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李嘉诚,突发消息!再次大撤退,他又嗅到了什么先机?(组图)
“嘉诚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句话在投资届已经是一句家喻户晓了二十多年的“定理”。
几十年来,李嘉诚每做一个大动作,后面都会是全球资本市场上的风起云涌和血雨腥风。
这几天,已近百岁高龄的李嘉诚风浪再起,又一大手笔让他再次成为舆论的中心。没错,大家聚焦的是他大幅度抛售自家旗下中药企业的事情。
1
是撤离还是转移?是陷阱还是时机?
2025年1月1日,没错,就是新年第一天,李嘉诚就做出了自己的行动。而行动前的决断,他肯定早已思虑了一段时间。
元月一日,李嘉诚旗下的和黄医药(HK.0013)宣布出售其在上海和黄药业45%的股份。这是李氏家族已经持有了24年的资产。这件事被各个自媒体传得沸沸扬扬,咱们不过二手消息,而是直截了当——打开和记黄埔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2025 年 1 月 1 日,星期三:和黄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和记黄埔”)(纳斯达克/AIM:HCM;香港交易所:13)宣布已签署两项协议,以约 6.08 亿美元(人民币 44.78 亿元)剥离其在上海和记黄埔制药有限公司(“SHPL”)的 45% 股权现金,出售给金山医疗投资有限公司(“金山医疗投资”)和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港交所代码:02607;上交所代码:601607)。
和黄医药一直在探索将非核心、非合并合资企业 SHPL 的潜在价值货币化的机会。这些交易将使和记医疗能够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即发现、开发和商业化用于治疗癌症和免疫疾病的新型疗法,包括推进其下一代抗体靶向治疗结合项目。”
上海和黄药业成立于24年前,是和黄医药在内地合资建立的第一家制药公司,与上海医药全资子公司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各持股一半,所以股权结构一直很稳。
这回交易标的整体对价是99.50亿元人民币。上海医药拟定用9.95亿元收购上海和黄药业十分之一股权,且对上海和黄药业实施并表。金浦健服指定主体拟定用34.83亿元收购35%股权,和黄医药只剩二十分之一的间接股权。
那么,这回的交易做完是个什么状况呢?
进行完后,上海医药将合计持有上海和黄药业60%股权,进而变为实际控制人。
大家关注的股市又受到了什么影响呢?
在这个事情的影响下,2025年1月2日开盘后,上海医药股价涨了百分之2上下,和黄医药涨幅超过十分之一。当天收盘时,上海医药跌百分之二左右,市值为764亿元人民币。而和黄医药则涨了百分之4上下,市值为204亿元港币。
2
简单的事情不用想太复杂?李嘉诚的另一条新闻又出炉了!
对于这么一个事情,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网友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的留言:
除了网友们,现在,各方(自媒体们)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已经马不停蹄地上线了。为了吸引眼球,很多标题和内容都相当耸人听闻。
其实,无需解读太多,你把它当成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就可以了,上升不到各种危言耸听的层面。在“新媒体”时代,请大家永远记住,很多惊悚内容不过是为了你的点击而已。
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这样的市场行为,每天都有千千万万件在上演,只不过金额有大有小,更只不过,李嘉诚从来都是全球投资者的焦点,才会显得如此特别。
具体到李嘉诚这个人,以及他狠辣的商业眼光,我们无需赘述,因为基本都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所以咱们跳过那些东西,直接来看一个他另一条最新的新闻。
“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向佣工赠送 4200 张迪士尼乐园门票,两个周日的慈善活动是为了感谢佣工对当地家庭做出的贡献”。
具体怎么回事呢?
李嘉诚基金会将向 4200 名香港佣工(绝大多数来自菲律宾)赠送迪士尼乐园免费门票。
这些佣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女佣,每人获得了一张迪士尼一日门票、八达通卡上的 80 港元(10 美元,可以坐港铁,属于交通费用报销)交通补贴和价值 365 港元的餐饮(午餐,零食,爆米花)。这项活动会花费李嘉诚基金会 186 万港元(不包括门票价格)。
根据迪士尼乐园网站,一张一日门票售价为 669 港元,那么,这4200张门票的总价值就约为 280 万港元。迪士尼主题公园和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了该项目。
而且,李嘉诚基金会举办的同类活动是一年一度的。
比如,去年 1 月,外籍家庭佣工的福利是李嘉诚基金会为 26000 佣工提供免费乘坐香港摩天轮以及获得嘉年华游戏代金币。除了佣工,受邀的人群还包括来自医疗保健和福利部门的工作人员。
而在2022 年疫情期间,约有 2000 名外籍家庭佣工获得了免费电影票,而2021年,4000 名佣工被邀请前往海洋公园新开业的水上乐园。
拿到票的菲律宾女佣们当然感觉很开心,她们乐在其中,也促成了社会的良性循环。
这些前往迪士尼乐园游玩完毕的菲律宾女佣们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对李嘉诚表示感谢:
其实呢,这个赠票大概率也不是李嘉诚自己出的主意,应该只是他的基金会想的点子。但为什么又上新闻,又有社会影响呢?
这当然就是因为,李嘉诚即便97岁了,也还是香港的核心新闻人物,不会褪色。他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分量的,这种分量里当然也包括着新闻价值。本来就是新闻界的风暴之眼,因此,对于他的商业手笔,很多自媒体当然会有过度的解读。网友们真的是看看就好了,为那些担忧是没什么必要的。
3
英国和欧洲已经成了李氏家族的重中之重
怂人听闻的推断我们可以不聊,但近年来李氏父子有什么商业趋势还是可以聊一聊的。
可以说,李嘉诚的商业大本营,或者称商业帝国现在已经亚洲转向了英国和欧洲。
几个月前,福布斯杂志的一篇文章就专门讨论了这一点。
“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大举收购英国风电场,增资4.5亿美元至能源资产组合,这笔交易是长江基建今年迄今的第三次能源收购。”
除了目光狠毒的福布斯杂志,国内外其他大小媒体当然也早就关注上了李嘉诚父子在英国和欧洲的一些“大作为”。我们就来简要地整合一下这些商业信息。
大家都知道,在几年前,李嘉诚大手笔抛售了很多国内的地产。
而在这个抛售“进行时”,李嘉诚则抢占了一手欧洲的总体市场,而且投资了欧洲的三大命脉!
这三大命脉分别是:水,电和通讯。
对于现代社会的现代地球人,第一样自不必说,后面两样缺了哪个,人也显然都并不能活得很舒展,甚至干脆就活不下去了。
除了欧洲大陆,英国也是李嘉诚父子的主攻区域。
这些年,投资江湖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李嘉诚买下了百分之五十的英国”。
那么,他在英国又投资了什么呢?
看后更让人吓一跳。
李嘉诚在英国投资的公共事业涵盖了水务、能源、铁路、港口与连锁药房。
其中,英国四分之一上下的配电市场、三成左右的天然气供应市场、差不多百分之7的供水市场、四成的通讯市场、33%左右的码头、以及五十万平方米左右的土地资源,已经都姓李了!
没错,世界上的巨大变革就是在悄然无声中发生,当人们意识到时,早已变换了时空。
其实,李嘉诚的沙盘可不止构建了一年两年,早在二十多年前,他的全球商业“开疆拓土”就已通过“和记黄埔”开展运作。
“潜移默化”中,现在已经俨然形成了牢不可破的资本堡垒。
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英国和欧洲已经变成了李嘉诚的核心。自媒体博主们可以忽悠,但财政报告水分很小。
那么,咱们就来看看长江实业最新的财政报告。
截至去年下半年伊始,长江实业在欧洲地区的营收额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营收额的一半,而在占香港与内地的营收额则分别为百分之7和百分之5。
也就是说,香港与内地的营收额加在一起,也只是刚刚超过了长江实业总营收额的百分之十。具体图表如下:
当然了,这些“动作”也都是正常的市场商业行为,同样没必要解读过多。
世界之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狠辣如李嘉诚,他的眼光与手法也不可能墨守成规,总在跟着时代与世事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