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5日 26.5°C-32.0°C
澳元 : 人民币=4.5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1天前 来源: 精英说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上周见到了前北大精神科医生徐凯文,就是发明了「空心病」这个词儿的人。他讲了一堆不如意的高知有钱的爹妈和空心小孩的故事。

听完之后,我突然对教育有了一些崭新的思路,带着当妈的心态都升华了。

原来,当父母的学问是学不到的,都是悟到的。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1

观念

第一个故事,是徐医生咨询过的一个高中生,读高二的时候两次爬到了学校楼顶,两次被救下来。这是真事。

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但小孩却不想要命,一家人非常着急跑来做咨询。坐下以后一家三口就开始吵架,你知道吵什么问题吗?

说了大家可能都不信,是个挺央视的问题,什么叫幸福。

在这家父母眼里,什么是幸福呢?

夫妻都是60后的小镇做题家,从北方农村一道题一道题地做到了博士毕业,留在了北京的高校当老师。在他们眼里,吃得饱穿得暖,人生很幸福。

小孩一听就着急了。他说,难怪你们一天到晚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从来就没感受过吃不饱穿不暖的不幸,怎么会觉得吃穿不缺就是幸福呢?

他觉得,幸福是能够被父母平等尊重的对话。

爹妈一听也急了,我们怎么不平等不尊重了?怎么不民主了?什么都让你自己做决定,什么都让你自己做选择…

小孩反驳说,对,你们是什么都会让我发言、听我意见,让我做决定。但是…你们一定会证明我的决定是错的。

证明孩子选择是错的,不都是升学这样的大问题,而是一些生活的小细节。

之前有个妈妈说,不懂现在的小孩要什么,一问都是随便,一选都是不喜欢。

就比如说吃饭。放学之后要学琴,中间路上母女两个要解决晚饭。妈妈一问吃什么,小孩就说随便。妈妈心想我要民主一把,你必须自己选一个喜欢的。

小孩说,吃麦当劳。妈妈说,这是垃圾食品。

小孩说,那吃水煮鱼?妈妈说,这个太油腻。

小孩说,那吃肉夹馍好吗?妈妈说这个没有蔬菜,营养不均衡。

小孩不说话了。

妈妈继续问,吃什么?小孩看都不看抛出一句,随便。妈妈又觉得,你这个小孩怎么这样呢,我问你你说随便!

此刻小孩心里彻底躺平了,反正选什么都是你的道理,不随便我一个小孩还能怎样?

意识到民主,但操作层面执行不了民主,这样是「假民主父母」。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2

徐医生说,自己曾干预过一个自杀未遂的案子,救回来发现小孩没有任何理由自杀:家庭幸福,父母和睦,学业也不错。为什么要死?小孩自己都不知道。

经过深入的长期的咨询以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进我房门从来不敲门。并由此得到了一个结论,「他们不尊重我,可以随意决定我的一切」。

徐医生说,跟小孩父母讨论这件事,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费解」:

为什么我进自己家,还要敲门?

我们不习惯敲门,比我们更不习惯敲门的是我们的父母。

因为家庭环境有限,大学毕业那年我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睡在一个狭窄的客厅,80CM宽的单人床,头顶厕所脚踩厨房。隔离外界的,只有一个衣柜,连个床帘都没有。

怎么可能有隐私?连门都没有。

最讨厌的,早上还没起邻居阿姨就来串门,走过我的床边喊着我妈的名字。

一代不配有隐私的人,四十不惑了还是对别人突然闯入自己的房间感觉到不适应,哪怕是溜溜达达找东西,或者帮你打扫卫生…

父母觉得帮你打扫为你服务你怎么还不领情?他们根本不知道,你此刻心里有一万匹草泥马奔驰:

脏死乱死我愿意,不打招呼别进来(我的心声)。

我们的孩子是互联网一代,经过各种文化影响,个人独立意识更强烈,可能就会把这件事看作是「我是否有存在价值意义」的标志。

很多孩子会这样说,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活过,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对他们来说,轻易的放弃生命是一件无所谓的事儿。

因为,这本来就不是我的。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3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4

挑战

我们经常用年轻时候的经验去衡量现在的孩子,可时代已经变了,小孩怎么还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小孩。

有个博导说,自己小孩拒绝上学。他问小孩什么理由,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厌学。

初三小孩说自己的父母太单纯,头脑简单。爹妈不服气,我们怎么头脑简单,好歹都是博导对吧?

徐教授说,自己接触了那么多青少年,觉得我们这一代人是活得真简单。

原因很简单,就是青春期的时候,我们的价值观特别单一: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们没有价值观冲突,很坚定自己人生的价值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

但是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是一个互联网世界,知道柏拉图、苏格拉底,还有虚无主义。

一个小学生跟我谈海德格尔谈哲学已经头头是道…他们比我们更早熟,但是他们的价值观也更混乱,没有很好的引导和教育。

学校教育本就不足,重「智育」缺「德育」,一个「缺德」的教育,很容易让这一代人陷入价值观的冲突。

高期待父母还会揠苗助长。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5

去年大年三十,有一个同事打电话给徐教授,非常着急,说能不能到我家里来危机干预?孩子要出事!跟父亲严重冲突,要离家出走,不让他离家出走,他就威胁要自杀。

徐教授问到底怎么回事?

小孩爸爸是北大教授。他抢过话筒说,你一定会认为是我对孩子要求太高了,但其实我对他没要求,考什么大学都认,我已经躺平了。

一个躺平的父亲,还生什么气?

他说,做人是要底线的,我儿子做人没底线。他儿子干什么没底线的事儿?是毒了还是赌了?都没有。

他接着就讲了自己的底限。

我是成年人。成年人底线是什么?得上班对不对?我也不喜欢上班,但是不上班谁来养家糊口?所以上班是我做人的底线。

作为一个学生,底线是不是要做作业?上个学期我没管小孩,突袭查了一下,一个学期有120次没交作业。小孩不写作业,触碰了当爹的底线了,两代人就吵了起来。

徐教授说,自己女儿是这个小孩的同学,他就去探听虚实,发现原因是学校的作业实在太多,十一二点都做不完,女生只能一边哭一边写,男生就反抗,一半不交作业。

他说,你知道现在小孩作业有多难?

北大清华的教授,拿理科作业都束手无策,只能勉强做一点历史,语文和英语。

历史都难,题目直接从二十四史当中摘一段,古文看不懂,题目做不出来。

这一代小孩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学业挑战,初中平均词汇量3000多,可我们读到大学,四级要求才3000个。

之前有个做留学的朋友对我说,有个妈妈找他,说对小孩的托福成绩不咋满意啊,希望下次能再提高10分,申请到一个更好的学校。

朋友什么也没说,只建议她说:你去考一个托福,体验一下。

这个妈妈还真听劝去考了一下,小试牛刀回来没说一句话。因为她明白了一件事:

自己提分一句话,小孩真考两行泪花。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6

评价标准

徐教授创造了一个新词「空心病」,北大40%的比例,让他以为只有名校的孩子才会这样,后来做了全国100所大学生,8000多名中学生的测评之后,发现「空心病」和学段没有关系,和名校与否没有关系,这种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普遍存在。

甚至,国际学校也不是家长以为的避风港。

之前有一个南方小孩,父母都是银行家,生活可以说非常富裕了,要什么都不缺。他本人在国际化学校读高中,不是纨绔,学习超努力。

这种努力已经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呢?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十一点、十二点、一点、两点…高二下学期的时候,已经到快熬到三四点钟。

他开始自残,出现了想要自杀的念头。

徐医生警告他和他父母亲,要赶紧去医院去,得去治疗先保住命才行。结果小孩住了两天医院,就出院了。

医生问为什么出院了?

他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他是国际学校的第一名,考第一名是他的人设,必须要保住这个人设,否则他什么都不是的。

他每天努力刻苦学习,就是为了保人设。考试肯定不能错过,于是他就出院了。

出院以后,徐医生告诉他父母一定要看护他,他现在肯定是有危险的。

过了两个礼拜,这个小孩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孩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学习是为了划知识点考试,考第一是为了人设,刷分是为了升学;

做研究发文章只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什么探索科学的奥秘、引领人类大发展…都比不过毕业抓紧找到个安稳的饭辙。

这是家长十几年灌输给他们的逻辑:读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好工作是什么样的?钱多活少离家近。

因为父辈所接受的社会评价标准也很单一:成功,就是要有钱有地位。

清北的小孩毕业,选体制内就是低风险成功的最优方案。登陆火星探索宇宙,大多没想过也没兴趣,人类骄不骄傲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仰望星空不能当饭吃,更多还吃不上饭。藤校学物理的高材生毕业都搞起了金融,哈耶普斯的中国小孩一毕业就争先恐后的回国当中介——

高智商抄成功的近道,一下就想到,贩卖名校学历钱来得最快。

一搜小红书,哈佛学姐清北师兄争奇斗艳,都努着劲儿要当网红,从此以后的人生尽可躺平…

这已经算是一种社会化成功了,藤校毕业搞一对一时薪2800…不是吗?

很多时候,家长认为把孩子推向一条自己成功的道路,让他重复自己的人生,取得学业事业上的成功,赚很多钱买大房子就是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了。

可现在小孩最主要的困惑,却是为什么要去上学?

吃那么多苦上学,无非就是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无非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挣钱多了又怎么样?父母已经攒下三四套房,还要去大厂去做社畜996,疲惫不堪。

这样的人生我要吗?不想要,也不想要孩子。因为不想小孩去重复这种糟糕的人生。

上一代人迷失在物质当中,才会让孩子的价值观迷失。社会单一的评价标准,把人类生育和养育的问题推向了穷途末路。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7

觉悟

听完徐教授的故事之后,我有一些新思路。

比如,今天的教育,最应该解决的是「好奇心」的问题。要让孩子首先对这个世界有热爱,有追求,有欲望,才有努力的动力,学习的自驱力。

很多人觉得自驱力是培养出来的,这不对,自驱力是找出来的。

喜欢的事不怕苦。

无论是捉虫还是打球,玩泥巴还是编花绳,很多小孩都如痴如醉,甚至放弃看动画片打游戏。这些事,比考到什么分数更重要。

观点不算新鲜,之前一直都有人说。

有人听见就焦虑,觉得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成绩压下来,升学压力大,老师把你电话打爆,你还能不焦虑吗?

我也焦虑。甚至曾经把自己定义成间歇鸡娃家长——

平时散养,考试的时候找黄冈、53卷子来连环刷。没办法,5分钟速算不通关,老师能逼疯家长。

但是刷题考高分,最后升学666,踩着狗屎运进了北大又怎么样?40%的北大学霸空心病,都是不知道自己考进了名校之后还能干点啥。

我婆婆听了,不大服气。

她教育我说,你带小孩还是要给一些压力,一有压力就出成绩。像她年纪那么大了学起东西来都超努力,唱歌报两个老师的班。一个老师上主课,另一个老师给改作业。

她说,我都这么努力,孩子为什么不能更勤奋一些呢?

我只问了她一个问题:

如果你学的不是唱歌是学英语,还会主动找俩老师的课上吗?

婆婆诚实可爱,忙不迭地摇头,那必须不会啊(爱文艺不爱学习)!

所以,自驱力不是培养出来的。干喜欢的事儿,小孩也会不知疲倦。

有一次我去拜访学校,校长说现在孩子们课业负担很重,每天做作业都烦的不行。但有个小孩课后选了网球,练习是天天不辍。

有一次晚上都8点了,看见他从球场出来,校长问他累不累。他深吸一口气,真累。校长说,累怎么还不放弃?他说,因为喜欢啊。

所以,当家长最要命的技术,不是逼着小孩出成绩,而是要能换位思考,努力去理解孩子并为他们挡风遮雨(尤其来自学校的压力),营造出「好奇的空间」。

如果小孩极其排斥数学,你或者可以先逼自己学学看?

也不要盲目相信选了私立就得到了空间,选了公立就绝望。因为空间是爹妈给的,当父母的顶得住,哪里都能找到缝隙,透进光。

最近有个妈妈很苦恼,想从公立牛小转到国际学校,说公立老师太鸡血,不符合自己的教育理念。我问怎么鸡血了?天天电话逼自己盯作业和考试。

小孩其实还好,妈妈自己顶不住,焦虑到了极限。她想到解决的办法就是转学,换一个好学校。但哪个学校没问题?哪种教育能让所有人满意?最后治愈她的,只有「自己要想得开」。

对她来说,得想明白对小孩最重要的是什么?健康的身心,热爱生活,能养活自己。在这个目标之上,不难选择。

肯定有人问,学习呢?难道就不管了吗?要管。家长为小孩选择学校造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石。

但还是要相信,小孩爱学习送到哪里都学习,小孩是个普娃,他写作业就是费妈,鸡也鸡不动,不如放自己一马。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8

划重点

我们培养的是属于未来的孩子,所以家长要有一种远见,看到下一代人面对的挑战不再是物质的,而是来自内心。

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世界重构,独自面对未知,是否还能保有赤子之心,找出一条幸福的出路。

有个朋友听完叹气,说我们当年也没有这么难。

我说,时代不同了,父母不再容易当。

我们的爹妈带我们只需满足衣食无忧,现在我们当父母带小孩,需要的是向内寻光,可比饭辙难多了。看什么书上什么课学什么专家语录都未必好使,最后全凭自己领悟。

会就是会了,不会就真是不会,好像小孩学奥数。

所以鸡不了娃,也别为难自己,大家都是凡人。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9

听完精神科医生的故事惊了,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鸡娃…(组图) - 10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