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妈妈移民澳洲后悔了:在这里再也无法富养孩子...(组图)
妈妈们
关于中产这个词是不是耳朵都要起茧了
之前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是
一个典型的中产大概率
会拒绝承认自己是中产例如否认三连
“别乱说!我不是!很普通”
但今天就来和辣妈一起看看
一位上海中产妈妈是如何漂洋过海
来到澳洲经历“教育历险记”的
上海妈妈的澳洲历险记
NO.01
这是一个陪读妈妈的勇气和担当,为了“快乐教育”,有博主(我们就姑且叫小A吧)带女儿举家搬迁至南半球,重启人生。
看这满满的行李箱里,怀揣着的是对另外一个半球的无限期待。
没错,虽然这是深思熟虑的选择
但一切进程的发展似乎仍旧不受控制
可以说,即使小A一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初抵澳洲的第一周,仍然因为“消费降级”带来的现实冲击而措手不及。
这国内凤凰般的中产
出来后怎么就落魄了呢?
小A说第一次的冲击来自抵澳后的第一顿晚餐。全家人带着12件行李(八件托运,四件随身),经历了长途飞行,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当晚,他们暂时住在一家酒店,放下行李后,首要的事情就是找地方吃饭。
由于旅途疲惫,不愿走远,他们决定在酒店旁边的一家日式居酒屋用餐。女儿熟练地在服务员递来的iPad菜单上点餐,一通操作下来,这家普通的小店竟然轻松超过了200澳元(约合人民币1000元)。
如果是在上海,或是短途旅行中,小A可能会毫不犹豫地买单。然而,想到未来要在澳洲长期生活,她却犹豫了。
俩人合计着
他们尚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即使找到,收入也可能不如国内
再加上澳洲的生活成本远高于国内的一线城市,尽管存款可以支撑一阵子,但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他们不得不更加谨慎。
于是,小A故作淡定地接过iPad,把一些非必要的饮料和小食从菜单中删除。尽管刚开始女儿大面上儿不太情愿,但还是勉强同意了。
但做妈的哪有不幸疼的,望着对面那肉嘟嘟的小脸,小A内心却感到一丝内疚,甚至有些后悔。她开始质疑,带着女儿远赴澳洲,是否真的能带来她们所期望的“快乐教育”。
富养孩子的全新模式
NO.02
接下来的冲击发生在商场购物时。小A的女儿习惯了在文具店和玩具店挑选心仪的物品,然后让小A买单。
在上海时,女儿选的东西一般都不贵,小A也会爽快地买下。然而,在澳洲,当女儿兴奋地挑了两套桌游时,小A却发现这两套桌游的价格
总共高达180澳元
接近900人民币
遇到事情不慌,先打开手机查个定价,结果小A 发现国内同款的价格不过是这里的三分之一。
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她故作镇定地和女儿商量:“你已经有很多桌游了,家里的很快就能收到,不如等玩腻了旧的再考虑买新的?”
女儿虽然懂事地点头同意,但她转身时那略显失落的眼神却深深刺痛了小A。
尽管刚开始经历了种种不适,小A一家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方式。她们减少了外食的次数,更多地在家自己做饭。
周末,小A和女儿一起准备家庭餐,鬼马精灵的女儿开始理解,在家做饭不仅是为了健康,搞不好也能成为一项有意思的家庭日活动。
小A还发现,女儿的消费观念在慢慢发生变化。
她学会了在购买之前认真考虑,甚至开始把想要的东西记录在心愿清单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取购买的“资格”。
这种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女儿在获得心仪物品时更加珍惜,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通过这段经历,小A对“富养女儿”的观念有了新的理解。
她意识到,真正的“富养”并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自律和珍惜。
与其通过物质的堆砌来满足孩子的欲望,不如通过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努力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澳洲人搞笑定义中产
NO.03
如果说刚刚的小A还算是土澳新妈妈,没有好好适应澳洲的中产生活。
那么接下来澳洲人自己是如何搞笑评价身边的这些“中产”的,咱们倒是可以一起来仔细品品。
这点很有趣,大部分中产阶级的内心深处是不太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的。
但许多人说如果下面这些特质你都有了,那么你一定过着中产般的生活:
吃 Viennetta 冰淇淋蛋糕
穿着 RM Williams 靴子
在全包式度假村度假
拥有一艘很少使用的小游艇
对于在澳洲达到这一阶层的“终极特征”,人们还存在一些争论,但许多妈妈都认为,中产是指那些:
仍然需要工作谋生
但有足够的可支配收入来负担
日常的大手大脚
先来看一下澳洲人的总体观点:
“对我来说,50 万的综合收入加上无抵押贷款,就已经接近中上阶层了。你可以买得起所有相对较好的东西,不需要贷款,但不能像傻瓜一样花钱"
”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花上 2-3 千澳元并不会让你感到困扰。临时状况的发生只是一种烦恼,而不是问题。”
在 Reddit 上,数百人分享了他们认为中上阶层的定义,其中一位用户认为:
在墨尔本或悉尼市中心 15 公里范围内
拥有房屋的人属于富人阶级。
"拥有一艘小船,但几乎从未使用过。"
"三双或三双以上的 RM Williams。”
“在某个州的首府城市养一只纯种狗”
"虽然嘴上抱怨生活成本,但家里俩娃上私立学校”
“太阳镜挂在马球衫的最上面一颗纽扣上"
"从 Crust 订购披萨”
“嫌弃老伴花 700 多澳元在一家'戴帽子'的餐厅度过约会之夜,抱怨孩子们看 iPad 玩得不亦乐乎"
“拥有一辆 200 或 300 系列的路虎或 V8 巡逻舰,真正拥有它。不是借来的钱。”
“每隔几周雇一个园丁和/或清洁工帮你做家务,因为你懒得去做,而且有闲钱挥霍。”
结语
在贫富差距的家庭中
孩子读书的问题有极端的差异
其实都是由于经济条件决定的
有钱的孩子会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
并且目光也能够放得更长远一些
而良好的教育
同样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来做支撑
澳洲教育长点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