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4.6°C-11.0°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她调研了50所美本院校507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光鲜背后的挣扎…(组图)

5天前 来源: 以以的爸爸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美国雪城大学社会学教授马颖毅的著作《雄心勃勃与忧心忡忡:中国大学生在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成功与挣扎》,将在美中国留学生的状态描述为“志向和焦虑并存”。

她发现,不论是来自富裕家庭还是普通家庭,这些留学生在到美国之前就开始经历这种矛盾,且在进入大学后加剧。他们拥有远大的梦想,但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经历着学业和社交方面的挣扎,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他们会担心自己毕业后能否赚到足够多的钱,让父母的教育投资取得回报。

她调研了50所美本院校507名中国留学生!他们光鲜背后的挣扎…(组图) - 1

这一切都发生在中国社会急剧发展的背景下。种种焦虑让他们不得不思考一个终极问题:到美国留学是否真的值得。

马颖毅说:我的调查从2011年开始,最开始是用抽样法在线调查,再挑选出愿意参加深度访谈的学生。我们收到了来自50所院校的 507 份调查问卷,最终对65名2013年到2016年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做了深度访谈。我让学生选择英语或中文,几乎每个人都说中文。之后三年,我在中国六个城市的九所高中进行了实地调查,还采访了一些学校辅导员、校长和老师。

我把他们的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来美国之前,需要准备申请、考试、择校,整个过程充满焦虑,这很大程度来源于他们的抱负,因为他们就想进排名前30、前50的学校。

第二个阶段是选专业。要选一个满足自己兴趣又好找工作的,这里开始出现与父母的矛盾。在社交阶段也焦虑,中国学生很不熟悉美国学生的社交方式和娱乐方式,导致难以融入。很多学生出国的目的就是想接触多元文化,接触不同的圈子,所以这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落差感。

最后一个阶段是对未来的规划。我做调研的时候,就业市场还不像现在这样,但也有各种问题。比如想留在美国就有签证的问题,回中国又有难以融入国内圈子、如何使用国内社会资本以及择业的问题。他们也迫切希望自己的学历和经历能够获得满意的回报。

这三个阶段中都可以明显观察到这种“志向和焦虑并存”的二元性。

南方周末:相较于其他国家留学生而言,中国学生身上这种二元性会更突出吗?

马颖毅:任何一个留学生都会面临这种状态。具体到中国留学生,不少人家里卖房或借贷供养孩子留学,这一代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很多人需要回到父母身边。

当然从哲学的眼光来看待,志向本身就能产生焦虑。但中国留学生在这一点上更加突出,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意识到,理解这一代留学生,其实非常重要的是理解他们背后的中国社会。

过去二十年,中国社会其实也是一种志向和焦虑并存的状态。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变化这么大,各个阶层的人都感受到很多变化,很多人实现了富裕,很多人有很大的抱负和野心。人们视野开阔,收入增加,同时也总在担心自己错失了什么机会,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国际视野,但这需要很多资源,人们也开始担心,自己的投资是否能获得足够的回报,这一切都带来焦虑。

来自这个环境的中国留学生自然也如此。而且留学生在任何社会里都不是一个随机的人群,他们都是有志向、有一定特权的一群人。在社会学上,流动人口相对不流动人口是更具野心和目标性的。留学生要读书拿学位,要见识更大的世界,他们甚至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期待和目光,承载着社会变迁带来的压力和机会,机遇和挑战并存。

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教育变化相对没有那么大,主要还在于高考仍是指挥棒。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接受的中小学教育差异非常大,中国留学生是带着中国教育的烙印到美国的高等教育去的,这个变化本身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挑战。

总而言之,中国留学生可能在全世界留学生群体里面,或者说流动人口里,是最具备“志向和焦虑二元性”的群体。

南方周末:你对于中国留学生和家长有什么建议?

马颖毅: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多去了解自己。比如通过父母、朋友,或者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去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留学其实只是打开了一个窗口,来了以后要做出很多选择,包括选什么课、参加什么样的社团、选择怎样的未来道路等等。

美国高等教育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提供了很多选择。一个人要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自我认知。所以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优势是什么,弱点是什么,对哪些东西有热情,哪些能力是培养不出来的。一个人不可能擅长所有的东西,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是,要做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事情。

如果不够了解自己的话也没有关系,我觉得这是一辈子的功课。但是学生现在要有这种意识,从现在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兴趣特长,扬长避短,而不是去补差补缺。我觉得学生和家长都需要做出思维上的调整。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卡拉卡拉門
卡拉卡拉門 5天前 回复
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但也要记得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
AFY丨FcwR
AFY丨FcwR 5天前 回复
家长们对孩子要求太高了,留学本来就是一种经历,不必太过焦虑。
SHyru2
SHyru2 5天前 回复
中国留学生们真的太辛苦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