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4日 22.4°C-26.9°C
澳元 : 人民币=4.5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日本骄傲”东芝如何一步步沦落到卖身?

2021-04-16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日本东芝值多少钱?

在很多日本人心目中,东芝就是日本制造的象征,乃是该国“无价”之国宝。

可是在欧美资本巨鳄眼里,有着一个半世纪历史的东芝公司,价格也只有区区200亿美元左右(约1306亿人民币)。

本月早些时候,英国私募股权公司CVC计划联合多家日本公司和一家政府支持的投资基金,斥资210亿美元私有化东芝。根据CVC的提议,其将以每股5000日元的价格私有化东芝,并计划最早在2021年10月将东芝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对东芝有兴趣的,不只是CVC一家。

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科尔伯格-克拉维斯-罗伯茨(KKR)在4月13日本周二也表示,将以高于CVC的价格买下东芝;加拿大投资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Inc也有竞购东芝的意向。

由此,至少三家外国投资公司开始了争夺东芝的角逐。

曾是日本人骄傲的东芝,到底怎么了?怎么沦落到要把自己卖给外国人的田地?

“日本骄傲”东芝如何一步步沦落到卖身? - 1

01

东芝内斗?

就在英美加三地顶级投资公司争抢东芝的关键时刻,东芝内部发生“巨变”。

4月14日,东芝公司对外宣布,社长兼CEO车谷畅昭于当日辞职,且立即生效。与此同时,东芝前社长兼CEO纲川智重新担任这两项职位。

车谷畅昭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东芝管理层在CVC潜在的收购交易上出现了分歧。

东芝官方的解释是,因为CVC是英国公司,而东芝拥有核能、国防业务等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业务,导致部分现有股东对这次收购存在质疑和反对。而该收购案也可能存在日本政府端的阻碍。

更诡异的是,就在车谷畅昭此之前一天,就有东芝内部“消息人士”称,在内部调查中,车谷畅昭在公司高管和其他员工中的支持率大幅下降。

据消息人士的说法,在1月份的一项内部调查中,东芝对CEO怀抱信心的员工比例从去年的超过90%降至不足60%。有超过20%的东芝员工表示,他们对车谷畅昭的领导能力缺乏信心,这一数据高于此前的不到5%的员工比例。

这一内部调查结果促使东芝对大约30名高管进行了详细的访谈,其中有超过一半的高管表示对车谷畅昭缺乏信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车谷畅昭作为东芝史上为数不多的“空降”社长兼CEO,他的前东家就是CVC。

市场认为,车谷畅昭因其前东家CVC的收购,以及有关管理层在股东大会前向投资者施压、以支持其期望的董事会提名的指控而受到抨击。

知情人士称,CVC提出将东芝私有化,并保留现有管理层,被认为是为了保护车谷畅昭和其他管理人士免受维权股东的压力。维权股东已成功推动对上述指控进行独立调查。

一位消息人士说,这份出价在东芝高管和一些董事当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弹,促使他们游说政府出面阻止。由于事属敏感,消息人士不愿具名。

东芝董事会主席永山治还表示,CVC在4月6日主动提出的要约缺乏实质内容,需要谨慎考虑。

他补充说,东芝在收到CVC的正式提案后将考虑成立一个由外部董事组成的独立委员会。

02

东芝曾创下多个“日本第一”

明治维新,是近代日本蜕变成为东亚乃至世界强国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学习西方技术、积极推广现代化的明治时代,一大批现代工业企业崛起,其中之一就是当今东芝的前身——日本著名发明家田中久重于1875年在东京创立的工业制造所。

1904年,芝浦制作所株式会社在这个工业制造所的基础上成立。在20世纪初期,芝浦制作所以供应日本国内的重型机电制造为主业,并逐步成长为知名的工业大厂。

东芝的另一个源头则是白热舍,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热电灯泡台灯的公司,1899年,白热舍易名为东京电器。

1939年东京电器与芝浦制作所正式合并成为“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84年开始使用“东芝”这个新品牌名称新名字分别为原两家公司的开头字。

东芝曾创下很多“日本第一”。1942年,日本第一台雷达出自东芝。战后,东芝研制出日本第一台晶体管电视与微波炉(1959年)、第一部彩色影像电话(1971年)、第一个日文字处理器(1978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1986年,亦为世界首家)、第一台DVD(1995年)、以及第一台高清DVD(2005年)。

“日本骄傲”东芝如何一步步沦落到卖身? - 2

毫无疑问,东芝曾经是日本的骄傲。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但东芝并没有停下脚步。东芝也开始了它的转型之路,从一个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变为包括通信、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

1991年,东芝成立了第一个海外研发中心——剑桥研究实验室,在低维半导体器件领域展开基础研究;1998年,通信技术研究实验室在英国布里斯托成立,并与剑桥研究实验室合为东芝欧洲研究有限公司。

十年后的2001年,东芝收购Orion电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影像相关电子产品的代工厂与组件供应商。东芝制造消费性的电视及录放影机产品,占据北美市场。

2005年1月,东芝宣布停止生产传统的显像管电视,次年东芝结束等离子电视的生产。

东芝也是世界上芯片制造商中的重要成员。在1980年代,东芝与日本电气是世界上最大的两家半导体制造商。自1990年代至今东芝一直是世界排名前五的芯片厂。2005年东芝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英特尔、三星电子、德州仪器,但排在意法半导体之前。

03

因“核”生变

背靠三井财阀的东芝集团,也看到了核能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2005年7月,英国核燃料公司决定将收购来的全球重量级核电设备生产商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出售,预估售价达18亿美元,当时,东芝、通用电器以及三菱重工等跨国巨头都对此兴趣浓厚。

半年后,财大气粗的东芝与英国核燃料公司达成协议,决定以54亿美元(足足是英方报价的3倍。)的价格买下美国西屋77%的股权,这家全球领先的核电设备制造商正式纳入东芝麾下。

当时,东芝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买下西屋,自然是看重西屋在全球核电领域的影响力。

即便到了现在,全球近50%、美国近60%正在运行的商业核电站均采用了西屋电气的核电技术。

几年后,醉心于核电的东芝继续斥资16亿美元,将西屋股份增持至87%。

然而,用70亿美元天价买下西屋,为东芝的衰败埋下了伏笔。导火索,就是10年前东日本大地震之后的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在福岛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中,3号机和5号机反应堆由东芝供应,其中3号机毁损最为严重。

大手笔投入核电的东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收购了西屋之后,东芝原计划要在2015年前在全球拿到39个反应堆设备的订单。其实到了2009年,东芝已经拿到了12笔订单,进度并不算差。

但是福岛核事故改变了一切,不少已经到手的订单取消,东芝再去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开拓核电市场难上加难。

这个时候的东芝,没有诚实向投资者和日本民众说明自己身处的困境,反而动起了歪脑筋——财务造假,犯了资本市场的大忌。

04

2015年,日本人发现东芝在裸泳

2015年之前,日本人之所以认为东芝是日本的象征之一,不只是因为东芝品牌已经在全球家喻户晓,更是因为东芝代表着廉洁高效、现代化的公司文化。

数十年来,在很多日本人眼里,东芝的社长一直是日本政商两界说话最有分量的人之一。1990年代的一名东芝社长后来负责运营东京证券交易所,继而掌管了全国邮政系统。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高大上的企业形象,却在2015年轰然倒塌。

2015年4月,东芝承认,在过去7年中,利润多算了2248亿日元。消息传出,东芝股票暴跌,市值缩水40%。

东芝社长田中久雄当年7月辞职。

在东京一个挤满记者的新闻发布会上鞠躬15秒表示悔悟后,田中久雄承认,东芝遭受了“可能是我公司140年历史上最严重的品牌形象受损事件”。

就在2015年底,东芝旗下的的烫手山芋西屋,给陷入漩涡的东芝火上浇油。

这家公司买下美国的核电工程服务商CB&I Stone & Webster,但美国境内的工程费、人事费等的追加成本暴增,单年就亏损约达5000亿日元。

05

断臂,能求生吗?

随后,为了填补之前业务不景气带来的巨大财务漏洞,东芝不得不“断臂求生”。

2015年7月,东芝旗下电梯事业以总价8.7亿欧元出售其持有的芬兰通力近2400万股份,相当通力4.6%的普通股股权。

2016年3月,东芝将家电业务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份出售给中国美的集团。同时,美的也获得东芝品牌40年的全球授权、超过5000项白色家电相关技术专利,以及东芝家电在日本、中国、东南亚的市场、渠道及制造基地。

同一个月,东芝又以6655亿日元(近60亿美元)出售日本最大的医疗设备供应商东芝医疗系统公司Toshiba Medical Systems给佳能。

当年5月,东芝宣布由4399亿日元股本,减至2000亿日元股本,以便抵销巨额亏损。

2017年3月,东芝社长纲川智宣布东芝2016年会计年度亏损超过一万亿日元。

为了求生,决定将在美国的核电事业子公司西屋申请破产;并将出售所属半导体部门全部股份来议价以弥补其亏损金额。

但这还没有结束。

随后的几年中,东芝相继出售了旗下的半导体暨存储产品公司、电视业务子公司、个人电脑业务子公司、工厂系统与服务子公司、船舶电气化业务子公司等等。

如今的东芝,空有当年的巨无霸身形,却早已被彻底掏空。

对日本人来说,如果东芝真的卖给外国人,留下的也只有一声叹息。

关键词: 东芝核事故破产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