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花式比丑”:中国职场兴起“恶心穿搭”的背后(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我今天穿的够恶心吗?”24岁的中国白领杨梦宇在微信朋友圈调侃自己当天的穿搭照片。
这是一股正在中国都市年轻人中流行的风潮,被称为“恶心穿搭”。
在社交媒体上,类似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中的“大棉袄,二棉裤,里头是羊皮外头裹着布”的劳动人民造型正在大量涌现。
#上班恶心穿搭#这一话题在抖音收获了6.3亿的播放量,在微博累计近2亿次阅读。在年轻人分享生活方式的小红书上,该话题也获得了近4.5千万次浏览。
杨梦宇最先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这股风潮,然后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已经在实践“恶心穿搭”的生活方式了。
“看到有人发自己恶心穿搭,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穿的非常恶心,然后就注意到了,”她告诉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
“平时上班就是八点半起,就是有什么穿什么就走了。”
“因为[我]本身就足够懒,所以可以坚持那个恶心穿搭,每天随随意意的去上班 。”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年轻人权衡了较高的工作压力和与之无法匹配的收入水平,开始用穿着来表达对加班文化和隐性规则的抵触。
风潮崛起
其实,所谓的“恶心穿搭”并非刻意穿着恶心,而是没有精心打扮的感觉。这些年轻人不再纠结出入职场时的美丑,无所谓穿上“压箱底”的丑衣服和旧衣服。
该话题的迅速流行源自一位抖音用户的视频分享。
她分享了自己因为在工作服下面穿肉色绒裤配加绒板鞋,被老板斥责“穿得太恶心”,得到了超过230万次互动。
此后,“上班恶心穿搭”一词迅速走红。
“可能在我们恶心穿搭之前,都没有恶心穿搭这个[概念],”杨梦宇说,实践的秘诀在于心态要稳。
“穿的越恶心, 心态越舒适…… 现代年轻人更注重舒服的自我感受,把老板和别人的感受放在第二位。
“只要足够懒和随意就能一直穿得恶心,”她说。
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中国语言和文化讲师钱丰齐博士认为,“与其说是一种潮流,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她认为可以从几个不同维度来理解这种态度。
“中国的Z世代越来越重视个人感受”,钱博士说。“与老一代相比,他们更注重方便性和舒适性。
“工作的节奏、强度和压力使年轻的专业人士更关注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着装。”
心态在变
“恶心穿搭”反映出许多年轻人在初入职场后体会到的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由于中国职场长期盛行的“996”加班文化,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些年轻人倍感疲倦,失去了打造美好个人形象的动力。
他们认为,即使换工作,也只不过是在不同的企业体验相同的文化。
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当下,曾经拥有高薪职位的年轻人,也难以应对降薪甚至裁员的考验。
钱博士认为,在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许多年轻人在工作时依然精心装扮,他们的服装和配饰有时候甚至价格不菲。
“可能他们有些人上班的话就是会刻意打扮自己,可能是那份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很有吸引力,很热爱,” 24岁的靳雅晴告诉ABC。
“像我们这样不热爱工作,然后对我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靳雅晴目前在东部省份山东的一家报社实习。她说,身边同龄人普遍抱以类似的心态,尤其是经常需要加班的白领人士。
“基本上我每个上班的朋友都会这么穿,互相都习惯了,朋友之间会互相调侃一句,‘你今天穿的真恶心’,”靳雅晴笑着说。
“上班本来就很累,就有什么穿什么了…… 现在这样一点也不累,十分钟就能出门,”她说。
女性主导
在社交媒体上,参与这一话题的人群以年轻女性居多。她们吐槽了被期待在办公室中展现更精致的外形,成为了这场风潮背后的主力。
今年25岁的沈静怡在中国南部广州一家出版机构工作。她说,这是中国女性对不同性别的职场形象要求表达不满。
“大家下意识觉得,男的穿的邋遢没什么,因为是男的,”沈静怡说
“像我以前的男领导,天天穿人字拖去上班,但他不觉得自己穿的‘恶心’,说他就是把公司当家。
“但[精致]穿搭对于大多数[职场女性]来说太不现实了。就好像我不可能每天12点睡,然后6点起来打扮,对吧?”
钱丰齐博士说,这种 “雇主对年轻人和女性的苛刻要求”,在这一代中国年轻人中引发了“叛逆心理”。
“我们需要了解老一辈男性主导的高管与年轻女性专业人士之间的紧张关系,” 她说。
“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她们通常被期望表现得像一位‘淑女’。
“这种紧张关系引起了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的反抗情绪,她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发泄压力和沮丧。”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分享“恶心穿搭”的用户表示,明知道是去上班但依然胡乱搭配衣服,让疲惫不堪的他们可以得到片刻的释放。
“社会对女性打扮上的期望值会高一点,所以有点时候哪怕穿的差不多,但是可能对男性来说就没有这么恶心,”沈静怡说。
“恶心穿搭15分钟出门,精致穿搭1小时出门。多睡的那45分钟就是最大的不同。”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