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6日 15.7°C-19.3°C
澳元 : 人民币=4.5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出口面临四重压力(图)

2022-05-11 来源: FT中文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沈建光:多重不利因素交织共振之下,今年出口至少将面临外需下滑、贸易条件恶化、疫情供给冲击和外部竞争加剧四重压力。如何稳住外贸基本盘?

中国出口面临四重压力(图) - 1

4月中国出口增速明显下滑。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当月中国出口同比仅为3.9%,较3月的14.7%明显回落,降至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疫后中国凭借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长时间保持了强劲出口,但今年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欧美的现代货币理论(MMT)政策实践触发致命伤高通胀,目前滞胀局面正在形成;美联储持续加快紧缩步伐,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急速转向;俄乌冲突对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带来重大影响,导致欧洲经济走向衰退和通胀压力持续抬升;中国国内疫情反复也对产业链供应链再度造成冲击。在笔者看来,多重不利因素交织共振之下,2022年中国出口至少将面临外需下滑、贸易条件恶化、疫情供给冲击和外部竞争加剧四重压力。

压力一:海外经济滞胀导致外需下滑

一方面,美联储紧缩之下美国经济正显露滞胀特征。3月美国CPI同比8.5%、续创40年新高,住宅、服务等内生因素可能进一步推升价格压力。与此同时美国一季度录得负增长,当季GDP环比折年率仅为-1.4%,滞涨局面正在形成。

最新数据来看,刺激政策集体退潮下美国消费旺盛难以持续,今年以来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已持续处于低位。供给恢复仍然缓慢,今年一季度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大幅下滑,新订单和出货量指数同步下行;国内生产供不应求导致一季度美国进口大幅增加,卡车司机、港口工人短缺导致内陆物流压力仍然较高。投资支撑也依然不足,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至3.5%,其中建筑、住宅两项增速依然为负。

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升级则可能导致欧洲陷入衰退。欧洲能源、通胀、经贸、产业、金融收到全方位冲击,近期滞胀局面更甚于美国。欧盟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放缓,GDP环比增长0.2%、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0.3%;与此同时,欧元区通胀再创历史新高,4月份CPI同比达到7.8%。经济前景堪忧已引发国际投资者撤出欧洲避险,近期欧元兑美元大幅贬值。

考虑到当前俄乌冲突和欧美对俄制裁仍有继续升级可能,欧洲经济衰退正在变成大概率事件。以德国为例,能源价格飙升、重要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应瓶颈等问题正在加剧其增长困境,德国五家顶级智库联合发布的最新经济预测显示,如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全面禁运,2022年GDP增速将放缓至1.9%,随后在2023年陷入严重衰退。

上述情况下,中国面临的外需下滑挑战已不容小觑。海关数据显示,4月中国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增速均明显下行,以美元计价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出口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为9.4%、7.9%、7.6%、-9.4%,较3月均有较大下滑。

压力二:贸易条件恶化抬升出口商成本

俄乌冲突推升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俄罗斯是大宗商品全能型大国,乌克兰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从市场份额来看俄乌两国出口天然气、原油、玉米、小麦的全球份额占比分别约为16%、11%、16%、29%。工业原材料方面,俄乌两国工业金属(钯、镍、铝、铜等)出口占全球比重较高,乌克兰是半导体产业链相关稀有气体生产大国,2020年乌克兰全球氖气、氪气、氙气的供应占比分别达70%、40%和30%。

能源和原材料涨价之下中国贸易条件已在恶化。年初以来供给瓶颈、全球缺芯等问题刚有缓和苗头,俄乌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能源和制造业部分关键环节原材料短缺,推升了价格。笔者进行了简单测算,如2022年原油价格上涨至100美元/桶、进口数量仍保持2021年8%的增速,仅此一项中国进口成本就将增加1500亿美元。

涨价因素将显著抬升出口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中下游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对中国4月重点进口商品的量价拆分数据显示,煤炭、原油等能源类商品进口大幅增加,几乎全部由价格因素主导、数量增加十分有限;大豆、纸浆、铜材、集成电路等原材料或中间品进口,也主要体现为涨价因素的拉动。

压力三:疫情反复冲击产业链供应链

4月出口下滑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疫情的影响。一方面,国内物流受阻对企业生产带来抑制,封城封路等措施较长时间阻断商品流通,使得原材料难以运入、成品难以运出,对工业生产形成较大冲击。4月全国公路货运指数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封控管理下企业复工复产受阻,上海证券报调查(长三角区域上市公司为主)显示,截至5月7日,半数以上被调查企业复工率低于90%;其中上海企业最为严重,近半数企业反馈其复工复产率不足30%。

此外,国际物流不畅也是一大制约。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贸航运中心,长三角地区受影响最,2021年全年长三角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接近38%,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比重达到四分之一以上。疫情冲击之下,货运价格持续在高位,部分企业的出货计划仍存在梗阻。

截至目前,本轮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不确定性依然较高。如果中国工业生产遭受长时间影响,因局部产业链供应链中断导致出口下滑的可能性将大幅升高。

压力四:新型经济体替代中国出口份额

一方面,东南亚、墨西哥等经济体正在部分替代中国的出口份额。随着供给侧逐步恢复、制造业PMI回升,近期上述国家对外出口高增。以对美出口为例,根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USITC)的数据,今年3月美国自东盟、墨西哥进口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和21%,均高于中国的17.8%。分品类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国的纺织品、钢铁、塑料制品、玩具制品等商品进口中,来自中国的份额占比均较2021年数据有所下滑,同期来自东盟和墨西哥的份额则均有提升。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近岸化”趋势同样值得注意。以美墨“近岸外包”为例,美国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了专门跟踪美国制成品进口向墨西哥转移情况的“近岸离岸贸易比”(NTFR)指标,结果显示受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2019年NTFR在2018年38%的基础上大幅上涨至42%,疫情前一度攀升至56%;科尔尼的报告认为,新冠疫情期间NTFR数值的收缩是短暂失常现象,随着全球及美国经济复苏,该指数很可能会再次升高。从咨询公司世邦魏理仕的调查数据来看,美墨“近岸外包”在行业层面得到充分体现,2020年“近岸外包”至墨的企业,家具、家电和电子、医疗器械、机器和工具、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别占比23%、20%、15%、14%、12%,且大部分来自美国。

外贸支持政策提高中国出口的韧性

面对外需下滑、贸易条件恶化、疫情供给冲击和外部份额替代四重压力,今年中国稳外贸无疑将面临较大挑战,对此中国高层已有清晰认识。5月9日召开的全国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明确指出当前“稳外贸压力显著增加”,要求“积极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在笔者看来,尽管风险较多,但外贸基本面仍有很大韧性。例如,中国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优越的基础设施都是东南亚和墨西哥没法匹敌的。全球通胀飙升、供给冲击等因素决定了欧美等国仍将依赖中国制造,因为中国出口价格在全球比较中还是低的,对欧美国家控通胀有帮助。近期人民币贬值对中国出口商而言也是一大利好。上述情况下,如相关政策能够围绕稳定外贸企业生产经营、保订单保市场、确保外贸物流畅通等方面尽快细化,抓住窗口期加速落地,则中国出口仍有望保持增长,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本文转载自FT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