太郎。
然而,两人的婚姻关系也在发现丈夫出轨后彻底决裂。她决定将太郎带回日本独自抚养。
即便是自带光环,久美子为儿子太郎铺设的精英道路同样充满艰辛。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她早早迈出了备考日本私立小学的步伐。在求学道路上,她更像是“鸡娃”的你与我,既以爱之名逼迫孩子学习,又时常愧疚自责,希望孩子追求所愿;既对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的鸡娃感到不解,但无可奈何顺从并融入其中。
久美子妈妈为了孩子的精英教育,孤注一掷辞去工作,成为定点接送孩子的全职妈妈。一路艰辛,陪着太郎度过严苛却磨砺自我的私立小学教育后,她果断决绝放弃直升重点初中的机会,远走美国。
图片来源:必应
从久美子和太郎的日记中不难看出,备考私立学校为激发孩子的先天优势无疑助益颇多,但紧张的学习氛围和竞争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自尊心形成降维打击。
久美子的亲身经历也让许多家长开始反思:精英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打造过人优势,但是否磨灭了个性?我们应该为孩子寻找“最好的”教育,还是“最适合”的教育?
半年备考之路:
家长和孩子都要过难关
在日本,能上私立小学的学生实属优中择优,大约只有1%的概率能上。但进入私立小学,意味着孩子提前拿到名校的“预定券”。
因此,这些鸡娃家庭往往花费两年时间备考。甚至很多才满三岁的孩子都在家长的“名校梦”刺激下,上专门的备考学校(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补习班”),勤奋练习图形识别、体育、数学、艺术,只为了孩子在5岁时,能迈入精英教育的大门。
私立学校印证了起跑线的重要性。这些学校只接受那些本身来自高知的精英家庭,家长必须遵循私校纪律,譬如,“如果校方认为母亲情绪不稳定,我们会要求孩子退学”。还有,“太郎接下来在这里的发展,取决于母亲付出了多少努力。”这意味着孩子是否能够跟上学校资优课程的进度,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母亲是否会严苛教育。
另一方面,私立学校还会考察家庭是否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承担学校费用,而久美子这样单亲妈妈似乎并不占优势,不过她胜在有雄厚的家族势力做支撑。
为了能让太郎在仅仅只剩6个月的备考期,顺利冲刺私校入学考试,久美子将孩子送去了补习班,一周上两次课,每月700美元。
因私校入学考主要有写作、艺术、运动和行为能力及面试和笔试测试,所以太郎不得不早早学习这些挑战力强的题目。
比如这道推算题:像如果一个农民在雨天拿一个鸡蛋、晴天拿两个、阴天不拿。请问过了三个晴天,一个雨天和一个阴天后,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以及推算出下图中圆会出现在空格里的哪些位置?许多题目都十分考验孩子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图片来源:《私立小学闯关记》
上面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所有的圆向右移动,并且每次都在最后一个框中的最后一行增加了一个圆。所以按照这个规律,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图片来源:《私立小学闯关记》
此外,小孩还需要训练较长专注力,对复杂的故事录音进行听力理解,并回答相应问题。
书中讲到一个例子:花子去见父亲。在人行横道上,路过了头戴白帽子的男人,看到了一个穿毛衣、戴眼镜的男人坐在公园长椅上,还看到一个戴领带的男人下了公交车。…她的父亲在火车站等着。请问哪位是花子的父亲?
题目会给小孩一张插图,插图里有录音中提到的五个人,选出中正确装束的一个。每段录音五分钟,还不能做笔记。
全程都需要孩子百分百集中注意力,稍微有一点走神,可能就错过了正确的细节判断。
除此之外,太郎还需要和同伴分享合作,学习跳绳、翻跟斗等体育项目,还要学会能体现自身素养的礼仪,譬如给围裙打一个蝴蝶结。
更重要的是,家长们往往需要以身作则,体现对备考私校的重视。日本商场深谙教育之道,这些商家会为家长们量身定制出适用于考试的保守套装,那个套装空出来的隐形口袋需要用来装从寺庙求来的幸运符。
在经历了艰难甚至疯狂的应试备考历程,太郎不负久美子的期望,以靠后的成绩进入了录取率只有八分之一的一所私立小学。
太郎好不容易握住了这张门票,本可以松一口气。但接下来的6年小学历程,让久美子跑入了快车道,一刻也不敢停歇。
图片来源:《私立小学闯关记》
这六年,更像是把他们都锁在应试教育的围城里。只因学校的规章制度、孩子的糟糕成绩以及遭受的降维打击,让她倍感焦虑和头疼。
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下,
太郎承受压力之苦
进入私立学校是否就安然平稳度过、拿到考上名校的入场券呢?实则不然,因为考上私立学校后,太郎还需要经受老师高强度的学习磨砺,学校都会上超前的课程,布置超量的作业,娃们都会叫苦连天。
图片来源:《私立小学闯关记》
太郎的日子不好过,以前无忧的童年突然被七门课程填满,学习艺术、日语、数学、体育、综合学习、音乐和英语,让他怨声载道。
除了课程的繁杂,这所小学还有事无巨细的规定需要遵守,如果违反规定,将会被冠以不好的名头,譬如,孩子丢三落四的举动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而规矩贯穿在日常的点滴之中,孩子们要根据场合的层次,穿搭不同的校服,鞋子的名字也要统一写在指定的地方,就连做清洁的抹布都有规定的格式······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定,都是为了将孩子塑造成有条理、讲规矩的人。
回家后,太郎的轻松时刻并不多,他在学校的成绩排名垫底,因此在写作业上基本就是鸡飞狗跳,爆发“母子战争”。
为了应对学校逐年增加的作业量,久美子放弃高薪工作而成为自由撰稿人,为的就是能弹性接送太郎,陪着太郎熬过作业时光。
图片来源:《私立小学闯关记》
这个时间于这对母子而言,是极其痛苦的。他根本坐不住,久美子头疼地想撞墙。首先,太郎从来不会记下作业安排,所以久美子都会在他吃饭时翻找一些家庭作业的记录,如若没有,久美子就会给其他孩子的父母打电话求助。
为了让他完成作业,太郎会被玩具、现金和小吃“引诱”到书桌上,但这种奖励的兴奋持续不到20分钟,他就在吃吃喝喝中,懒散瘫坐在沙发上,或者玩纸牌和弹珠,以此转移注意力。
这招不管用,久美子就大吼,“看看现在几点了。你能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乖乖写作业?”
久美子还会拖拽他,把他摁在椅子上,甚至在逼着他修改作业的时候,他会产生逆反情绪,如会瞪着妈妈,冲其翻白眼,在房间里乱扔铅笔和橡皮,久美子生气最严重的一次是,将陪伴母子多年的糖果盒踩碎了。
2009年1月28日(太郎的日记)
今天一回到家,妈妈就像个老妖婆一样冲我喊:“写作业去!”
我手上只有一份作业,以为这就是全部,但是妈妈让我去准备一门考试,然后学一些其他东西,再准备一门考试——这次不会花费太太太多的时间。
很多时候,作业战争就在两人的冲突和哀嚎中结束。
图片来源:必应
这种沉重的压力迫使下,太郎还被精神科医生诊断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久美子没有选择直接让孩子吃药,而是试了六个月的行为疗法(“正面强化法”)。在这个过程中,久美子发现自己可能也是太郎的压力来源之一。
这让久美子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少年时期,久美子一直被母亲用作和上名校的哥哥对比,在家庭中长期处于弱势状态,因此她更希望儿子能成为家族的佼佼者。
当精神科医生劝解久美子不要将这种高压施加在儿子身上时,她才慢慢松弛。看着睡觉时间,儿子纤长的睫毛和睡熟的沉香,一切都是那么平静,母子还是那么相爱。
妈妈的“自鸡”之路
除了学校和家长“鸡娃”,妈妈们还会自我激励。迫于私立学校大环境的压力,她们往往自我加压。
身为单身母亲的久美子是为了获得弹性工作时间,以此来获得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她不得不从体面的记者高薪工作中辞职,但日本社会普遍对全职妈妈更为看好,认为她们更有时间和精力去抚养好孩子,此时母亲的职业生涯暂停被认为是理所应当。
图片来源自网络
此外,这些全职妈妈都有一个共同闪光点:高学历、高收入。正因为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需要父母,那母亲本身的基础将会是孩子的起跑线。儿子在竞争压力大的私立小学就读,久美子往往会避开自己单身妈妈的身份,因为太郎本身是被领养,她害怕太郎被孤立和歧视。
在高学历加持下的全职妈妈,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工程,就是辅导孩子学习,但每位妈妈的目标各异:有的是为了确保顽皮的孩子完成作业,有的是超强辅导,以此帮助孩子获得高级别的学习成果。
妈妈们之间除了会对“鸡娃”程度互相比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有所规划,她们会对作业进行了强有力干预,老师们也再三强调:“请一定保证,孩子的作业里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图片来源自网络
鸡娃的终端出现妈妈在自我教养上的比较。譬如,有一次妈妈们因为大声喧哗被通报批评,大家都会鞠躬给老师们道歉,随后为老师写一封简短的道歉信,其中有一位妈妈的丰富而冗长的道歉信最终成为范本,被学校老师们大力表扬为,态度诚恳,其他妈妈们只能愕然。
此外,就像《三十而已》中顾佳妈妈们的上流社会的富太太妈妈一样,私立学校的全职妈妈们也会为“妈妈午餐会”精心准备,她们会选择高档的西式餐厅或咖啡屋,圈子里的妈妈们会轮流举办,从时间安排、选址到座位排次,妈妈们都要打理妥帖。
随后,就是信息量巨大的“拼妈时刻”,像报名何种夏令营、科学考试考什么甚至辅导班的学习效果,都能成为妈妈们的社交密码。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作为一名高知分子,久美子受过高等教育,是一名成功的前职业女性,但与那些全身心投入到“鸡娃”的妈妈们相比,她自嘲为菜鸟了。
80年代的教育是粗放型的,当下是海淀妈妈、顺义妈妈、日本妈妈的“鸡娃”时代,呈现出精耕细作的方程式。但花再多心思,也要考虑孩子的压力接受程度。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智慧的竞争。就算拥有了大量的知识储备,也拼不过机器人。
似乎,太郎并不适合这种高压式的精英教育,当成绩垫底的太郎遭到诸多被默许的辱骂和体罚后,他的自尊心瞬间溃败,轻松与快乐成为了稀缺品。
一番折腾之后,久美子决心带太郎换一个环境了,转而移居美国,送他去了一所私立的寄宿中学。同样是私立学校,太郎在那里过得很开心,老师和同学喜欢他,他的运动天赋也得到了施展。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太郎以足球体育生的身份,获得了美国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凭借出色的成绩,获得了高额奖学金。
太郎终于开启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释放无限潜能。所以眼下大众眼中最好的、最昂贵的教育就适合每个孩子吗?并不见得,或许只有适合的教育才是精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