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3日 21.9°C-25.2°C
澳元 : 人民币=4.5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地沟油比砒霜要毒100倍?环保谣言为啥满天飞

2017-02-1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地沟油比砒霜要毒100倍?环保谣言为啥满天飞 - 1

内蒙古风电偷走北京大风导致雾霾,地沟油比砒霜要毒100倍,石油焦是雾霾罪魁祸首……面对这些“论断”,非专业人士可能都会莫衷一是,有些人就稀里糊涂地相信了。其实,这些都是谣言。

谣言年年有,这些年特别多,环保领域也不例外,而且涉及方方面面。

环保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这么有市场,该如何遏制其传播?记者采访了各方专家。

谣言刺痛公众神经

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与环保专业性结合,易形成“社会流瀑”

什么是谣言?

“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途径传播的言论,就是谣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说,谣言最根本的一个特点,是不符合事实。在传统社会中,谣言通过人与人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谣言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传播效率的飞跃,传得快、传得远,这是过去所有传播方式所不具备的。

“环境问题复杂多变,涉及多个学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遇到突发事件,又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就会产生种种猜测,很多猜测似是而非、不胫而走。有些谣言影响有限,但有些谣言就会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有些谣言有指向性,比如雾霾相关的谣言,还会影响环境治理,危害不容小觑。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杰认为,谣言可能带来两个层面的危害:一是侵害个人、群体或组织的合法权益;二是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

“煤炭平均含硫量1.4%,进口高硫石油焦含硫高达5.5%—7%。烧石油焦,每年向大气多释放了30万—50万吨硫磺,这不雾霾才奇怪呢。”前不久,一篇题为《雾霾真相——进口高硫石油焦》在互联网铺天盖地传开,文章将矛头对准石油焦,似乎石油焦是雾霾的罪魁祸首。

随后,情况发生反转,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有关负责人表示,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作为石油副产品的石油焦在中国产量很低,使用量也非常有限,把石油焦当作雾霾罪魁祸首的论断,既不准确也不符合实际。那篇文章是彻彻底底的谣言。

类似环保谣言不在少数。去年“六五”环境日,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发布十大环保谣言,涉及雾霾、水污染、固体废弃物以及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看到权威辟谣释疑后,估计很多人都有恍然大悟之感。这些谣言都曾甚嚣尘上,刺痛公众的神经。

“环保谣言满天飞,说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强烈关注。这种强烈的关注,与环境保护领域本身的专业性一结合,心理学上的‘社会流瀑’效应就显现出来了。” 唐杰说,一旦有人相信谣言,接着相信的人就越来越多,形成像瀑布一般的强劲态势。

环保谣言还有个特点就是多次传播。比如,“核雾染”是几年前的老谣言,可是在2015年到2016年秋冬重霾发生时,又重新传播开来。这说明,公众在污染事件发生时的焦虑是谣言传播的“沃土”。

怕受害但缺常识,令谣言甚嚣尘上

一个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谣言就传播得越快、越广

著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一句话:“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传播如此迅速?

“谣言的产生既可能是有人刻意编造,也可能源自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部分遗忘、错误记忆、误读,或者掺杂主观信息。刻意编造谣言的人,可能有经济利益、政治意图、打击报复他人等动机,也可能有个人炫耀等心理因素。”唐杰说,谣言大范围传播、影响舆论并产生显著社会影响,需要一定条件。

匡文波告诉记者,有一个谣言传播公式:谣言=重要性×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谣言的传播速度与事件的重要性、事实的模糊程度以及谣言受众的批判能力密切相关,一个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的时候,谣言就传播得越快、越广,其危害也就越大。

某一事件发生后,查清真相需要一段时间,但公众急于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失语的这段时间内,互联网就会成为谣言产生的温床和散播的加速器。真相只有一个,谣言却可以变身为多种版本传播。“拿雾霾来说,雾霾是怎么产生的,众说纷纭,不仅许多民众不明白,专业人士亦无定论。因为专业性太强、模糊性高,绝大多数人不了解,这种情况下雾霾的谣言满天飞是很正常的。” 匡文波说。

2011年3月,日本东海岸发生大地震,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这起核事故竟然在中国引起一场抢购风波。“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受这两条消息的影响,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很多地方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还有商家借机抬价,市场秩序一片混乱。有关部门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盐供应。事后,两条消息也被证实是谣言。

“很多人意识到辐射会带来环境问题,但对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健康危害,了解得还不够,容易轻信谣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朱忠军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仅有6.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前不久发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每100个居民中,仅有不足9人具备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公众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下,意识到污染的危害,但对相关知识、常识了解还远远不够,导致谣言甚嚣尘上。”朱忠军表示。

谣言止于公开,止于智者

要在第一时间用真相扼杀谣言。公众须谨慎辨识,不盲目转发

“要科学界定谣言与传言、学术探讨的区别,有些言论属于谣言,有些属于传言,有些原本就是正常的学术探讨,是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公众提出自己的学术见解。”马军说,在涉及高度关注、有争议的议题时,相关的每一方都要负起责任,协助公众科学认识,不要让公众有所误解。

匡文波认为,并非所有的谣言都带有恶意,大多数人只是不了解真实情况。“权威发布一旦跟不上,谣言就会满天飞。要在第一时间用真相扼杀谣言。谣言止于公开,公开透明是应对谣言的根本之策。在事件真相明了的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在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公布真相,以扼杀谣言。”

马军告诉记者,政府掌握的信息及时公开,本身就可以遏制很多谣言。因此,要做好预案,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拿出权威的声音,这也是环保部门正在做的工作。

唐杰建议,可以整合辟谣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分类治理、有效回应的辟谣机制。对于迫切需要澄清的问题,不能只是在官方网站或主流媒体刊登一则启事,而是要运用各类社交化的新媒体渠道传播辟谣信息。同时,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优势,参与到辟谣工作中。

“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公信力、提高公众批判能力,也有助于抑制谣言传播。”匡文波建议,政府部门要利用这一规律,及时总结、发布谣言的共同特点以及辨识谣言的方法,增强公众的辨识能力。谣言往往表现出信源模糊、整体失实、捏造细节、夸大事实、断章取义等特点。遇到这类信息时,公众须谨慎辨识、求证,不跟风、不盲目转发。

马军建议,要做好环保科普工作,教育部门、学校将相关知识纳入教育内容,社会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普及知识。“环保科普,不能高高在上,要采取易于让公众接受的方式。”

关键词: 地沟油砒霜环保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