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1日 18.6°C-20.7°C
澳元 : 人民币=4.6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唉,于和伟和郭麒麟争什么

2023-11-0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两天,有部电影狠狠地骂了一回豆瓣。

但。

豆瓣用户好像被骂得很开心?

其实不止豆瓣。

几乎整个文艺圈的热门大腕、艺术名家、著名作家,被它骂得一个不落。

是连韩寒看完都要心梗的程度——

二手杰作

海报上倒是殷勤,直书八个大字:

" 坏笑喜剧,多有得罪。"

坏是够坏,得罪,也是得罪了不少人。

80 后导演王子昭,第一部长片作品,豆瓣 6.8。

说实话,这个分,该。

尤其是最后的结尾彩蛋,基本上就是狗尾续貂。

不废话,Sir 周末看完,今天就跟你们絮叨絮叨这部电影。

01

一个阳痿的男人

电影的主题,就是 " 儿子傻 x,老子装 x",为了要掩盖儿子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老子费尽心思,却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儿子,由郭麒麟饰演;

老子,于和伟担当。

儿子在老子教书的重点高中上学,本就 " 资质不高 ",却还迷恋起偷拍女同学的照片。

夜里偷爬女生宿舍偷拍,从墙上摔了下来,重伤,差点成为植物人。

学校的舆论,一时风起云涌。

学生跳楼,居然是为了偷拍女生?

为了洗清儿子 " 臭流氓 " 的嫌疑,老马夜里愤怒地为儿子 " 代笔 " 敲出一篇遗书。

在 " 流氓 " 罪名的面前,有风骨的 " 自杀 ",反而更体面。

没想到因为这封遗书,马墨靠 " 文学才华 " 火了。

被出版社发现商机后,一代奇才,年轻有为的(躺平)作家马墨,居然从此诞生 ......

故事翻拍于罗宾 · 威廉姆斯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原版里,儿子的死因更为 " 丢人 " ——为了获得性高潮,窒息而死。

也能看出来,国内的翻拍版本为了过审,而做了些 " 老少咸宜 " 的长度修改,让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继续活了下来,结尾,不得不以 " 谁才是真正的作家 " 的闹剧,打到了最后。

但,故事的主旨,并非演着儿子与老子之间,谁才是 " 作家 " 的这一斗争发展(否则真的就成 " 代笔门 " 事件了)。

反而,像是一个中年男人为了追求 " 面子 " 而铺设出来冠冕堂皇的一场 " 春梦 ",希望以此,让 50 岁,已经力不从心的自己,再一次获得 " 勃起 " 的能力。

在电影的一开头,马寅波与妻子(倪虹洁 饰)在屋里,就正准备进行 " 二人世界 ",光听这房里的声音,观众也明白个大概。

老马仓皇出逃,穿着性感内衣的妻子,垂头丧气。

说白了,就是男人的中年危机,阳痿了。

而这件事,才是所有闹剧的开场,他要在别人面前 " 硬 " 起来。

马寅波这个人,在生活里就是个软蛋。

房子,是老丈人的;当老师,在学生面前也树立不起威严;当父亲,儿子成绩实在不佳;当老公,他就算是吃了伟哥,就还是难以一战。

空有写作的梦想,书房被妻子支在了小阳台上,跟袜子、内衣放在了一起;屡次投稿失败,在出版社的师兄面前,也是一个怂包。

躺在床上,看着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也着实是,永别了他的 " 武器 "。

马寅波就是想找点东西,证明自己还能硬起来。

所以,儿子跳楼后,老马无心插柳的举动,引爆商机,拿下一百万的版权费,真正实现老马 " 梦想 " 的蓝色小药丸。

他此时,是 " 硬 " 了。

并且更加张狂地想要 " 持久 " 些。

他第一部作品叫《少年的你去哪了》,第二部作品,叫《归来仍是少年》。

是在指马墨吗?

更像是在说 " 无能为力 " 的自己。

他管这一骗人的举措,叫——

为家里打下一片江山。

可,现实,却又一次,让他梦醒了。

就像是王小波的那句话一样——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硬要证明自己还硬着。

只能在强撑过后,把自己输得一败涂地。

02

一群 " 爸爸 "

《二手杰作》中有一场 Sir 比较喜欢的戏,来自影片的后半段。

说的是父亲以自己的名义出书,结果接连失利,于是为了 " 证明自己 ",跑去了学校,当着众人的面揭开儿子出书的真相:那都是他代写的。

可谁信呢?

哪怕是儿子亲口承认,围观群众也依然不相信这个真相。

此时。

突然冒出了一个小保安。

保安把当初马寅波与自己聊天时 " 偷录 " 的录音用大喇叭放了出来,那时,马寅波因为瞧见了录音笔,假意 " 承认 " 他以前的投稿,是儿子代写的。

这下,围观仿佛找到了 " 铁证 ",于是群情激奋,责骂马寅波。

本来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结果,彻底失掉了 " 作者 " 的身份。

这场戏有意思的不仅是它对大众舆论的讽刺,人们往往固守着自己的立场,在 " 比谁更大声 " 的舆论场上非此即彼,颠倒黑白。

更让 Sir 留意的是这个小保安。

一个表面上怀揣着正义之心,念叨着警察梦想的普通人,有朝一日有了行使话语权的机会,是如何的得意与满足。

而话语权。

正是影片的另一重表达: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想当 " 爸爸 " 的时代。

怎么理解?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

郭麒麟与于和伟在学校门口吃早饭的这条路上,背景音响起的是郭德纲的《探清水河》。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郭麒麟作为郭家大少爷,从相声行业再到娱乐圈的道路,走得那么虎虎生风。

也许,是导演的别有用心。

但,可以说,在这部电影里,父亲,是无处不在的。

老马控制着儿子,想让他也成为作家,好满足自己当作家的梦。

妻子道出了老马的野心:

" 请你不要用我的儿子,治你的病。"

他是什么病?阳痿吗?

不,更像是 " 爸爸 " 病。

他想要管束一切,让儿子听自己的,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出版社听自己的。

就像老马说的——

我听说过我爸是谁谁

没听说过我儿子谁谁

" 父亲 " 在电影里,已经不再是一个身份,而是一个符号。

一如在《封神》里," 父亲 " 不再是父亲,而是一个制度的缩影,一个权力的化身,一个欲望的本体。

说白了。

" 爸爸 ",就是一个 " 头衔 "、一种 " 荣誉 ";

" 爸爸 " 是指定规则的人," 儿子 " 是参与的人。

谁有权力,谁能掌控利益,谁就是爸爸。

在这场游戏里,好几次,导演用夸张的镜头,突出着位居中间的 " 爸爸 "。

比如,要出版马墨文集的出版社老总。

或是,被一群中年人围着青文学社的主编,对他的指示俯首帖耳。

你以为那些讽刺文艺青年、文艺圈、出版圈是导演的犀利。

但它其实在更犀利地在讽刺——

在一个谁都能当 " 爸爸 " 的时代。

那遍地 " 儿子 ",不也很正常?

但。

有时候," 爹味 " 也是会传染的。

当你致力于去讽刺一个人的 " 爹味 " 心态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变成了那个人。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结尾,当马寅波想自杀时,发现另一个想要自杀的女孩子,为了挽救她,还是把她摁在了座位上,看自己板书,说些鸡汤话。

讽刺吗?

讽刺。

你看这些写在黑板上的词语:人生、虚荣、认知。

也就是因为他的 " 人生困境、渴望虚荣、毫无认知 ",才走上了绝路。

可。

有意思的是,导演居然此时就安排他信了。

而且凭借拯救 " 失足少女 ",实现了他与自己的和解,达成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你分不清。

此时,到底是在讽刺,还是肯定。

03

没有少年

虽然整部电影围绕着都在讲 " 少年 " 的故事。

但老实说。

《二手杰作》里,并没有真正的少年。

儿子马墨勉强算半个。

他在面对喜欢的女同学时依然能说出,会做个普通人的想法,但与此同时,他的偷拍行为,他的逆来顺受,也实在太油腻世故了些。

而其他人呢?

故作风雅的女同学,或是那些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豆瓣小组 er。

都被电影讽刺为 " 伪文青 "。

少年,其实就是岁月增长时依旧保留自己当初的冲动的人。

他们不需要有多伟大、高尚的理由去包装自己,而是,一如既往地在人海里浮沉,但依旧坚持自己所热爱的。

电影里。

少年,早就已经死了。

一如老马在给自己的新书做推荐会时,那个场景,不像是一个会场,更像是一场葬礼。

而真正的少年呢?

编剧或导演可能觉得," 少年 " 正是他们自己。

你看,他们在讽刺着社会百态——

先是把矛头直指文坛的乌烟瘴气;

然后,对流量、噱头、热搜的讽刺;

中间带夹带骂骂 " 爹味 " 社会;

为了电影有些讨论的 " 话把儿 ",还把韩寒曾经的 " 代笔门 " 又被翻出来,生怕观众看不懂还直接引用人家的台词;

是不是 " 很勇 "?

但。

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与其说它勇敢,倒不如说它就像是在抖机灵,挠你痒痒肉,并指着这些笑料与讽刺跟你说——

" 你看,我骂了,哎,我又跑了。"

毕竟,所谓讽刺文坛(现在文坛还有影响力吗),讽刺流量(反正大家都在讽刺),讽刺 " 爹味 "(还有比这更政治正确的吗)。

实质上。

他们只是以大胆辛辣的名义,做着一些躲在安全区的事。

而这。

与其说少年,恐怕,更像是中年人的世故。

更重要的。

作为一部原版就带有消极色彩的作品,主创硬是要在《二手杰作》里整点正能量,以达到 " 讨好所有人 " 的目的。

妻子要逆转老公的骗局,所以让儿子封笔;

老马为自己的书刷单时,工商就出现了,让他们依法竞争;

甚至,在最后,老马就是要挽救自杀女孩的性命,并露出大无畏的笑;

而在他苏醒后,与妻子的婚姻危机又完美修复了;

学校与老马之间的闹剧,又因为一个 " 特级教师 " 的职位,让他们和好如初。

这电影剧本,比《读者文摘》都要正能量。

所以说。

这部《二手杰作》,表面上是骂这个社会。

但,实质上,它若有似无添加的 " 正能量 " 细节,与最后的结尾,一点都没有硬起来。

" 二手 " 倒是勉强沾边。

所谓 " 杰作 ",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

尤其是结尾。

当偷拍女同学的儿子,最终凭借其 " 摄影天赋 ",考上了电影学院。

你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 " 反讽 "?

如果不是。

那可真是太搞笑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