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互联网人:互联网行业越来越难,职场人应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行业近几年可谓是动荡不断,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更是艰难,人口红利的消失导致广告市场的增速放缓,蓝海时代彻底结束。流量从业者身陷红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近两年大家谈论的话题不再是跳槽、升职、加薪,而是如何“安全过冬”。
今年已经是我做运营的第五年了,时间不算长,但是经历足够丰富。看尽了流量红利时期的繁华,也见证了不同行业的洗礼。
以此,我希望以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例,跟大家聊聊这些年来我对互联网行业、流量环境的一些所思所想,如果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启发,我无比荣幸。
Part1 又是一年毕业季
夏至已到,窗外的树木长得格外苍翠茂盛,树叶被太阳晒得直往下垂,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又是一年毕业季来临……
2016年的夏天,北京天气依然炎热,湛蓝的天空中没有一块云彩,坦荡荡的柏油马路被太阳烤的软绵绵的,感觉下一秒就要把我的鞋和沥青黏在了一起。
我穿着我在学生时代唯一的一套西装,挤上了开往易车在北理工校招的地铁,希望这身无往不利的行头可以延续我的好运。
当时可能太过紧张,简历也没有找个塑料夹装起来,导致我在地铁上不敢使劲拿着,也不敢放松。生怕手一松,简历掉地上脏了;也怕手一紧,浸出的汗水把简历弄皱。
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佩服自己,因为当时我最常听的一句话是:一个普通本科学校毕业的竟然想要去别人的主场和985、211学校的学生竞争,简直是以卵击石。
好在一切努力的都没有白费,因为出色的笔试和面试表现,我同时通过了产品岗和运营岗的初试。
尽管再后来产品岗复试被刷,但是我依旧顺利拿到了流量运营岗的offer,成为了易车的一员。
Part2.互联网行业大事件
东边不亮西边亮,晒尽残阳我晒忧伤。前夜不忙后夜忙,梦完黄金我梦高粱。---取自歌曲《仙儿》。
2016-2017
2016年,二手车电商烧钱大战愈演愈恶。人人车、瓜子、优信打的不可开交;其中人人车重金邀请了国内第一位“五十亿影帝”黄渤代言,瓜子二手车豪掷2亿广告费,优信二手车则在《中国好声音》第四季决赛上花了3000万投了60秒广告。有媒体统计,16年前后二手车广告投放总额就超过35亿人民币,几乎是行业总融资额的三分之一。
同年,我加入了易车旗下主做汽车金融交易平台的全资子公司。
2017-2019
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大热,P2P、现金贷、贷超一度成为了流量市场的宠儿、获客的利器。尤其是P2P,一些机构对外宣称投资回报率在10%以上,甚至还“保本保息”,不断有VC机构、创业者、老百姓涌入这个游戏,一时间名声大噪。
同年,我离开了易车,凭借有金融类工作的背景,成功转战了一家做贷款业务的上市公司。
好景不长,2018年开始P2P暴雷,这波爆雷就像关不住的水龙头,一发不可收拾。有人说,P2P这股浪潮来的时候风起云涌,走的时候一片狼藉。
2019-2020
有行业萧条就会有行业崛起。同属互金大行业下的贷款受到重创、而保险业务却被唤起了生机。
19年以做百万医疗险为主的多家公司,如水滴、众安、安心等。其凭借火热的产品和雄厚的资本力量,迅速在流量市场站稳了脚跟。
而我所在公司贷款业务受限后,也在积极向保险业务上进行转型。半年之内,迅速收购了一个保险经纪牌照,并搭建了比较完整的C端保险业务团队。我由于在贷款业务线出色的业绩表现被调到了保险业务线,并从0-1完成了C端保险投放业务的搭建,正式投身于保险行业。
第二年,我选择继续留在保险,于是加入到了四大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中的其中一家,开始“深造”。
2020-至今
2020年突然起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甚至是人生轨迹。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面临疫情,难以维持,直接破产清算;中大型企业,也是如履薄冰,纷纷开始采取了裁员、降薪等一系列调控手段。
然而,有一个产业却在疫情中突出重围,甚至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那就是“直播带货”。时至今日,已经刮起了全民带货的浪潮。
目前广告行业中也开始将直播作为新型的广告形势,希望弥补常规的竞价广告流量的匮乏。
所以当我所在公司决定以直播形势进行保险业务的推广的时候,我就一时间申请加入,现在已经可以独立负责直播相关的所有运营工作了。
Part3 分享几个关于找工作的建议
回顾我职业生涯的这几年,虽然偶遇坎坷,但是走下来也算的是顺利。毕业五年,有且只有三份上市公司工作经历,没有经历过频繁跳槽亦或是工作空档期的烦恼。每年薪酬涨幅都在20-30%的左右,今年也是顺利晋升,是公司首批拿到了运营专家职级的90后。
如果说这些年我做对了什么,我大概率会归功于“看清趋势再做选择,做对选择再谈努力”。你看我的过往经历,你会发现这些年几乎是什么火我就做什么;并且每份工作间业务都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切换起来,也不会感到很难。
下面呢,是我对找工作的几个建议,谨代表个人观点,实属以偏概全,抛砖引玉……
1、选对行业
人们在70年代能在工作上做到从一而终,在80年代能实现长治久安,90年代努努力至少也能保证几年无虞。但当时进入21世纪之后,尤其是这些年,如果能在一家企业稳定的超过1年,就已经算是很好了;而想到要待上3年以上,基本属于奢望。
身处一个多变的时代,对于行业的选择能直接决定了一份工作延续性的长短;选择行业的标准也很简单,就是什么火就做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一名优化师。16年之前,搜索广告在流量市场是霸主,那就应该选择成为SEMer;16年后,搜索广告市场份额下跌,短视频崛起,成为新的风口,那就应该转型做信息流优化师;18年,抖音实现短视频APP里的弯道超车,成功将稳坐头把交椅的快手斩落马下,并以火箭般的速度迅速商业化,那你就应该把抖音广告优化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
现在有一个行业已经把“挣钱”二字写脸上,如果你还不尽早钻进去,我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行业值得你关注,那就是直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今年工作极度饱和的情况下,也要申请加入直播业务,负责相关运营工作的原因。
毕业后大家都被“打回原形”,各自回到各自的起跑线,但是后面的相对差距却越来越大,最大的原因我想莫过于“眼光”二字。
看清趋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你决定加入某个行业的时候,结果就已注定,只不过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另外记住,风口虽然存在,但是它不会一直等你。
2、选对公司
大家常常会纠结于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大公司福利待遇全面,小公司自由度高。我觉得结合目前的就业环境和竞争环境而言,选大公司,毋庸置疑。
这个问题就很像高考填志愿,大家会纠结于选学校还是选专业?
当然选学校!
因为任何时候,资源都是有限的,识别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当一个企业无法去全面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水平的时候,就需要用一个相对科学的标准来降低自己的识别成本,同时保证成功率,这个所谓的标准一般就是清华北大、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
学校好或者学历高的人,能力一定强吗?不一定!但是当企业招聘面临着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的时候,当然会从成功概率更大的群里中进行选拔,而以学历和学校作为过滤条件自然是最优解。
同样,拥有大公司的工作背景就像从好学校毕业一样,它意味着更大权重,更高的品牌溢价。换言之,如果一个人能力很强,但是没有品牌溢价,反应在招聘市场上就必须向薪资折扣低头。
3、选对领导
马云曾经说过:“一个人在30岁之前,追随一个好领导比进入一个好公司更重要,他教你怎么做人、教你怎么把事情做对”。
其实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来说,我觉得选对领导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考虑到可行性,我才把它放到了最后。
好领导的标准就是你想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并且他也会给你充分成长的机会。一言以蔽之,充分信任、适当干预。
Part4 写给不同年龄运营人的话
0-3岁: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人生不同的阶段说白就是时间和金钱的等比交换,只不过这个比例要变。
20岁时,一天换100;
25岁时,一天换1000;
30岁时,一天换3000;
一个初入职场的人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在面试中和HR“金金计较”;人生最最无用的事情就是在大好的时间里费心费力的攒下那几万块钱。
我想表达的是,一定要知道不同阶段自己最大的资本是什么……
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时间才是是最大的资本。趁年轻,多经历多踩坑来才能换取早一天的大彻大悟!
有人会说反驳说第一份工作的薪水很重要,因为它奠定了基础,所以寸土不让。换个角度想一下,你是想首薪1w,每年只有5%的涨幅;还是首薪8k,每年至少有20%的涨幅?
总之,有人盯着银行账户上小数点前面几位数的变化,也总有人盯着的是小数点后几位数的变化。
3-5岁:奋斗万岁、躺平无罪
社会是一个无规则的竞技场,很多人毕业后会产生强烈的不适。究其原因是因为主角不再是你了。
学生时代,考试制度、考核内容、都是针对你量身打造的,只要努力了,成绩一定不会差。进入社会后,规则变了,没有考试,只有考核。但是考核是没有具体考题、同样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具体的答题时间,同样没有量化的分数。
在社会这个大考场上,你不知道考试题目、考试时间、分数上限,你甚至都不知道和谁在一起考试。
但是好消息是,绝大多数行业里两级分化严重,大多数人非常懒、非常平庸,主要稍加努力就能实现超车。虽然想成为行业领袖很难很难,但是事实是我们无需做到伟大,做到优秀就能活的很好。
从业3-5年是最“舒服”的时候,因为此时上无顶、下有底的时候。如果你愿意,随时尝试冲刺一下,可以甩开身边一大帮人。如果你不愿意,内卷化的时代下选择躺平也未尝不可。人都有选择适合自己人生的活法,就像有人喝鸡汤大补,有人喝鸡汤会吐。
5岁+:实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人们常说毕业5年决定一生,今年是我从业的第5年; 但说实话,看了很多书、听了很 多道理,但是我依旧没信心能过好这一生。 但是至少我明确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即在职场和生活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为什么主播千千万,但李佳琦只有一个?本质是信任。更进一步,同样的产品同样的价格,为什么他卖的最好?是因为他最理解产品卖点、最理解消费者需求、最能把合适的产品推荐给最合适的人;他业务的专业性令人信服,而持之以恒的坚持让他成为了行业里不可以替代的人。
如果毕业五年,还在把学校、学历最为身上最闪亮的点是可笑的、还在通过海投简历找工作是失败的。五年时间,也许不能让我们在某个行业里出类拔萃,但是总能做到有口皆碑。
写在最后
各行各业都存在优胜劣汰,人们赚钱无非两种方式,一是让自己杰出、二是让对手平庸。说白了超出竞争对方的部分,才是收益。
所以职场人,努力吧!如果你脑袋满满,口袋就一定不会空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鸟哥笔记”(ID:niaoge8),作者:佟童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