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海人,37岁裸辞带儿子到加拿大留学,这里不存在学区房(组图)
我是Shellie,37岁,是一位80后母亲。
当我知道儿子偏科时,我意识到他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即便没有生活能力,37岁那年,我也做出了辞职,然后带他一起去加拿大留学的决定。
留学曾是我的梦想,因为经济原因,我曾与它失之交臂。如今,我想给儿子的人生不设限,勇敢地去做真实的自己。
到了加拿大之后,我什么都得从头学,虽然迈出的第一步很艰难,但我和儿子互相照顾,苦中作乐。
在这里一段时间后,让我惊讶的是,在一些重大节日,当地人居然喜欢“戴绿帽”?他们对“花心大萝卜”的理解,更是让我大跌眼镜。
这些发现,让我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更深的理解,于是,我这名社牛又化身成了一名文化传播者,一边带他们打麻将,一边学麻将上的成语。
(我辞职带儿子到加拿大留学)
我是1986年出生于上海,父母是双职工。父亲在港务区旗下一个公司上班,是个老实人,话不多。母亲则在上海某个飞机制造公司上班,性格很外向。
父母的性格刚好成了互补,感情非常好。虽然我的家境一般,但是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让我倍感幸福。
我的性格与母亲相似,在陌生人面前非常活跃,善于营造气氛,是个妥妥的社牛,但内心却十分传统。
我记得母亲跟我说过这样的话:“社会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他人,他人就会怎样对待你,所以做人要真诚,更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这些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
我在初高中时的成绩一直不错,最终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专攻英语专业。
在大学期间,我经常获得奖学金,并与同学们相处融洽,结交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我小时候的样子)
通过与他们交流,我接触到了许多异国文化,心中逐渐萌生了出国看世界的想法,去澳大利亚留学成了我的目标。
几年的大学奖学金足以支付我的留学费用,唯一欠缺的就是伙食费。
我回家跟父母商量,他们心里是十分支持的。然而,家里的老房子正好需要更换,加上装修费用,家里几乎没有存款了。如果我要坚持留学,家里就只能换一个小一些的房子。
为了不让父母为难,我最终还是放弃了留学,心中难免有些遗憾。
无缘留学,毕业后,我通过家人的介绍,进入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但不是公务员。我的工作是招商引资,吸引外国机构落户上海,以促进经济发展。这工作我一做就是5年。
(年轻时的我)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我在上海陆家嘴看到一家英国公司招船队翻译,主要工作是处理一些文件和邮件,与我的专业非常对口。
想到可以随船队一起航海,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我内心蠢蠢欲动,决定辞职,换环境。
正式工作后,我感到有些吃力。
因为船长是从底层员工做起,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艰难地爬到现在的位置,拥有丰富的航海经验,因此他对翻译的要求非常高,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水平才能胜任。
一路走来,穿梭在不同的港口,我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种和人群。在与他们进行邮件沟通或当面交谈,我都要提前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喜好等等。这些经历让我拓宽了眼界。
(出海时的照片,更喜欢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2011年,我的儿子出生了。为了方便经常回家看他,我换了另一份跟航海相关的工作,主要负责传发证书。在这份工作之余,我仍在职场上一路打拼。
这两份工作都为我提供了高薪且稳定的环境,我一共坚持了10年。没想到,儿子的教育问题突然成为我最头疼的问题。
他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英语很好,遗传了我的基因。只可惜,数学不行,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
2018年,当儿子在民办学校读二年级时,我和前夫因为三观不合而分道扬镳,孩子的抚养权归我。
看着活泼好动的儿子,我真不明白,理科怎么就上不去了,以后上初高中,数理化可是一条线的,偏科会严重影响后面的学习。
到了2022年,儿子上了六年级。我对他的现状再次做了分析,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和儿子感情非常好)
现在小学就开始“卷”了,以他的成绩去应对初高中毕业考试,很难有优势。我想起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接触过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从他们的身上,我学会了人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道路。
于是,我决定带儿子出国留学,为他的未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想让他从小接受多元文化熏陶,多一条发展道路。以后就算回国,也能当个翻译。
此外,我的留学梦一直都还在,我也想借此机会,真正去一次留学,做儿子的榜样。
从去年11月开始,我四处寻找学校。父母对我的决定表示支持。
接下来就是申请留学的问题。我问了不少人,得知加拿大的学校没有学区房这一说法,只有学校排名。
于是,我委托中介在加拿大帮我寻找学校,他们给了我三个备选。
(出国前三天,母亲对我集训的成果)
找学校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一开始看中的那一家,附近并没有合适居住的房源,不方便我陪读;另外两家的位置都在富人区,房源价格昂贵,不太适合我们的需求。
正当我为找学校犯愁时,加拿大的教育局给了我一个建议,那就是可以先去那边租房,找到房子后就可以就近入学。
今年6月,我正式辞工。
出国前三天,我这个厨房小白开始“临时抱佛脚”。母亲亲自教授,对我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集训。在与母亲一片嬉笑打闹的过程中,我终于学会了基本的厨艺本领,让自己不至于饿死。
临别前,我最舍不得的竟然是办公室的“同事”,它可是大家的团宠,我很喜欢的一条可爱柴犬。工作这么久了,我已经和它培养出深厚的感情。养过狗的人,应该能理解我这种心情。
7月中,我带着身高一米七的儿子奔赴加拿大留学。
(我最舍不得的公司“同事”)
我们坐国泰航空从上海飞往香港,然后再转机到加拿大,整个旅程长达十几个小时。
然而,就在我们到达加拿大后,我意外发现儿子的护照不小心弄丢了!我以为他要被遣送回国。
幸好有工作人员见我们迟迟不肯离开,经过询问后赶紧通知了几个同事和海关工作人员。他们赶到时,都让我别太紧张,告诉我如果护照真的丢了,也有办法补救。
我手机上留有扫描件,他们告诉我,这边有大使馆,有了扫描件,签证可以很快申请补办。
不过补办需要一些时间。办好后,会以邮寄的方式,寄到我现居住的地方,完全不会影响孩子的入学。
有了这些话,我顿时安心下来。我们一起去找寻,最后在男厕里面找到了护照。原来是儿子上厕所时落下的,真的好险!
(加拿大生活淳朴,节奏慢,让我找回了童年的快乐)
虽然发生了这个小插曲,但我对这个国家整体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进入加拿大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多种族的国家。走在街上,我会遇到许多不同种族的人,大家见面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我感觉这里的生活节奏没有上海那么快。
我们很快找到了一家民宿安顿下来。第二天,我们去周边逛了逛,还去了一家国内也有的连锁超市,发现里面的价格有点不一样。
例如,橙汁、牛奶和酸奶这些饮品,比国内便宜很多。薯片、饼干和水果的价格跟国内差不多,但肉类价格稍贵一些。
一板鸡蛋12个,需要20元左右。土豆的价格让我和儿子感到非常惊讶,大约14元一斤,这太贵了,以后我都不敢经常吃辣土豆丝了。
(和儿子逛超市,土豆贵得吓人)
初来乍到,我们又去体验了当地的交通工具。坐公交车需要刷专属的公交卡,成人大约需要13元一票。在两个小时内,可以免费换乘。13岁以下的小孩都可以免票。
与国内不同的感受是,多伦多的公交系统没有上海的先进。这些公交车没有站名和终点站,如果不熟悉线路,会很容易坐反或者坐过站。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地铁可以携带宠物,出站时不用刷卡。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必须尽快找到房子。我查过攻略,这个市中心的普遍租价是2500-3000加币,相当于13000-16000人民币。
考虑到经济压力,我选择了一间半地下室的房子。我可以在8月1日搬进去,租期为一年,月租是1900加币,大约是一万人民币左右,以及还需要支付30%的水电费。
我通过自学自行安装了WIFI,每月只要支付60加币。这样以后我就可以经常和父母聊电话,以缓解我的思念之情。
(一米七的儿子像个男子汉一样可靠)
房子定好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我只好不停地上网浏览二手网站,到线下找二手市场,一件件地购买家电和家具。
幸好有儿子陪伴在我的身边。出国后,他比以前更加懂事,会主动帮我扛大米,搬重物,像个男子汉一样可靠,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谁会想到,一个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竟然敢带着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出国。
不过,勇气是自己给的,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
第一次下厨就状况百出,炒肉时发现忘记买盐了,只好用母亲教过的方法,先放生抽再放老抽,多放一些来代替盐。
儿子特别给面子,不仅大口大口津津有味地吃完了饭菜,还竖起大拇指夸赞我。
我们两个在异国他乡,彼此照顾,互相加油!我相信,只要怀着积极和乐观的心态,方法总比困难多。
(儿子长大了,在加拿大帮我扛米)
解决吃住问题后,我便开始替儿子找学校,以及准备自己的留学事宜。
因为在加拿大是没有所谓的陪读签证,我的签证其实就是旅游签证,只能在那待6个月。到期前可以申请一次,把签证再延迟6个月。
我打算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尽快安顿好儿子上学的问题,然后再想办法把我的签证改成学签,实现我的留学梦。
在这里,我想做一名文化的传播者,打算读研的专业是往教育方向发展的。平时无聊的时候,就利用自己的特长,教新移民英语,或者教老外说中文。
我结识了许多新的外国人,经常与他们打交道。一开始,他们总是邀请我到酒吧喝酒,但我觉得那里乌烟瘴气,心里有些抗拒。然而,去了几次之后,我发现自己误解了。
(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喜欢下班后去小酌一杯,大家聚在一起谈论工作,分享人生经历,跟我想象中的样子不同。
此外,他们的AA制原则非常根深蒂固。这些外国朋友中,包括一些我在做航海工作时认识的,他们依然坚持与我AA制,这让我觉得有些生分。
这些外国朋友很喜欢跟我学打中国麻将,我这个社牛便借此机会,教他们认识麻将上的每一个汉字。
例如,在介绍麻将上的数字时,我会说出对应的从一到十开头的成语,然后教他们念,再给他们讲这些成语背后的典故。
他们对学习麻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学起来却觉得不简单。
(趁还有精力,我想去追求梦想)
每次一起打麻将,他们都喜欢悄悄地拿着一个麻将,然后在桌子底下问我这个中文怎么念。
对于他们来说,汉字中的一词多义和多音字基本上是无法理解的。
有一次,我教他们认识“花心大萝卜”的意思,他们觉得很惊讶,还以为是一种可以吃的萝卜,怎么都联想不到是指花花肠子的人。
还有大家熟悉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他们在理解上以为是指马路边上的花。
他们甚至还会问我,“劈腿”和“劈叉”有什么区别?感觉都是指腿。我告诉他们区别可大了,劈腿是指对感情不专一,后者则是表示腿部的一种动作。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在一个隆重节日上,他们从头部到脚的穿着打扮,居然都使用绿色。
(我喜欢做一名文化传播者)
望着他们戴的“绿帽”,我忍不住笑,只好又给他们上一堂中文课,解释什么是“戴绿帽”。
结果,他们居然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一定要用绿色称呼这类人?换个其他的颜色不行吗?”
类似的这种文化差异的例子多不胜数,中国5000年的历史,汉字博大精深,我要给他们分享的知识,根本就讲不完。
如今,我只是在尽自己的所能,将中国的文化带到地球的另一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对此,我深感自豪。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儿子就要开学了。等他上学后,我就准备转学签的事情,我去移民局打听过,想转学签的手续并不难。
我就一边申请,一边利用儿子上课的时间去找一些兼职做。
加拿大这里是12年义务教育,国际留学生的话,一年是要交9万左右的学费。
(趁年轻,我要实现自己的留学梦)
如果我的学签顺利,孩子的学费就可以免费了,这样我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等我两年读完研以后,转成工作签,学费也是可以免费的。
我今年37岁了,勇敢地走出来试一试,也许会经历一些困难,但我觉得酸甜苦辣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一生就活那么一次,趁还有精力,现在还能折腾,我可以赶在40岁之前,在加拿大读完硕士。
如果我这次不走出国门,估计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也没有这个勇气走出来了。很庆幸,我坚持完成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今,趁着有空,我也做起了自媒体,每天记录我和儿子在多伦多的生活。
一来是为了让自己老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美好的回忆;二来可以给国内的一些父母或者有同样出国陪读想法的人,提供一些宝贵经验。
(做个合格的母亲,更要做真实的自己)
未来,我可能会建立一个社交群体,打算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和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帮助那些来到达多伦多陪读的家长,教他们如何自我照顾,学会处理宽带、手机套餐等生活技能。
我选择陪读和留学这条路,是想让儿子明白,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不仅会一直在他的身后给予支持、鼓励,还会以实际行动,通过留学读研的方式,给他树立榜样。
这条路充满了未知,我只想遵循内心的想法向前走,不留任何遗憾。不管前方遇到再大再多的风浪,我也有信心一一将它们克服。
未来,我将继续带着儿子勇敢地闯关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