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0后小伙在悉尼:与加拿大队友,用中式思维,打赢英语辩论赛(组图)
有梦想的人就像一颗星星,远看很渺小,却时时刻刻沿着自己的轨道坚定前行。这光芒也许微弱,但很美。是无数颗这样的星星构成了美丽的夜空,人们得以在仰望和审美中得到福祉。
21岁的Kevin也是这样一颗发光发热的星星。他的理想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尽最大可能影响世界。
2019年,Kevin高考录取结束后,因为选择的专业被调剂了,于是选择了所在高中的直通车项目,到悉尼大学求学。出于热爱,Kevin选择了悉大的历史学和社会学。
Kevin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在父亲的引导下,最早接触的就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和《三国演义》连环画。有感于为往圣继绝学的文人风骨是Kevin学习历史学的主要原因。至于社会学,则起源于对历史知识的具体应用。Kevin希望从社会结构和历史逻辑的角度,思考社会议题,从而对这个世界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受访者供图
2020年,从北京来到悉尼的第一个晚上,Kevin失眠了。一方面担心自己英语跟不上,另一方面,非常想念国内的朋友。这是Kevin第一次远走异国他乡,觉得孤单的时候,Kevin会和国内的朋友打打电话,聊聊今天有认识了什么有趣的人,遇到了什么新奇的事儿。
好在悉尼和北京差不多繁华,治安也还不错。有一次Kevin在朋友家过年,看完春晚之后是悉尼的凌晨三点,街道上冷冷清清,有点无所适从,看见街边一个人抽烟的老大爷就放松了。Kevin向他问路,老大爷和蔼地回答。这让Kevin觉得,悉尼这个城市挺友善的,即使是晚上也还比较安全。
⊙受访者供图
有一次,Kevin路过一家书店,看见那家店门口放了很多路人自取的公益书,这让Kevin觉得很温暖。还有一次,参加基督教会举办的英语角活动,教会那边自费买了很多食物,大家一起吃饭,而参与者每次去只要象征性地付五刀就好。这些温暖的事情,更大程度地激发了Kevin想要为社会带来更多贡献的热情。
Kevin以敞开的心态拥抱不同的文化,大胆接触不同的人,他内心的阳光和热情让他很快融入了这座城市。
这是一座多元化的城市,在这里,人们相对容易融入到不同的群体里,比如亚洲人到很多白人的圈子里等等。
⊙受访者供图
在悉尼,与各类人群的交往中,Kevin还有一大收获,就是消除了此前的一些刻板印象。
据Kevin说,在国内,大家了解到的都是美国的种族矛盾,比如白人歧视、或者疑似歧视非洲裔美国人,就会被群起攻之。
但在澳洲,因为本身的禁枪政策和反种族歧视法案,日常生活中的非洲人和非洲裔澳大利亚人,并不会因为被歧视就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或愤愤不已,他们相信报警就足已解决问题。所以,日常生活中真正能遇到的种族歧视场景少之又少,甚至,大部分在澳大利亚的非洲人和非洲裔对种族歧视只停留在道听途说的程度。
⊙受访者供图
Kevin在悉尼大学认识了很好的朋友,他也是北京人,和他一样喜欢动漫。他们每周都要去超市碰一次面,Kevin把这个活动戏称为“超市社交”。澳洲疫情起来之后,Kevin还在超市和朋友吐槽:“我都快和窗帘聊上天了。”
Kevin也遇到了聊得来的澳洲当地人。上周,Kevin遇到了一个白人女生,他们对各自的专业都有相似的感悟,比如Kevin对不同地方的人们如何思考和生活很感兴趣,而她则对解释世间的物质如何通过组合产生奇妙的变化很感兴趣。
⊙受访者供图
在经历了更广阔的世界之后,很多偏见自然会消除,会发现我们拥有共同的人性,有共同的爱,共同的善意,也有共同的迷惘,共同的挣扎。
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Kevin的校园生活忙碌且充实,在各种活动中不断锻炼自己。
有一次,Kevin参加关于“惩罚性司法还是建设性司法更合理”的英文辩论,当时他所在的队里,除了他,还有一位印度人和一位加拿大人。虽然最后Kevin的队打赢了,但有意思的是,裁判笑着建议他不要老举中国的例子,多了解一下澳洲。
⊙受访者供图
“我觉得中国的文化和思维对留学生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吧,这并不是一个坏事儿,因为你看,中式思维也能打赢英文辩论。甚至当时对面有一位澳洲男生上了一堆特别难的英语单词,我问加拿大队友他在说啥,连我加拿大队友都没听懂。”
⊙受访者供图
对于未来,Kevin有自己清晰的规划:“我主要还是想本科毕业后先不读研,可能会留在澳洲这边参加非政府或国际组织,比如慈善机构或联合国这种。我还有个想法是当政策顾问,我想在澳洲这里了解一些有关福利国家制度的政治实践,同时我也在学习中国先秦时期和明末清初思想家有关政治的一些见解,我希望能用中国的智慧解决西方的问题,用西方的智慧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是我对多元文化主义实用性的基本看法。”
⊙受访者供图
希望社会上多一些像Kevin这样的留学生,能够珍惜自己宝贵的学习资源,不负韶华,学以致用,为世界做出小小的改变。或许世界就会因此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