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9月10日 12.5°C-15.8°C
澳元 : 人民币=4.74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多半都活得很“失败”

2022-03-25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些人在工作的场合常常表现出温文尔雅,热情友好的一面,然而一回到家中却突然像变了个人一样,大喊大叫,暴躁易怒,为什么同一个人前后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而且这种情况还不在少数,很有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或是我们的周围,其实该现象的诞生原因来源于印象管理。

和外人交往的时候大家都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所以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常常会展现出温和好脾气的一面。

然而在家人面前我们无需伪装自己,毕竟彼此了解的已经足够透彻了,天天相处,天天打照面,时间一长,自然会无视身边人的付出,反而只记得那些不太开心的经历。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多半都活得很“失败” - 1

而这也正是很多人看起来对家里人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与外人相处只是为了表面的和谐,和家里人打交道的状态才是他最真实的样子。

心理防御机制——替代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名字叫做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弗洛伊德在划分人格结构时,曾将其划归到了自我的部分。

若自我察觉到了来自本我的冲动和欲望时,大脑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并试图用相应的方法去制止它。

这里所提到的制止过程就是所谓的自我防御,当人们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焦虑感和冲突感的时候,“替代(replace)”便应运而生。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多半都活得很“失败” - 2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公司中受到了上司的批评和责骂,然而他作为下级,并不能直接反驳上级,只能默默忍着脾气。

然而当他回家以后突然看到了儿子正打游戏,于是他找到了发泄怒火的渠道,对着儿子一通责骂,因为他很清楚儿子不敢反抗他,所以他才能如此肆无忌惮的宣泄自己的坏脾气。

而且在外面性格好却对家里人性格非常差的人,通常是经常在外面受挫折的人,他们只有向家人发泄怒火的时候,才能排解掉内心的不良情绪。

人格面具理论

该理论把子人格比喻成了一个个面具,而这些面具便是人格的每个侧面,人格是所有面具的总和。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多半都活得很“失败” - 3

人们在不同境遇下会戴上不同的人格面具来对待不同的人,例如在面对上司的时候,你会表现得谦卑认真,面对同事的时候,你又会表现的友好热情,回到家面对孩子,你将变成冷酷严厉的家长,面对爱人之时,又会变成不耐烦的样子。

这种做法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它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它既能够让我们与并不喜欢的人和谐共处,同时还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因素。

只不过在外面伪装得太久,心里会变得非常疲惫,等到个体再也无力去维护和谐的假象时,但凡来到了自身熟悉且具有掌控力的环境,他便会立刻爆炸。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大家在公司里经常八九个小时连轴转,休息一下都是奢望。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多半都活得很“失败” - 4

上次的责骂,同事的催促,房贷,车贷,各方面的压力齐齐的压在身上,每个人都心力交瘁,不知道怎样缓解焦虑的情绪,所以进入家门的那一刻,便是个体最放松的时刻。

尽管我们很清楚,就算在亲密的人面前发脾气,他们也不会离开我们,但大家需要明确一点,哪怕是关系再好的亲人,也需要好好的经营彼此的感情,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下,试想一下,当你辛辛苦苦地为对方忙活一天,可对方刚一进家门就不停的责骂你,此时你的心里又会如何做想?

站在对方的角度为他考虑事情还能够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家庭氛围和谐了,家人才能相处得更加愉快。

那些对家里人不好,却对外人很好的人,多半都活得很“失败” - 5

不过有些人在家里随意的发脾气,并不是因为他在外面受到了挫折,而仅仅是因为他过度自私,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他的所有想法都无比正确。

这样的人从来不会理解家人,也不愿意尊重家人,久而久之,就算是再亲密的人也会和他离了心。

家人之间一定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因为他们是难得的真正关心爱护我们的人,千万不要因自己的口舌之快而伤了他们的心。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