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26.5°C-32.0°C
澳元 : 人民币=4.5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2020-01-09 来源: 阿波罗新闻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新年刚到来,很多人就看到了一个坏消息。有媒体援引专家论文称,长江里的“大熊猫”、中国特有的白鲟和人类彻底告别了。

虽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尚未官宣白鲟灭绝的消息,但“白鲟灭绝”依然让很多人感到震惊。

作为匙吻鲟科鱼类现存的两个物种之一,白鲟在地球上存在了1亿多年,但我们人类40年就让它灭绝了。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白鲟的每年捕捞量最高能达到25吨[29]。

当时,鱼子被做成鱼子酱销往国外换外汇,“肉用板车拖到街上去卖,像卖豆腐一样,要多少,就切一块给你,也不用称。”[1]

但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在2003年和这种美丽的生物匆匆见了一面。

这一面,竟成了永别。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1

发表“白鲟灭绝”论文的作者危起伟,也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他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不止白鲟,长江很多鱼都要灭绝了[30]。

此言不假。长江,是世界上淡水鱼种类最丰富的生态流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河流之一。

在这片180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里,生活着超过4亿中国人,承担了整个国家40%的GDP[2]。

经济飞速发展,但长江里的生物却经历了一场大型灾难。

长江里的鱼,快没了

白鲟的消失,不止是一个物种的悲剧,还是整个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溃败。

就像长江水产研究所科学家危起伟所说,“白鲟是生态系统里一个最顶端的物种,它的灭绝代表了这个生态系统到了一定的危机程度,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2

1994年3月18日,当时的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鲟》特种邮票,现在想知道活着的白鲟什么样,已经看不到了/网络

以前,长江流域特有种的胭脂鱼占长江三峡上游部分捕捞量的10%以上,但从上世纪80年代初之后,这种鱼也从下游消失了[5]。

甚至连长江里最多的经济鱼类——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也遇到了产量危机。

到2013年,四大家鱼只占长江渔获量的14%[6]。

上世纪60年代,长江干流高峰时四大家鱼鱼苗径流量可以达到1000亿尾,其中宜昌产卵场贡献了5%到7%,但2011年左右,宜昌产卵场每年家鱼产卵跌到了数千万[31]。

2011年至2017年之间,经过科研人员多次的生态调度(人造洪峰),宜都断面的鱼卵总径流量在2017年恢复到了29.9亿[31]。但还是和过去差很多。

对你来说,可能只是“今天没有草鱼、那就改吃鲈鱼”这样简单,但对这些鱼种来说,它们面临的是生存危机。

现在全国淡水产品中,91%是靠淡水养殖,而这些养殖鱼类中超过一半都是这四大家鱼。养殖的鱼类需要靠野外种群的鱼苗来补充,而野生种群的减少,必将导致其基因流失或基因库的萎缩[7]。

野生四大家鱼数量减少,动摇的是整个长江生态系统金字塔的地基。

中科院水生所鲸类保护生物学科组副研究员郝玉江发现,在1993年以后,长江江豚种群中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雄性后代越来越多。

郝玉江推断:尽管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该现象与种群的快速衰退有关,但是这种性别偏移必定会是种群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有可能导致种群的最终灭绝。

人类为了口腹之欲,把它们逼上了绝路。

截止现在,长江中约有70多种水生动物被列为国际或国家保护物种。

像我们熟悉的白鱀豚和长江鲥鱼等,已经被列为功能性灭绝物种(Functional extinction),它们的族群大小已经减少到不能再维持下去了,接近灭绝。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3

白鱀豚已经是功能性灭绝的动物,可以说离正式宣判灭绝不远了/ edgeofexistence

就在三十年前,我们还能和白鱀豚和平共处。在1980年代初,白鱀豚的种群数量尚有约400头[9]。

1986年~1990年间,中科院和南师大的研究人员在长江考察不到一年,看见了一百多次白鱀豚群[10]。

可到了2003年中科院观测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消失在了滚滚长江中。

和白鱀豚一样珍惜的中华鲟、长江江豚,被列为了极危物种(Critically Endangered)。

可以说,从最常见的物种,到生物链顶端的王者白鲟,这片流域里任何一种生物,都逃不过这场生态危机。

1985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写的《今日长江》,将长江描述为“已经进入它的黄金时代”[11]。

但对长江里的珍贵鱼类来说,那已经是生命最后的时间。

长江物种曾经有多丰富

大家可能对鱼类急剧减少的严重性,没什么概念。

换句话说,原来的长江是个大宝藏,现在,像个遗址。

长江是中国淡水鱼最丰富的水系。

根据Fishbase数据,长江有416种鱼类及亚种,占中国淡水鱼总量40%,相比之下,珠江只有296种,而第二大河黄河只有150种[12]。

在这416种及亚种中,约有45%的鱼类是长江特有种,更因白鱀豚、扬子鳄、长江鲥鱼这些珍稀物种闻名世界[12]。

在全世界,长江的淡水鱼资源也举足轻重,流域内有四个目的淡水物种,都占世界淡水鱼总量的10%以上[12]。

长江跨度之长、内容之广,甚至让同一种鱼,在上下游可能都有不同的基因[13]。

现在,长江依然奔腾不止,可千百万年来住在里面的原住民,却一个接一个和我们告别,甚至连再见都来不及说。

白鱀豚,是长江独有的动物。白鱀豚的近亲原白鱀豚在距今2000万年中新世时期的广西地区就已经出现,现代白鱀豚的形态与古老的原白鱀豚几乎没有变化,它也就有了“活化石”的称号[14]。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4
白鱀豚/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白鱀豚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从宜昌的上游到长江入海口,都有白鱀豚的踪迹[15]。

他们长得可爱,但生性警觉。一旦发现机船,大豚就会托着幼豚潜游而逃[16]。

白鱀豚,可以说早就学会了如何和人类相处,它们长期生活在人类密集活动的长江里。

研究所人工饲养的白鱀豚“淇淇”,刚到水生所的大池塘短短5天后,就会自己在池中捕鱼,还好奇地观察起研究员们吊在水中的水听器。饲养到15天,就适应了人工的喂养方式,欢快地吃鱼[17]。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5

1998年,雄性白鱀豚”淇淇“在水生所的池塘里。”淇淇“于2002年去世,是世界上人工饲养时间最长的白鱀豚。

再说长江

但就是这么警觉而聪明的动物,人类还是选择了对它们赶尽杀绝。

《南方周末》报道显示,1985年前白鱀豚标本的已知死亡原因中,人类活动造成死亡的约有90%;而1995后收集到的3具标本中,两头死于捕鱼电击,一头死于清理航道的爆炸[13]。

当人类如梦方醒,想要保护它们的时候,一切已经太迟了。

和白鱀豚遭遇类似的还有可爱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

与古老种白鱀豚相比,江豚属于进化种,比白鱀豚更聪明。它的大脑发达,智力水平接近大猩猩,有灵性[18]。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6
江豚是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经常露出水面换气/steemitimages.com

多年跟踪报道长江江豚的记者高宝燕就曾回忆道,曾经有工作人员围捕江豚来体检,平时扎堆的江豚知道要围捕,就会四处散开;雄豚甚至会为了保护怀孕的雌豚,主动吸引人类的视线[19]。

江豚性格更活泼,尤其喜欢在水中上游下窜,有时还会几头一起转圈。

它们还有可爱的吐水行为,甚至人工饲养的江豚还会目标明确地对着喂食处或者饲养员喷水,告诉他们“快来喂我”。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7
中科院水生所人工饲养的江豚,会和研究人员亲密互动/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

除了喷水以外,江豚还会直立出水、张嘴、点头,提醒人类:“我饿了![20]”

这么可爱的江豚,也没有逃过人类的魔爪。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8可爱的江豚/ busy.org

在江豚分布最为集中的八里江江段,1989年约有260头,十年后只剩下70头左右,江豚数量的年递减率约7.5%[21]。

截止2018年,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下降趋势得到了遏制,但它依然处于极度濒危状态[22]。

不止是白鲟和其他淡水鱼种灭绝了,甚至有些经济鱼种的产量也在减少。

它们为什么消失了?原因是多方面的。

长江里的物种遭遇困境,首先是因为它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变,加速了它们的灭绝。

我们以中华鲟为例,中华鲟慢慢走向灭绝,是因为它们“不孕不育”了。

以前,中华鲟要想“生孩子”,需要溯流去上游产卵。

中华鲟产卵后,要顺水漂流孵化至鱼苗,再顺河漂流生长,经长江河口入海,到海里生长到性成熟,再溯河洄游至长江产卵繁殖。

人类活动与河道工程的建设,阻断了中华鲟往上游河流迁徙的路线。

中华鲟没有了足够的水流刺激,加上水温整体上升,性腺大幅退化[26],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产卵。

这可能就加速了它们的灭绝。

是人类,一步步毁掉了它们生存的家园以及活下去的希望。

不止白鲟 长江早已千疮百孔!很多鱼都要灭绝了(组图) - 9
香港海洋公园中华鲟馆展出的少数珍稀鱼种之一/Shankar S. Flickr

而且就算这些珍贵鱼种真的产了卵,也未必能躲开其他鱼类对鱼卵的捕食,水文环境的变化和流量的减少更进一步影响了鱼卵的孵化,而孵化出的幼鲟也未必能顺利顺流而下到达适合它们生存的下游和河口。

历史上的长江,江河湖海、干流支流相互交织,是个复杂的“江湖网”。

鱼在江湖之间自由移动、繁衍生息,这也是长江流域物种极丰富的原因之一。

但因为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湖泊和长江被人为隔离开来。最近的证据表明,江湖分离使长江湖泊的鱼类多样性减少了38.1%[5]。

而且长江湖泊本来就自身难保,在围湖造田的影响下,很多珍稀鱼类的栖息地鄱阳湖和洞庭湖面积都迅速缩小,偌大的长江,已经没有它们容身之地了。

除此以外,长江流域鱼类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人类的赶尽杀绝。

我们的人口多、经济底子薄弱,整个长江流域都依赖渔业的发展。而我们的捕鱼方法破坏性又极大。

早在2002年的时候,整个长江流域上,就有160多种渔具,其中最厉害的是各种升级版的长袋网,甚至出现毒鱼、炸鱼和电鱼等违法行为。

当时,单单一个鄱阳湖半湖村的村民,就靠长袋网捕获了8.5万公斤的鱼,其中包括30万条鲤鱼、青鱼、草鱼、鳙鱼和鲢鱼的幼鱼[5]。

过度捕捞的红利,是短暂的。

长江渔业在1954年达到顶峰,产量为45万吨,但从1950年到1970年,长江捕鱼量下降了一半,随后在2000年下降到13万吨左右。

长江鲥鱼,曾经长江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物种之一,被人类捕杀到了绝境,产量在1975年崩溃[5]。

即使并非本意,人类也在无形中“杀死”了很多长江里的生物。

对江豚和白鱀豚来说,每天在长江上航行的航船就是杀手,噪声会扰乱它们的声纳,甚至会让它们不辨方向撞死在螺旋桨上。

另一种大家都知道的松江鲈,60年代以前曾是长江著名的经济鱼种。但在21世纪初,就被中国红皮书列为濒危鱼类,禁止捕捞幼鱼。

被过度捕捞的,还有长得像鲶鱼的长吻鮠,因为有些人认为它的鱼鳔极具药用价值,结果它就被吃到几乎从市场上消失了[5]。

不仅如此,水污染也在加剧鱼种的消失,甚至灭绝。水污染,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育雏群耗竭,产量下降,甚至死亡率居高不下[27]。

从今年1月1号开始,长江终于开始实行为期十年的“禁渔计划”,部分江段水质已有所好转,稳定至3类。

但长江早已千疮百孔。我们,还来得及吗?

希望,我们还来得及。

关键词: 白鲟灭绝长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