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是如何“硬控”冬天情绪的?(组图)
比起燥热的夏天,冬天不仅显得冷清,还让许多人提不起精神:起床昏昏沉沉、夜晚情绪低落。
事实上,这种季节性变化的“始作俑者”是身体内的激素。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告诉你激素是如何“硬控”冬天情绪的,并教你几个方法激活快乐激素。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 袁勇贵
冬天心情差和激素变化有关
秋冬季节,不少人之所以感到明显的情绪低落,可能与季节性情感障碍(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SAD)相关。
这种情感障碍于1984年首次被提出,通常在特定季节出现,表现为整天昏昏欲睡、感到生活失去意义、没有动力参加喜爱的活动等,并伴有睡眠增多、食欲增强及体重增加等非典型抑郁症状,春夏季节症状可缓解或部分转为躁狂。
有些人虽然未达到疾病程度,但也会出现类似焦虑和抑郁的症状。美国精神病学协会估计,大约5%的人会患上SAD。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激素变化关系很大:
血清素水平降低
发表在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档案》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显示,SAD的普遍增加可能与阳光照射减少、神经递质血清素(5-羟色胺)水平降低有关。在白天短、冬季长的北半球更常见。
有科学家认为,SAD与动物冬眠期间新陈代谢降低类似,是人体为了适应能量需求较大的冬天而做出的改变,神经系统兴奋度下降、容易困倦昏睡、活动量减少等有利于保存能量。
褪黑素分泌量增加
褪黑素是一种由人体脑内松果体腺分泌的胺类激素,分泌量具有昼低夜高的特点。
秋冬日照时间短,褪黑素分泌增多,且分泌时间延长,可能会扰乱人体生物钟,引发季节性情感障碍。
另外,负责催眠的褪黑素分泌量增加,而负责唤醒的皮质醇分泌时间延后,因此人会感到格外困倦,事事都提不起精神。
此外,一项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揭示了冬天季节性情绪变化背后,激素调节的机制问题。
摧毁好情绪的4个习惯
秋冬季节的情绪低落,往往会随着气温回升而缓解。除了激素分泌影响,以下被忽略的习惯,也会偷走好情绪:
1
保暖不足
研究发现,室内温度降到10℃以下时,不仅会让人瑟瑟发抖,情绪可能阴郁不语,也可能焦虑狂躁;而当温度在11℃~25℃时,人们更容易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的状态。
因此,冬季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多喝热饮。
2
缺乏运动
冬天宅在家,一方面减少了人们晒太阳的时间,另一方面户外活动时间也被压缩了。
长期缺乏运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如多巴胺、血清素等,这些物质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
周末不妨在暖和的午后逛逛公园或快步走,有助提升大脑内啡肽浓度,让心情变好。天气不好的话,尽量多待在灯光明亮的房间,也能起到类似光照的效果。
3
睡眠过度
虽然冬季提倡“早睡晚起”,但如果过度睡眠,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大脑和身体处于慵懒状态,让人感到烦躁、沮丧。
4
贴膘饮食
为了抵御严寒,人们会有意识地“贴膘”,更倾向于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如火锅、烤肉等,忽略了蔬果等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
不均衡的饮食结构可能影响大脑正常功能与神经递质合成,让人心情变差。
过度摄入高糖和高脂肪食物还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影响身体形象和自信心,进一步加重负面情绪。
怎么激活体内的“快乐激素”?
激素是由体内不同腺体生成的化学物质,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调节情绪。以下几种激素能促进大脑的积极感,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
+
多巴胺
它是大脑奖励系统的重要部分,与愉悦感觉有关,还参与到人体日常的学习、记忆、运动系统功能之中。
多巴胺由酪氨酸合成,豆类、深海鱼类、奶制品和坚果富含酪氨酸,建议适当增加摄入量;新鲜蔬果,尤其是深绿色蔬菜、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等,也有助合成多巴胺。
此外,看喜剧、听音乐、运动以及睡眠充足都会增加多巴胺。
+
血清素
有助调节情绪、睡眠、食欲、消化功能、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疲劳时做个按摩、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等都能增加血清素。
+
内啡肽
被誉为身体的“天然止痛剂”,吃美食、运动时,内啡肽水平都会悄悄升高。此外,晒太阳能同时增加血清素和内啡肽的生成量。
+
后叶催产素
这类激素对于分娩、母乳喂养和培养紧密的亲子关系是必不可少的,还能促进信任感、同情心和紧密联系。
通常随着亲吻、拥抱和亲密行为的产生而增加。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色彩单调,红、黄、橙、粉等暖色调也能打破冬天的沉闷气氛。
比如选一条橙色围巾、卧室换上暖色调床单、办公桌摆上绿植,这些小改变都能让冬天多一点快乐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