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雪姨颠覆认知:背着老公养汉子的1500万,竟然是这么来的…(组图)
01
90后女子5年诈骗2400万,给男主播打赏花了1500万。
起初,以为这是一个“骗子+疯子”的故事。
等我看完整个始末,才知道它比我想象的还要颠。
女人姓王,第一次行骗,就在家中。
被骗的是她结婚才一年的丈夫程先生。
王某一句“我不希望你工作太辛苦”,就把丈夫哄得晕头转向。
然后乖乖拿出辛苦积攒的10万块钱,让妻子帮忙走走后门,给调换一个好的工作岗位。
既然是骗,王某当然不会拿钱办事。
不仅如此,过了段时间王某还假装自己遭遇骗局,赔进去几十万,被银行不停催债。
于是,为了帮妻子还债,程先生和父母又将老屋给抵押了,再次交给王某45万。
你说一个妻子,骗丈夫的钱干嘛?
说出来,挺可笑的。
王某花钱一向大手大脚,刚工作那段时间办了一张信用卡,体验到了提前消费的快乐后一发不可收拾。
自己工资一个月也就几千块钱,为了还款,只能以债抵债,信用卡那是一张接一张的办。
到了她和丈夫结婚的那一年,已经累计了几十万的债务。
原本她是想从丈夫那骗点钱,把信用卡的坑给填了。
没想到,钱一到手,她的手又痒了,没几天就给花得一干二净。
至于花在哪?
两个主攻方向:购买奢侈品、打赏男主播。
然后,从这一刻开始,她体内的“诈骗基因”彻底觉醒了。
丈夫那没钱了,她就打起了亲朋好友的主意。
如果说第一次诈骗,是仓促间的决定。
那么第二次,就是费尽心机。
因为当时王某在区卫生工作管理局上班,知道单位有一批“内部房”待分配,并且房子建好后,她还上门检查过。
一次,发现门上有人贴了张开锁的广告,忽然计上心头:
冒认户主,找人开锁,更换锁芯。
为了装得更加逼真,她还特意做了假的房产证。
找过上门开锁的朋友都知道,虽然对方也会问你要身份证明啥的,但是检查没那么严格,这就给了有心人钻空子的机会。
要说王某趁机弄个一套两套房子的钥匙,咱也不意外。
可你知道她弄了多少吗?一栋楼的锁芯几乎都被她换了一遍。
之后的流程就简单了。
王某拿着钥匙,带着各种假证,从身边人开始,挨个地刀。
“我和领导关系好,有便宜的内部房,只要市价的一半,你要是不要?”
凭着这一套话术,以及可以随时看房的便利,你还别说,大家都对她深信不疑。
无论是丈夫的姐姐,还是自己的小姑、小姨、最好的朋友,王某是把所有沾亲带故的都给忽悠瘸了。
其中很多人拿了个假的发票和不动产买卖受理通知书,就直接把房子的全款给付了。
在5年间,王某前前后后骗来2400万。
当然,钱到手,王某也没留住,继续按照之前的套路给霍霍了。
其中,一个章姓主播可能长到她心趴上了吧。
王某不仅成了对方的榜一大姐,还给人家买车买房。
第一次出手就是一辆价值140万左右的高档越野车,后面又在哈尔滨和海南各买了一套房。
加上私下转账,零零总总算起来有980多万。
看过《情深深雨蒙蒙》的人都知道,这不就是现实版「雪姨」吗?
当然,王某在网上发布的照片,章某也是见过的,妥妥的白富美啊,还是主动示好的那种。
章某说不动心是假的,于是郎有情妾有意,两个人就搞起了网恋。
当然,章某也做好了和榜一大姐线下交流的准备。
可咱也不知道王某是咋想了,钱是大把大把地花,网上聊得也挺嗨,可她愣是没有见面的打算。
就很难评吧。
紧接着,就是去年年初,东窗事发。
而那时,王某的丈夫还被蒙在鼓里,每个月还在帮妻子还信用卡。
被捕后,王某还挺狂:
“被抓了也挺好,钱不用还了。”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她是真傻,还是真坏。
02
这些年,我们见过不少挪用公款,挥霍无度,包养情人的故事,也见过不少为了打赏主播坑蒙拐骗,倾家荡产的案例。
这事无关性别,不分年龄。
人性的欲壑难填,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
王某也是如此。
不过,在这里,我不想分析诈骗犯的动机,更不愿说一大堆劝人向善的话。
毕竟,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真要有人有样学样,自食恶果也是活该。
说两点有用的吧。
第一,杀熟。
坑人这行当,对熟人最好使。
因为,人熟了就会放松警惕。
王某诈骗的开端选的就是自己老公,后来卖房的第一单也是找的大姑子,并且还让老公去开口。
这一切,不都是因为有亲密关系作掩护,拥有天然的信任感吗?
说个身边发生的事情。
两个叔伯家的堂姐妹,之前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前段时间突然闹得要断亲。
事情的起因是,一天,堂妹突然火急火燎地私信堂姐。
说自己在银行有关系要办贷款,需要一个逾期提醒人,只要带上身份证,不用签字,陪她去现场走一趟就行。
堂姐碍于情面,顺口就答应下来。
没想到去了银行,一通操作,竟然是骗她来贷款,并且堂妹还想拿她贷的钱,填自己贷款的窟窿。
堂姐那个心寒啊,要不是最后醒悟过来,真就着了道了。
后来,她质问堂妹,为啥这么心狠?
堂妹死猪不怕开水烫,一副“骗你咋地”的样子。
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这事并非堂妹突发奇想,而是有人给她支的招,想必也是真办成过的。
说到底,杀熟这种事,就是一竿子买卖,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
所以,越是熟人,在利益,尤其是金钱上,越要谨慎。
03
第二,特权。
无论是给丈夫走后门,还是“内部房”,王某都是一副“上面有人”的派头。
甚至警方介入调查后,她还威胁办案民警,出门小心点。
这就是一种特权思维。
还别说,这个社会,很多人就吃这一套。
王某的骗局里,有一幕非常荒诞。
一伙购房者在“内部房”小区聚集,被执勤的民警逮个正着。
一番调查后,警方明确告知购房者这是未对外分配的安置房,而且他们出具的购房文书也是伪造的。
众人面面相觑,心生狐疑。
可过了几天再次被问询,又都信誓旦旦地保证购房合约合法有效。
再追问,就是“就算文书是假的,房子也能下来。”
言下之意,就是你个小警察,啥都不懂,别管太多……
原来,事后有人找王某对质,王某又拿出所谓的“保护伞”,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于是,一个个又变成了“懂王”。
最后,搞得办案的民警疑神疑鬼,以为真有啥黑幕,一时间也不好直接抓人,准备放长线钓大鱼。
这事现在说来挺离谱,不过结合现实去看,不由得有些背脊发凉。
骗子之所以能骗到人,除了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也精准地把握住了生活中的bug不是吗?
最后说一句,小心那些说我有“内部关系”的人。
扪心自问,如果有这种天大的好事,你确定真能落到你我手中吗?