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4日 4.7°C-11.0°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从“竹林隐士”到“最萌使者” 在川大博物馆探寻“熊猫外交”的故事

12天前 来源: 搜狐宠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从“竹林隐士”到“最萌使者” 在川大博物馆探寻“熊猫外交”的故事

3月3日,大熊猫“福宝”在位于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爱宝乐园享用美食。新华社发

在中国西部开展考察的葛维汉。

图据四川大学博物馆

4月3日晚,旅韩大熊猫“福宝”搭乘包机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新华社发

4月3日晚7时22分许,随着一架特殊航班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在韩国出生的首只大熊猫“福宝”回到了它的故乡。每一只旅外大熊猫的回国,总是牵动着两国熊猫爱好者的心,离开时不舍的泪水和迎接时期待的目光,共同汇聚成了世界人民对于大熊猫的无限喜爱。

圆滚滚的身体、黑白相间的“皮草大衣”、萌萌的大脸盘,大熊猫的走红可不是靠着一两张表情包或是几段搞笑视频。在消息闭塞、尚没有网络的年代,“竹林隐士”就已经在向世界各地“散发魅力”了。

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出洋”,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四川大学博物馆里,两只可爱的大熊猫幼崽标本,会向你“讲述”更多关于“熊猫外交”的故事。

1 从“竹林隐士”到和平使者

穿行于山野之间,擦过草尖的露水,踏过沙沙的竹叶,“竹林隐士”大熊猫的家就在这里。

从青藏高原东缘出发,沿着横断山脉往北延展到秦岭,是一片狭长地带。南北跨度700多公里,海拔落差5000多米,这里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庇护了以大熊猫为代表的8000多种珍稀野生动植物。这里湿度大、降雨多、天气凉爽,适合竹子生长,也深受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喜爱。

但对于人类而言,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的大熊猫,总是独来独往、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很难亲近,也因此显得更加珍贵。

1869年,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县邓池沟发现大熊猫。1870年,阿尔封斯·米勒·爱德华兹首次按照现代科学动物命名法则赋予它拉丁学名。大熊猫这一中国稀有物种引起西方博物机构强烈的兴趣和展出需求,出现了“熊猫热”,引发全球关注。

“如何才能见到真的大熊猫?”“怎么才能拥有一只大熊猫?”这是当时不少西方国家民众的渴望,“熊猫外交”也应运而生。

2 四川大学与大熊猫的特殊缘分

1936年岁末,四川汶川草坡,大山已经沉睡,一位农人手攥公鸡,口中念念有词,一场因捕捉大熊猫而进行的祭拜山神活动正在举行。随后,美国的露丝首次将活体大熊猫带到美国。

1938年 ,一封来信开启了四川大学与大熊猫的特殊缘分。

美国纽约动物学会写信给当时的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希望能够得到一只大熊猫幼崽。时任该校生物系主任的丁克生立刻联系了山中猎人,随后带回了一只大熊猫幼崽并取名“潘多拉”。它在华西坝生活了3个多月后,被送往美国,在纽约动物园亮相。

1941年,为了感谢美国有关方面向中国提供的

援助,中国决定赠送美国一对大熊猫,并由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将一雌一雄两只大熊猫送往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动物园,分别取名“潘达”和“潘弟”。这也成为了开启“熊猫外交”的标志性事件。

1946 年,在英国政府的请求下,大熊猫“联合小姐”跟随四川大学生物系讲师马德前往伦敦。马德在帝国学院进修后,回到川大执教,培养了众多的野生动物研究人才。

3 大熊猫出国被赋予生物多样性保护使命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先后向苏联、朝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德国9个国家赠送了23只大熊猫。

1982年,为了加强濒危动物保护工作,中国停止向海外赠送大熊猫,开启了以合作研究为目的的租借模式。

目前,我国有50多只大熊猫生活在世界各地。自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以来,已有41胎68仔大熊猫幼崽在国外繁育成活。“熊猫外交”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传递着中国和平友好的态度,并承担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使命。

经过中国与全球的共同努力,大熊猫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2021年生态环境部对中国的濒危物种状况进行了评估,野生大熊猫数量在40年间,从1114只增加至1864只。

研究大熊猫、保护大熊猫,却不仅仅是保护大熊猫。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四川大学冯文和教授和其他研究者与成都动物园等单位,围绕大熊猫的饲养繁殖和疾病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大熊猫的人工繁育与壮大种群数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四川大学岳碧松、冉江洪等研究团队在野生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的调查与评估、种群精细化管理及圈养大熊猫疾病防控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研究。

大熊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种,而对黑颈鹤、绿尾虹雉、四川雉鹑、四川山鹧鸪等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四川大学科研工作者仍在脚踏实地地进行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