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工党政府打击海外投资者新政或无用,华人中介:中国买家已找到漏洞(组图)
本文译自DailyMail,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中国投资者被指利用一个简单的漏洞,来规避工党政府对外国买家增加的税收,从而继续抢购澳洲的房地产。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家向富有的亚洲投资者推销澳洲房产的房地产集团表示,中国投资者现在只需等到获得永久居民身份后再购买澳洲房产,就可以避免更高的税收。
Juwai IQI联合创始人兼董事Daniel Ho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大多数人不是以非澳洲居民的身份买房,而是等到他们获得了澳洲的永久居留权后再买房。”
“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获得永久居留权的道路上,就没有理由支付作为非居民购买房产所带来的额外费用。”
悉尼Plus Agency经理Peter Li对此表示赞同,他告诉《每日邮报》,中国买家将继续购买当地房屋,并进一步推高本就已经很高的房价。
“2024年买家的趋势将与2023年相似:离岸买家减少,在岸买家增加。他们买房子是为了自己用,或是给他们的学生子女居住。”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外国人只有在成为澳洲居民,并能证明自己在当地生活、工作或学习的情况下,才被允许在澳洲购买现成的房产,即不是新建房产。
但在澳洲以外居住的外国人只允许购买全新的房屋,这是为了鼓励建造更多的住宅公寓,以增加住房供应。
但永久居民的待遇与外国人不同,购买新建或现成房产或地块不需要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批准。
他们比国际学生等临时居民拥有更多的财务自由,国际学生可以购买现成的房产,但如果没有获得永久居留权,则必须在毕业六个月后出售。
(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财政部长Jim Chalmers和住房部长Julie Collins上周宣布,外国人购买现成住房的费用将增加两倍,外国人空置住房的费用将增加一倍。
新的《2024年外国收购兼并收费法修正法案》(Foreign Acquisitions & Takeovers Fees Imposition Amendment Bill 2024)将适用于2017年5月9日以后的购房者。
这意味着,购买价值低于100万澳元的现成房屋的人,需向FIRB支付4.23万澳元,而不是1.41万澳元。
购买房屋仍其空置且未出租的人,每年的空置费将翻倍,从42300澳元增加到84600澳元。这两类费用都根据房产价值增加,阈值高达4000万澳元。
Daniel Ho(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每日邮报》称,但随着外国移民数量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以及永久居留权的发放如此宽松,工党的新政就像是一种税收掠夺,而不是尝试冷却中国的需求,以帮助年轻的当地居民增加竞争。
Ho表示,他的客户对向FIRB支付更高的费用持谨慎态度,但永久居留权的漏洞是绕过它的一个简单方法。
他说道:“作为外国买家,拥有房产需要缴纳土地税和空置税,比拥有永久居留权后再拥有房产要贵得多。因此,很多因素都在劝阻非居民的中国买家,并鼓励他们在获得居留权后买房。”
财政部第三季度外国投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仍是获批住宅房地产投资的最大来源地,投资额为7亿澳元,其次是香港,投资额为1亿澳元。越南、印度和台湾的投资额也分别为1亿澳元。
他说道:“中国仍是头号投资者,但我们从客户那里看到的是,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海外买家越来越少。
Peter Li(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Plus Agency在圣诞节和新年期间售出了10套房产,全年销售额超过2亿澳元。
Li表示:“圣诞假期期间,我们成交的10位买家都来自香港和中国内地,我们看到很多港人在春节假期回到悉尼,看望在澳洲生活和工作的孩子。”
悉尼是海外移民的最大接收地,尽管澳联储13次上调利率,达到4.35%的12年高点,但悉尼的房价在2023年的房价变得更贵。
CoreLogic的数据显示,尽管每月还款额增加了,但悉尼的独立屋中位价在今年1月上涨了12.8%,达到139.5万澳元。
净海外移民预计也将在2024年放缓,此前在2022-23财政年度达到创纪录的51.8万人。但Li仍预计今年房地产价格将保持强劲增长。
Ho表示:“2024年,不要指望价格会出现调整。房价更有可能保持在高位,甚至小幅上涨。买家愿意继续支付高价,因为房源和出租房源的短缺让他们别无选择。”
总理Anthony Albanese的政府也取消了“黄金签证”,该签证授予富有的海外投资者在澳洲居住的权利。政府发现该签证“经济效益不佳”后,在1月22日的移民改革中削减了重要投资者签证。
内政部长Clare O'Neil表示,该问题项目由前工党总理Julia Gillard于2012年推出,是工党继承的“破碎”体系的一部分。
该签证要求在澳洲至少投资500万澳元,以换取自动永久居留权。
自2012年启动以来,该计划已发放了数千份重要投资者签证,其中85%的成功申请者来自中国。
(Jo)
本文译自DailyMail,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