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21.5°C-26.3°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普通民企可以上天入地?看看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组图)

2023-04-27 来源: 每日侃见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与其做时间的朋友,不如做领导的朋友。

最近忙着发射“Starship星舰”的马斯克,应该会认同这句话。毕竟,如果我们去深究马斯克SpaceX的崛起,就绕不开华盛顿特区里那些老同志们的鼎力相助……

普通民企可以上天入地?看看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组图) - 1

01

SpaceX和中情局

太空的重要性不必多言,大家都懂。复盘美苏两国在冷战时代的种种竞争,至少一半都发生在大气层之外。

财大气粗的美帝一直以来送人上天的方式都比较奇葩。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帝并不太喜欢采用中俄两国的飞船模式,而是用的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的好处是装载量巨大且能自行返回着陆,但缺点也很明显——它的成本和风险都太高了——1986年的挑战者号灾难和2003年的哥伦比亚号灾难都在证明:这东西未必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

因此,当冷战结束,美帝在用自家的航天飞机往天上送人的同时,也会请俄罗斯人用成熟的“联盟”飞船帮忙。

但渐渐地,美国人发现不对劲儿了。一是他们发现俄罗斯人开始坐地起价,送一位宇航员上天竟然敢要价8000万美元,二是因为NASA的经费被国会老爷们给砍了。

这下,“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了。”

于是乎,美国人痛定思痛:算了,还是自己来吧。

作为全球资本和技术人才的聚集地,商业模式和技术的革新在美国层出不穷。面对低成本载人航天这个课题,NASA和五角大楼把目光瞄准了民营航天企业。

马斯克同学在此时走进了舞台中央。

小马同学在千禧年前后开始崭露头角,Paypal的诞生让这个来自南非的27岁白人小伙有了站在世界顶级资本牌桌前的资格。

而且小马同学一直以来的路子都比较野。早在2001年,马斯克就开始了他的“火星梦”。最初小马哥玩的也非常“草台班子”——给一个叫“火星协会”的民间组织捐了10万美刀,然后在“火星协会”的大会上吹牛说自己要在火星上搞一个温室来种植物。

有一说一,其实有时候挺羡慕欧美这种“社交牛逼症”文化的——甭管能不能成,先吹一通博个眼球也是好的,万一听众里真的有个大聪明愿意投资呢?当然了,马斯克强就强在他不仅敢吹牛,而且还真的能忽悠到人,并且有事儿他真上。

牛皮吹出去了,马斯克手上也没闲着。最开始,马斯克想通过私人关系获得俄罗斯“第聂伯”火箭(基于SS-18“撒旦”洲际导弹改造的运载火箭)的一些技术,但随着美俄局势紧张,他的如意算盘被迫中止了。

不过,老天爷对于马斯克是非常眷顾的。俄国之旅并没有白跑一趟,因为和他一起去莫斯科的这群人里有位老同志身份很不一般——麦克·道格拉斯·格里芬。

普通民企可以上天入地?看看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组图) - 2

格里芬当时的身份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CEO,马斯克和这位投资家商定后,最终决定创办一家专注火箭制造的公司来降低价格——这家公司就是后来的SpaceX。

这个格里芬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投资人,他掌管的虽然只是一个名叫IQT的非营利风险投资公司,但这家公司的背景却很不一般。这家公司背后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立IQT的初衷,就是为了开发新技术来保证中情局的技术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格里芬属于行业老炮,他本人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玩儿民营航天了,他研究火箭的时候,马斯克还在大学里岁月静好地读书呢。

小马同学和格里芬的这份交情,在几年后开始向外输出巨大的能量。

2005年,格里芬同学升官了。从IQT的CEO变成了NASA掌门人——直接成了美国航天系统的一把手。

然后,格里芬同学构思出了COTS(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并果断地批给了SpaceX一笔高达2.78亿美元的奖励,随后还把SpaceX选定为了计划执行方,又批了3.96亿美元的经费。

这就相当于是公开培养SpaceX了,明摆着就是内定了嘛。

SpaceX最开始的三枚“猎鹰”火箭其实都失败了,公司一度濒临破产。但是第四次成功之后,NASA立刻迫不及待地给了马斯克一份大订单,旋即又追加了16亿美元的经费。

这种事儿我是怎么知道的?其实是格里芬人家自己说的:SpaceX有85%的资金都来自于政府资助,NASA的那些经费奖励主要就是由他本人牵线搭桥。

普通民企可以上天入地?看看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组图) - 3

格里芬的履历

后面的事情大家就都比较熟悉了,经过几年的发育,“猎鹰”火箭诞生,从“猎鹰1号”一直迭代到了“猎鹰9号”,最终神功大成,荣登全球最强火箭的宝座。

随着SpaceX的崛起,格里芬同学的路也越走越明白。2018年,川普提名格里芬做了五角大楼二把手,主抓科研和工程。当然了,格里芬老同志自然还是要照顾一下我们的小马同学的——2018年,美国决意打造“星链”军事卫星体系。

而且美国军方也是乐见SpaceX做大做强的——老牌军工企业拼盘的ULA(联合发射联盟)长期把持着美国的航天发射资源,经常坐地起价拿美军当ATM机用——SpaceX成气候没多久,ULA就开始改组降成本了。

上有格里芬这样的高官支持,中间背负着军队的期待,下有美国各种资本和技术人才的支持……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SpaceX能如此发育了。

现在,你还会觉得SpaceX单纯是靠自由市场竞争崛起的么?真以为欧美社会就不讲人情世故啊?

02

SpaceX的成本魔术

不过,这倒不是说只靠老同志的关系就能成功。SpaceX在技术和生产上的创新与胆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换一个思路来说,实际上这也体现了一种发展模式——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这件事说到底是一个工程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工程问题很多时候是靠资源协调实现的——当时的美国人不是不能发射火箭而是不能低成本发射火箭。

美国人面对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支持马斯克搞出SpacerX这样的民营的航天企业,然后在技术、订单和资金上狠狠地支持它,最终让它占领发射市场,通过大量面对民用市场的、商业化的发射来摊平成本。

这种利用民品工业体系和产品来降低军事成本的操作,值得我们深思。

在SpaceX之前,火箭发射是一件成本极高的事情。60年的苏联“联盟”飞船发射一公斤载荷上天的成本是6500美元,美国人一直喜欢的航天飞机,发射一公斤载荷的成本则高达50000多美元。我们的长征3B火箭,价格最低也在6000美元左右——大概是猎鹰1号的水平。

而最新的“猎鹰9号”和“猎鹰重型”则已经可以把成本下探到3000美元以下,最低只要不到1600美元。如果“Starship星舰”成熟,这个价格将会跌到200美元/公斤的水平。

普通民企可以上天入地?看看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组图) - 4

不同火箭成本的对比

这是何等恐怖的成本控制能力。

SpaceX是如何实现的呢?很多人或许觉得是可回收技术,但其实“可回收技术”只是表象,真正的关键在于组织形式。

始终记住,“降低成本”是一个关于协调资源的工程问题。

2018年,在第五批次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前,马斯克仔细拆解了火箭的成本——助推级占了60%的成本,上级则只有20%,整流罩占10%,其他费用占了10%。显然,想降低成本,就要从助推级上下功夫。

SpaceX的手段是类似于早期半导体企业喜欢的的IDM模式,即内部包圆了助推级上火箭发动机的研发、设计、制造任务。这一点是非常反常识的,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外包才是降低成本的主流方法。

这里的核心在于,马斯克本人认为:传统航天领域正是因为有各种不符合成本思维的条条框框才导致了他们做事情总是异常昂贵,无法降低成本。那些规章制度是给传统航天设计的,不是给低成本商业航天准备的。

举个例子,传统航天做一些压力容器的时候,会采用一些高级的耐高温材料,价格非常昂贵。但SpaceX的思路是,反正只要能承压不就ok么,那我用煤气罐的思路行不行?我用生产煤气罐的方式来生产符合火箭规格的压力容器行不行?

甚至,SpaceX在设计“龙”飞船的时候,飞船货仓的检修口需要做一个门闩。常规情况下,这种设计任务应该交给波音这样传统航空航天的王牌公司来操刀。但马斯克认为这不能通用,实在太浪费了。

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工程师们直接去工业市场上看了一圈,选定了一个只要几块钱的工业门闩。甚至用来监控火箭发射姿态的摄像头,SpaceX的解决方案不是采用专业的航天级摄像头而是把消费级的GoPro相机塞进一个保护壳里了事。

简单来说,SpaceX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首先会考虑这个东西能不能自己研发出来,如果可以自己造,那么就不去依赖供应商。

仔细想想,真的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多贵么?火箭发动机拆开了也就是一些金属零件和电子元器件,单纯的采购和制造未必会那么贵。

事实上,火箭发动机为代表的“军国利器”的恐怖成本,几乎都来自于高昂研发费用和少量需求之间的矛盾——花100万设计,最后只要10套,那么定价一定要高于10万/套。但如果花100万设计,最后需要10万套,那么定价20/套也未必不可以。

说白了,美国和SpaceX就是在用民营航天市场的旺盛需求,来摊平火箭发射的那些成本。

03

SpaceX打算做什么?

SpaceX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抢占有利地形。具体来说,就是要去占领不同的轨道和频段。

外太空虽大,但有用的地方却很紧张。卫星的轨道以及频谱都是稀缺资源,别人多用一点自己就没了的那种。尤其是距离地球约36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静止轨道(GEO),因为它的唯一性,更是成为了各国卫星抢点的人们目标。

为了抢占轨道资源,很多国家专门向国际电信联盟组织搞虚假申请,在纸面上锁定轨道位置和频段却不实际发射,“占着茅坑不拉屎”。

因此,抢占卫星轨道和频谱资源是一件可能影响非常深远的事情。

仔细盘点一下SpaceX的技术追求吧。

摆在最明面上、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可回收火箭、大推力发动机和超重型星舰。这三个合起来,意味着SpaceX有能力以较低的成本,送更重的载荷上天。

除此之外,SpaceX还搞过诸如STP-2/USSF-44之类知名度不高但意义重大的试验任务。这两个任务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压缩到达GEO的时间——以前送东西上GEO的操作极其麻烦,而且时间很长,动不动就要半年时间才能把卫星送到GEO上。但这两次任务表明,靠SpaceX的火箭,到达GEO只要6个小时就足够了。

更值得回味的是,在USSF-44的这次试验中,SpaceX的火箭在太空中变轨了四次……

这两次试验,“快速直达”意味着SpaceX有能力以较快的时间,把载荷送到珍贵的GEO轨道上。“多次变轨”则意味着SpaceX可以用一次发射解决多个问题。合起来,意味着SpaceX有能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完成载荷的轨道部署。

看出来了吧,SpaceX的一切努力从来都只为一件事:把发射卫星的成本(时间、金钱)降下来,把抢占轨道的能力提上去。

量大、便宜、速度快、效率高……这就是SpaceX培养的能力,这就是美国航天系统用来抢夺轨道资源的策略。

对我们的启示

放眼全球,除了中美,太空竞赛服务器里大概率是不会再有什么新人参与进来了。美国人拿出了SpaceX,中国必然也会有所应对——这种战略级资源,中国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2021年4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公告表示:将组建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星网集团”)——统筹/引领中国卫星互联网的发展。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目前确实没有办法走SpaceX的路线,我们的确没办法像SpaceX那样搞出来Starlink那样的大规模低轨卫星宽带互联网星座。

为什么我们暂时没办法走SpaceX的路线呢?

很简单,成本太高。

单纯以火箭来说,SpaceX的可回收技术让火箭摆脱了一次性的宿命,极大程度上摊薄了一枚火箭的制造成本,以至于现在“猎鹰9号”的发射成本已经降到了4000美元/公斤,而我们的很多时候的成本还停留在6000-10000美元/公斤的级别。

普通民企可以上天入地?看看马斯克的靠山有多硬(组图) - 5资料来源:中航证券

目前来看,中国已经开始部署自己的通信卫星部署计划:航天科技集团的“鸿雁计划”旨在建设一个服务移动终端通信、宽带互联网接入的卫星通信系统。航天科工集团的“虹云工程”则在打造天地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我们并没有因为技术上暂时的劣势而放弃发展和建设。

如今,SpaceX早已趟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现在是时候再来一次“摸着鹰酱过河”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fxyFANtasic
fxyFANtasic 2023-04-27 回复
也需要一个像Starlink那样的卫星宽带互联网!
回国就变胖
回国就变胖 2023-04-27 回复
SpaceX的技术真的厉害
葡萄小糖糖
葡萄小糖糖 2023-04-27 回复
太空竞赛难道就是无休无止吗?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