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中产三宝”占领商场中庭,网红大牌被抄得又土又好笑(组图)
至今还没有放弃在商场买衣服的人,往往是出于一种心理:
“虽然价格比网购贵点,但至少都是正经牌子货,花钱买个省心。”
但他们最近被狠狠打脸了——因为山寨“狼爪”已经占领商场中庭了。
@黑白君二次元
德国户外品牌“狼爪”,英文原名为“Jack Wolfskin”,但在各大商场里已经进化成了不同的形态。
从“Jack wortblkm”到“Jack Wokeknsn”,再到“Jack VVoreksan”,堪称挑战英文字母组合排列的极限。
但比这些山寨牌子本身更让人疑惑的是,这些想象中本该藏在街头小店、服装批发市场里的“品牌”,居然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被摆进灯火通明、光洁干净的大型购物中心。
“没人逛的商场为了赚钱,已经堕落成这样了?”
01
商场里到底有多少
假“狼爪”?
如果你也曾在商场看到过这种“山寨狼爪”,会由衷感觉到一件事——
不仅中文的文字顺序不影响阅读,英文同样不影响。
尤其是像JACK Wolfskin这种纯英文的品牌,在绝大多数人脑中留下的印象大概只有开头的“Jack”和旁边的狼爪标志。
真狼爪的logo。
逛商场时偶然看到这么一家,没准还真以为是老牌户外品牌日子不好过,开始疯狂打折了。
再仔细一看,原来第二行开头的不是W,而是两个紧紧挨着的“VV”。
后面的动物爪印,也莫名多出了几个奇怪的关节。
好奇之余上网一搜,结果发现无数“Jack Wolfskin”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Jack wortblkm、Jack wordswoth、Jack Wokeknsn、Jack Wolflike……
“完蛋,我被山寨狼爪包围了!”
发现了吗,同一家店招牌上和店里的名字拼写还不一样。@八戒也爱用潘婷
事实上,这一波山寨的“受害者”还不止狼爪一个。
七八年前街边小店最爱卖山寨耐克、阿迪达斯、New Balance这种国际运动大牌。而近几年两年山系风流行,网红户外品牌就成了重灾区。
美国冲锋衣品牌Columbia,拥有了它的兄弟“Coutleubia”。
同样的蓝白配色,只不过看这里头摆的T恤和英伦花色卫衣,实在是跟本尊主打的户外风毫无关系。
火成“大学生校服”的北面,遇见了它命中注定的宿敌“EHT TKRQN EOHF”。
如果你觉得这些字母跟“THE NORTH FACE”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那不妨试着把下图左右镜像翻转一下。
左面是真北面,后面是“高仿”。
曾靠爆品棒球帽打出名声的MLB,在商场转角遇到“MLBT”。
@Taylor Show
再转个角,还有“MLB&AC”“MLBQ”和“MLBUSA”。
鬼冢虎则拥有了它的艺术家版本“爵士老虎”。
只不过仔细看去,每双鞋上的花纹走向似乎都不太一样,看起来比我的人生还乱。
当然最惨的还是去年被捧成“老钱风”的拉夫劳伦。
你说明明你品牌名字叫“Ralph Lauren”,前面为什么偏偏要写个那么大的“POLO”?
正版拉夫劳伦。
这下好了吧,“POLO VILLAE”来了。
POLO WALK和POLOGYBPN也来了。
@小红薯65189424
最搞笑的是,上面两家甚至开在同一个商场的同一个楼层。
你都能想象到一个穿拉夫劳伦的人来到这家商场会是多么局促。“坏了,我成山寨了”。
没关系,旁边还有一家“MCKAOIM KORS”呢,人家背Michael Kors的人说什么了吗?
事实上,对于比较熟悉这些山寨品牌套路的人来说,是真是假其实很好辨认。
虽然很多商家会把店面搞得乍一看挺像那么回事,比如搞几个带外国模特照片的灯箱,甚至直接把明星印成海报。
反正我是没查到虞书欣跟这个“MLBUSA”有什么合作。@水晶腊肉
但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大多没在商场里设置固定店铺,而是以“临时铺位”的形态支在一楼的中庭。
另一个是都会挂上“全场打折”的标语,而且通常是“买一送一”打底、1折商品最多,什么5折、7折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我寻思连直播间也不敢这么搞。
@薛宁gooding
但从网友的反馈来说,确实有不少人上当。
除了正品的名字实在太过复杂之外,这些牌子本身的价格也并不便宜,甚至标价相当离谱。
我曾在Coutleubia翻过标签,一件叠在货架上的防晒衣,标价居然高达3000多。
当然了因为人家全场打1折,所以最终只卖300多噢。
“打折”的噱头,加上店铺又支在商场最显眼的中庭里,让很多不太了解这些牌子的人真的以为自己是运气好,碰上了促销活动。
很多人甚至都买了好几年了,一直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直到最近在网上刷到吐槽帖,才突然意识到——
“糟糕中招了,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02
商场中庭
为啥变成“山寨聚集地”
平心而论,山寨名牌并不少见。在县城的尾货大楼里、步行街上,谁还没见过几家“美国纽百伦”、adidos。
但如今让人尤为不解的是,这些跟网红大牌脸盲的山寨品牌,怎么就登堂入室开进商场的一楼中庭和B1门店?
很多例子甚至来自北上广深,以及像武汉、成都、沈阳等省会城市的繁华商圈。
2020年,上海五角场合生汇的涉嫌卖假匡威和假鬼冢虎。
大家吐槽:“我看如今商场是真的饿了,顶着违规风险也要把这些烂牌子都吃下来。”
不过很多品牌虽然一眼就能看出是在蹭大牌热度,但从商标法的层面其实很难界定。
2021年一位重庆市民逛街时想买Champion,结果不小心买到了一件“Claeptau”,于是去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假冒。
但后来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的结果是,Claeptau是合法注册企业,商标也通过了商标局的核准注册,不属于假冒。
而想证明Claeptau商标侵权,需要证明其明显存在混淆的可能性,混淆可能性的界定需由审查员或法官来裁决。
这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为啥商场里的山寨牌子,都盯上了狼爪、Columbia这种一串英文字母的国外品牌。
你要是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比对,那确实有一大半不一样,怎奈普通消费者连正版的全名也没记清楚过。
迷惑住人的往往是类似的字体、相似的颜色组合,但这些在法律层面上很难界定侵权。
事实上很多“山寨”牌子都是正经注册了商标的。比如Coutleubia,以及一大堆“JACK”开头的品牌,都是在2020-2022年之间申请了商标,恰好踩上了户外热的风口。
且使用范围都是服装鞋帽,可以说是标准的持证上岗。
也有一些牌子存在商标争议,主要是因为logo过于相似。
比如“POLO SPORTS”就因为被拉夫劳伦起诉,现在改成了“POLO WALK”。
而“PAULO PPEDRO”因为用了跟拉夫劳伦相似的骑马挥杆,在爱企查上显示商标无效。
一般来说,如果入驻品牌存在明显的侵权问题,商场作为承租方的确要承担连带责任。
2018年,北京丰台一商场就因为引进了一个叫“TIGERSPOOR”的山寨鬼冢虎牌子,承租公司最后被罚了279多万元。
但正如上文所说,这些山寨品牌们最常出现的地方不是普通商铺,而是购物中心的中庭,也就是进大门之后的大厅位置——
而这地方,相当于商场里的一个bug。
现在看到商场中庭的“全场打折”都会犯嘀咕,不过这家Coach特卖倒是真的。
一方面,作为每个顾客一进门就会看见的位置,中庭铺位的租金价格往往高到惊人。
有业内人士曾透露,省会某家购物中心普通店铺的租金水平是每月3000元,而中庭的日租金在工作日都能达到2.8万一天(当然面积也比普通店铺大很多)。
而另一方面,会租中庭的一般都是短期商户,客观上加大了监管难度。
较高的租金收入,还是一锤子买卖,也让很多商场对中庭租户的审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海合生汇2020年曾经曝出过中庭特卖会售假的问题,当时附近不少商场也都接受了媒体采访。
其中一个商场的负责人称,他们会对商家进行资质的审核,但所谓审核也仅限于看商户有没有经营许可、品牌授权,无法辨别对方的证书是否造假,更不知道对方是否售卖假货。
记者甚至发现,自称某知名品牌代理商的商家,给商场提供的“授权委托书”是授权给个人的,而一般情况下,品牌方授权个人开展特卖的情况极为少见。
可对于很多急着收租金的商场来说,只要对方能拿出这么一张纸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疑点,都可以“他不问我不说,他一问我惊讶”。
03
越来越没人逛的商场,
只能“向钱看”
商场中庭的“山寨特卖会”,最早从小城市的小商场、老旧百货大楼中“发家”。
如今渐渐扩散到一二线大城市,甚至出现在万达、吾悦这种大型中端购物中心里。
讽刺的是,十年前的商场中庭,明明是寸土寸金的必争之地。
每个新建的购物中心,在规划时一定要搞出这几百平米的大空地,还要配上巨大的支柱和玻璃穹顶。
北京侨福芳草地的中庭。
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商场中庭曾是最好的宣传场所。
2014年前后,最喜欢租用中庭的客户是汽车、高档化妆品和房地产的楼盘展示。
这类客户非常喜欢做大型的现场展示活宣传,而且手里有大笔的营销预算,因此出手额外豪爽。
很多商场甚至在规划中庭的时候,会特别制造出能让汽车开进来的大门,地面也会针对汽车承重有特殊设计。
儿童摄影、教育等机构同样热爱在在这里举办活动;
而在前几年,二次元等青年文化领域的消费力上涨,商场中庭又成为了各种潮流活动的“主要阵地”。
北京朝阳大悦城现在也经常会在中庭办一些潮流活动。
对于商场来说,一方面可以收租金、参与这些活动的门票分成;
同时,活动本身带来的人流量,又进一步带动了购物中心内其他店铺的营业额。
当然,在没接到租约的日子里,商场也会在中庭搞特卖会收租金,或者从品牌的营业额中抽成。
但大多是跟商场内本来就有的品牌合作,像ONLY、VERO MODA、JACK JONES这些快时尚品牌,特卖会平均一天营业额就有几十万元,可达平日的10倍甚至更高。
从某种程度来说,如今中庭的租户降级为山寨狼爪、山寨北面们,其实意味着一个可悲的事实——
很多商场已经找不到比他们更好的租户了。
曾经的大主顾们纷纷降本增效,手头的营销预算已经大幅缩减;
房地产、高端化妆品们早就消停了;快时尚品牌们也不爱做商场特卖了,反正再怎么搞打折活动也便宜不过平替们。
更何况线下年轻人早就不爱逛商场了,曾让每个品牌都眼馋的商场中庭,含金量自然也大大降低。
品牌们想要做宣传、搞活动,宁可让资金和折扣流向直播间和社交平台。
反倒只剩下这些蹭着大牌名头的山寨服装店,成本低、单价贵,品牌名字还一眼“高仿”。
放在如今的电商平台上毫无竞争力,一个比一个卷的同行和“全网比价”的算法逻辑分分钟教他们做人。
才会愿意租下商场中庭,瞄准对流行趋势相对不那么了解的一群顾客,来做几笔擦边山寨的生意。
只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消费者吃过亏、学聪明后,商场这笔“糊弄钱”恐怕也会越来越难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