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4.4°C-16.5°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2021-11-0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提到高平陵之变,就必然会涉及到两个关键人物:司马懿和曹爽。

无论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里,曹爽的形象都差不多,用大司农桓范的话说:“曹子真英雄一世,怎么生出来的儿子个个都和蠢猪一样!”似乎曹爽是个无能短视之人已经成为了历史定论。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1

但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来是蜀国旧臣,三分归晋后才成为了西晋的大臣,因此他在写高平陵之变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到司马氏的利益和自己的脑袋,笔墨间将曹爽的形象进行贬低和丑化。同时对于蜀国旧臣,无论是曹氏还是司马氏,都是谋逆上位的叛臣,本质并不太大区别,陈寿也不想为了曹爽而大费周章,搞什么平反活动。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2

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则站在尊刘贬曹的角度,尽管对于司马氏也没有什么好感,但是曹氏一脉才是被抨击的主要焦点。从罗贯中将曹爽之父曹真这个曹氏最后的名将,丑化成气量狭窄的无能之人就可见一斑,相同命运的还有周瑜,周瑜是病死的,但不是被气死的,他的死和诸葛亮没有一毛钱关系,可为了突出诸葛亮,周公瑾只好委屈一下了。同理,曹真被诸葛亮用计气死,也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3

那么曹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史书上对于他的记载之一是肥胖,言下之意这位老兄不愿意运动,属于养尊处优的宗室;

第二个特点是谨慎持重,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所谓谨慎是指对外界事物和自己的言行密切关注,以免发生着自己不利的事情,所谓持重是指形式慎重不轻浮。说具备这样特点的人蠢的和猪一样,我相信没有人会相信。

况且曹爽这个托孤大臣是魏明帝曹叡任命的,曹叡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他在世时,司马懿不敢有不臣之心。曹爽在被任命为托孤大臣之前,已经经常出入宫闱常伴在曹叡左右,因此,

曹爽是经过曹叡考察之后,用来制衡司马懿所代表的士族及过郭皇后的外戚势力的慎重人选。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4

再来看看曹爽成为托孤大臣之后的作为。曹爽深知自己的资历、威望不及司马懿,因此朝中大小事情全都请示司马懿,与他共同商量。司马懿见曹爽自己甚为敬重,也以礼相让对,这个时期,双方的关系是十分缓和融洽的。

按曹爽最初的打算,司马懿年事已高,且为四朝老臣,对他尊重也是应当的。在以司马懿为代表的功勋之臣百年之后,权力可以实现平稳过渡,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振兴曹氏宗室,逐步打压士族大家的势力。

本来这个谋略是颇具战略眼光的,本来温水煮青蛙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年轻人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欲望,才导致了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5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

曹爽要解决的并不是司马懿一个人,而是蒋济等一般手握大权的老臣。这些人尽管年事已高但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曹爽深知稍有不慎自己就会落下身死灭族的结局。从父亲曹真死后,整个曹魏的军政大权就一直不掌握在宗室的手里。

曹爽试图力挽狂澜,恢复宗室的权力进而达到巩固君权的目的,这也是魏明帝曹叡临终前,对于曹爽寄予的厚望。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6

曹爽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他听取了丁谧之谋,建议魏主曹芳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去除了司马懿的权力,将他束之高阁。其目的就是要看一下司马懿的反应,和群臣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司马懿做的很彻底,干脆太傅的工作也不做了,直接称病不朝,整个国家的军国大事都交给你曹爽去弄吧。

此刻的司马懿还不敢发作,因为他不确定朝堂上这些老狐狸、老油条究竟对于自己被夺权这件事,对于曹爽是什么样的态度。司马懿认为曹爽要对付的绝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蒋济等一班手握实权的老臣,他的目的就是夺权,恢复曹氏宗室在曹魏朝堂上本来的地位。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7

事情后面的发展并没有出乎司马懿的意料之外,曹爽这个激进派不仅剥夺了自己的权力,还将蒋济等老臣的权力也彻底剥夺。随后曹爽的弟弟曹训、曹義都被委以重任,宫内宫外都成了曹氏的天下。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8

还有最后一个障碍要清除,这个障碍就是郭太后,魏主曹芳年幼,郭太后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郭太后出身西平郡士族大家,因西平郡反叛,她才被没入宫中,并逐渐得到魏明帝曹叡的宠爱,最后废杀了毛皇后,改立郭氏为皇后。但是郭氏无子,魏明帝曹叡的几个儿子又都早夭,因此才会让养子曹芳继位,郭氏升为太后,郭氏一族外戚权力进一步壮大。其兄弟皆手握兵权,担任宿卫之职。因此曹芳继位之初,权力实际掌握在曹爽、司马懿和郭太后三个人的手中。在司马懿称病不朝之后,曹爽的矛头就指向了这位郭太后。对于这位碍眼的郭太后,曹爽的重要谋士邓飏的建议是将她软禁起来,于是曹爽搞了一出母子分别的好戏,他将郭太后软禁在永宁宫,让她不要再干预政事。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9

此时的曹爽可意气风发,整个曹魏的朝堂成了自己的一言之堂,可这个时候,曹爽并没有忽视隐忍不言、积蓄力量、谋图反击的司马懿。在他的心里里,司马懿终究是一块心病,其他人不足为虑,只有司马氏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他派出了自己的重要党羽李胜去看望司马懿的病情,司马懿的戏演的很好,李胜完全被司马懿所欺骗,回来告诉曹爽说:“太傅病入膏肓,可能将不久于人世了。”曹爽从此放弃了对司马懿的戒心,开始大刀阔斧地搞起了自己的改革行为。

史书上说曹爽任用的都是无能之辈,这些人篡改规章制度、霍乱朝纲,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他任用的那些人确实都是饱学诗书之士,所谓篡改制度和任人唯亲则是触动了当时利益阶层的利益罢了。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10

曹爽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自己的行为开始骄纵起来奢侈无度,手下的人也个个弹冠相庆,认为大局都在曹氏的掌握之中。

但是整个曹氏集团中却还是有些明白人的,其中其弟曹義就多次劝谏曹爽说:“我们兄弟手握天下权力,这样会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很多人表面上依附我们,其内心并不服从,大多数只不过是趋炎附势之人,这样的人既不可信也不可用。”大司农桓范也说:“大将军兄弟执掌天下大权,不宜一起出城,否则一旦产生变故,则洛阳不为所控。”

但是这个时候的曹爽已经听不进任何的逆耳之言了,正所谓忠言逆耳无药可救。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11

反对曹爽的势力都连接在了一起,失去权威的外戚,被软禁的太后,被夺权的功勋之臣,士族大家的利益受损者,他们都站在了曹爽的对立面。高平陵之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郭太后的兄弟郭德、郭建本来就是镇护将军,负责京师的警卫,手中握有兵权,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司马氏可以这么容易封闭洛阳四门,而没有受到反抗了?这位郭太后早就成为了司马氏的盟友,其从弟郭建更是在入晋以后被加特进,这个特进和三公是一个级别的,可见郭氏也是司马氏建国的功勋之臣。

在高平陵事件中,曹爽平时信任的一些人都沉默不言,包括自己的弟弟曹義也没有任何话说,反倒是大司农桓范一直在上蹿下跳,一个外人如此积极主动,反衬出了整个曹爽集团的悲哀。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12

不是曹爽一人无能,而是曹爽所代表的曹氏宗室无能,曹爽就算有绝地反击的想法,但看看身边这些不成器的人,一早就泄了自己的那点锐气。直到这个时候,曹爽才意识到什么叫做众叛亲离,什么叫做狐朋狗友,自己大权在握时,这些人一个个精神百倍、妙计百出,可一旦遇到危难和挫折,他们便都像泄了气的皮球,拿不出一点办法。

在那个不眠之夜中,曹氏宗史进行了一场内部的论战,最终少数服从了多数,大家都认为司马懿不过想夺权并不想伤命,因此交出所有的权力,做一个富贵安康之人吧,更何况还有司马懿在洛水之畔的承诺和蒋济等人的担保呢?

高平陵之变的真相:从谨慎持重的宗室到短视无能的废人 - 13

放弃了手中的权力,就放弃了选择的机会。

司马懿不会再给曹氏宗室东山再起的机会,这是司马氏取代曹氏控制曹魏实际权力的天赐良机,司马懿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险中求胜的司马懿获得了最终的胜利,随着曹爽等人的人头落地,曹氏宗室的势力被彻底铲除,曹魏离改朝换代为时不远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